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

编者按: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长与蜕变。(征稿及教育线索提供邮箱:qlwbyddx@126.com。)

文|临沂市沂南县蒲汪镇大王庄中心小学教师姚贵欣

在教育的浩瀚星空中,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深邃的教育理念和真挚的情感,照亮了我对教育的探索之路。这本书不仅让我领略到教育的魅力,更让我在回忆自己的成长故事时,深刻体会到爱心与教育的紧密相连。

李镇西在书中提到:“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爱,爱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响了我内心深处的共鸣。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正是那些充满爱心的老师,用他们的耐心、关怀和智慧,为我浇灌出一片成长的沃土。

小学时,我是一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孩子。课堂上,我总是默默地坐在角落,不敢举手发言,生怕答错问题会引来同学们的嘲笑。我的语文老师赵老师注意到了我的情况,他没有直接批评我胆小,而是用一种坚定的方式鼓励我。记得有一次作文课,赵老师要求我们现场写作并分享。我紧张得手心冒汗,笔在纸上颤抖,根本写不出一个字。赵老师走过来,轻声对我说:“别怕,老师相信你能写得很好。”他的眼神里满是鼓励和信任。在他的注视下,我渐渐平静下来,开始动笔。当我鼓起勇气读完作文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赵老师微笑着对我说:“你很棒,以后要多锻炼自己哦。”从那以后,我开始主动举手发言,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赵老师的爱,就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内心的阴暗角落,让我勇敢地迈出了成长的第一步。

初中时,我遇到了数学难题。数学一直是我的弱项,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我的数学老师孟老师并没有因为我的成绩差而放弃我,反而更加关注我。他利用课余时间为我补课,耐心地讲解每一个知识点。有一次,我有一道数学题,经常做错,沮丧不已,孟老师却笑着说:“没关系,这道题确实有点难,但你已经很接近正确答案了。”他一边鼓励我,一边用不同的方法为我讲解。在他的帮助下,我逐渐掌握了数学的学习方法,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孟老师的爱,是一种默默的付出和坚持,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只要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高中时,我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高考的临近让我感到焦虑不安,对未来充满了迷茫。我的班主任谢老师察觉到了我的情绪变化,主动找我谈心。她没有给我讲大道理,而是分享了自己当年高考的经历,告诉我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看到希望。谢老师还为我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帮助我调整心态。在她的鼓励下,我重新找回了信心,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学习中。高考结束后,我收到了理想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那一刻,我深深地感激谢老师。她的爱,是一种智慧的引导和支持,让我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

读完《爱心与教育》,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育的本质。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触动和情感的交流。李镇西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只有用爱心去关注每一个学生,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茁壮成长。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正是因为有了那些充满爱心的老师,我才能在挫折中不断前行,在困难中重拾信心。

如今,我也走上了教育的道路。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决心将爱心融入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我要像李镇西一样,用心聆听每一个孩子花开的声音,用爱去浇灌他们成长的花朵。我相信,在爱心的滋养下,每一个孩子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爱心与教育》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成长的历程,也让我明确了教育的方向。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我会时刻铭记李镇西的教诲,将爱心作为教育的基石,努力成为孩子们心中那盏温暖的灯,陪伴他们走过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共同聆听花开的声音。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