长阳创谷园区的多功能厅里,不时传来询问声,一场特殊的巡回审判活动正在进行。
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助力用人单位不断提升法律风险防范意识,4月24日下午,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杨浦区人民法院)与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二中院)、上海市杨浦区委社会工作部、上海市杨浦区司法局(以下简称杨浦区司法局)、上海市杨浦区大桥街道综治中心共同举办劳动争议案件巡回审判暨主题普法活动,通过示范庭审、普法宣讲、法律咨询等多元形式开展“巡回审判+”活动。
杨浦区人大代表、企业代表、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及社区居民等参加了此次活动。
劳动者奚某于2022年7月25日入职上海某汽车公司,双方曾签订过一份实习合同,后双方签订2022年9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的劳动合同。合同期满后,双方未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24年8月,奚某提起仲裁,要求上海某汽车公司支付2023年10月1日至2024年8月8日未签书面劳动合同期间二倍工资差额。仲裁裁决支持了奚某的请求。上海某汽车公司不服裁决,诉至杨浦区人民法院,主张其与奚某的劳动合同通过单方操作行政登记备案变更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通过此种形式与奚某建立了劳动关系,故无需支付二倍工资差额。杨浦区人民法院对上海某汽车公司的诉请未予支持。上海某汽车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在巡回审判的庭审现场,双方当事人各执一词。
用人单位坚持上诉请求:
“我们已经在行政机关就劳动关系进行了备案登记,也一直认可劳动关系,而且向劳动者按期发放工资,缴纳社保,并没有规避用人单位法定责任的主观故意。”
劳动者则认为:
“备案登记我根本就不清楚,也替代不了书面劳动合同,法律既然有规定,公司就应当遵守。”
审理过程中,审判长上海二中院王国侠敏锐地发现,除本案外,双方还有病假工资、未休年休假工资、经济补偿金等多项争议仍在劳动仲裁中。审判长当即询问:“是否同意将仲裁纠纷一并纳入调解?”在征得双方同意后,审判长和合议庭组成人员李珏、王秀岩现场组织调解。
最终,用人单位承诺一次性支付劳动者调解款共计8万元,双方当庭签署调解协议。
“书面劳动合同对劳动者、对企业都重要,可以说是企业与劳动者的双向保护盾。”
庭审结束后,审判长王国侠围绕书面劳动合同签订中的问题进行深入讲解。
从劳动合同如何与一般合同、劳务合同等作区分,到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对双方当事人的意义,再到劳动合同签订的常见误区,讲座内容丰富且通俗易懂,在场人员听得聚精会神,纷纷表示对以往模糊的劳动用工有了清晰的认知。
在知识问答环节,大家踊跃举手抢答,现场氛围十分热烈。问题涵盖了变更劳动合同的形式、加班争议的举证责任、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等,上海二中院民事审判庭法官周喆不仅进行了解答,还对每个问题背后的法条作了解读。
巡回审判结束后,杨浦区人民法院联合杨浦区司法局共同开展法律咨询活动,提供针对性、专业化的法律咨询服务,同时发放“杨杨说法”矛盾化解普法案例册、“案沪通”操作指南手册、要素式诉状填写指导册等。在场人员纷纷时不时翻阅宣传册,询问其中的法律问题,现场充满浓厚的法治氛围。
此次“巡回审判+”活动,不仅是中级人民法院作为二审终审司法机关下沉基层公开庭审的实践样本,也是基层法院作为街道综治中心入驻单位将司法服务精准对接综治中心的生动范式。通过“巡回审判+靶向普法+知识问答”的形式,以案释法、以案促治,推动企业主动完善用工制度,提升劳动者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营造出尊法守法、和谐用工的良好园区法治氛围,生动展现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司法实践成果。
“这次巡回审判活动给企业和劳动者上了深刻的一课。”
杨浦区人大代表、上海远洋运输有限公司海务监督员严平表示:
“通过巡回审判的方式,将庭审现场带到企业、劳动者身边,让更多劳动者知晓与其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也让更多企业了解规范用工背后的司法规则,庭审结束后的以案释法,无疑是一堂精准有效的普法课!”
企业代表黄经理表示:
“从用人单位角度,我认为今天的巡回审判活动非常实用,能够给很多企业带来警示,是一堂震撼心灵的‘法治公开课’。依法用工是企业发展的基石,马虎不得,今后,我们一定会不断提升法律意识,更加仔细规范用工流程,创建更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杨浦区人民法院贯彻落实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社区巡回审判在各街镇全覆盖”“诉讼服务在综治中心全覆盖”的要求,依托街道综治中心平台功能,持续深入推进巡回审判活动进社区、进园区、进校区、进居民区。截至目前,已开展10场巡回审判活动。实现了案由全覆盖、审级全覆盖、“四进”全覆盖,为基层治理源源不断提供司法动能,促进“审判一件、化解一批、教育一方、治理一域”。
部分来源 |上海二中院
供稿 |立案庭
文字|刘宇星、金珅亦
摄影|夏佳超、沈建峰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