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64期】

记汝城法院《人民陪审员法》颁布七周年法治宣传活动 。

晨光初绽:闹市里的法治温度


汝城县大坪镇的清晨,圩场人声鼎沸。汝城法院几名干警穿行于摊位间,手中一沓沓彩色宣传册格外醒目。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农接过册子,眯眼端详:“人民陪审员?这‘无袍法官’是啥门道?”干警小朱笑着凑近:“叔,就是像您这样的普通老百姓,也能和法官坐一块儿断案哩!”老农眼睛一亮:“那我这庄稼汉也能参选?”小刘点头,指着册子上的流程图:“您看,只要符合条件,在选任陪审员的时候在镇上就能报名!”周围渐渐聚拢人群,七嘴八舌地问:“参审要给工钱不?”“会不会耽误农活?”干警们一一解答,喧闹的集市竟成了临时的普法课堂。





午后座谈:基层的声音与期待


晌午,大坪镇司法所的三楼会议室里茶香氤氲。圩场宣传后的法院干警们正与乡镇调解员、村主干、群众围坐长桌。“陪审员可不光是举手表决,”他敲了敲案卷,“去年老李陪审的那桩土地承包纠纷案,就是他一句‘按咱村规,田埂留三尺’,让判决更接地气!”话音未落,另一个群众一拍大腿:“是这个理!我们村去年闹分家产的案子,有陪审员一起做工作,双方情绪才没那么激动了。”众人哄笑中,大坪镇司法所所长接过话头:“现在基层调解也缺人手,咱各村得多推几个热心肠、懂乡情的!培养能力,以后参加选任人民陪审员。”角落里,年轻的“村官”小吴攥紧笔记本,暗下决心:“这回说啥也得试试!”

暮色校园:播种未来的“小法官”


夕阳斜照大坪镇中心学校,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课”正在上演。应邀参加“法治课堂”的干警授课内容引得学生窃窃私语。“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干警提高嗓音,“去年有个初中生骑车撞人的案子,就是陪审员叔叔坚持要让孩子写悔过书而不是光赔钱——他们说,这叫‘教孩子担责比罚钱更重要’!”台下顿时炸开锅。“法官叔叔!下次能让我们也当次法官吗?”扎马尾的女生举手喊道。干警与校长相视一笑:“下回来,咱们就搭个模拟法庭,让你们当法官、当陪审员!”掌声中,几个男孩已经模仿敲响法槌的动作,本来稚气的脸庞瞬间写满威严。

夜幕降临,宣传册在乡亲们的菜篮里沙沙作响,乡镇调解员、村主干的笔记本上记满要点,人民陪审员的概念也深种在孩子们的心中。七载光阴,一部法律从纸面走进街巷阡陌,化作老农茶余饭后的谈资、“村官”笔记本上的誓言、少年眼中跃动的光。司法民主的星火,正悄然照亮每一个角落。

「供 稿」大坪法庭、政治部

「编 辑」谭 娟

「一 审」唐盼霞

「二 审」胡敏刚

「三 审」张 梁

03.

04.

05.

02.

01.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