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董其昌几百间房子到底被什么人一把火烧了?
万历皇帝剧照
前文《花甲之年的大佬董其昌为何会被乡人骂作“老淫棍”?》讲到,公元1615年秋,花甲之年的大佬董其昌惹上一件麻烦事儿,家仆陈明因婢女之事与生员陆兆芳发生纠纷。陈明因陆兆芳私藏其婢女,带着一帮打手,砸了陆兆芳的家并抢走其私藏的婢女,董其昌因这事这事很快被民间歌谣演绎为“老淫棍”。
这件事成为导火索,让董其昌陷入一个巨大的麻烦当中:他因逼问范昶是不是把他骂作“老淫棍”的民间歌谣的始作俑者,导致范昶死亡。范昶的老母亲冯老夫人带着一些女眷上董家来兴师问罪,又被董其昌的二公子带人殴打并羞辱一顿。就这样,董家与范、冯两家彻底结仇,而这事又在坊间迅速引起舆论发酵。
民间舆论几乎一边倒地倾向范、冯两家,在舆论的煽动下,乡间怨声载道,个个对董家义愤填膺。充当中间调解人的乡绅吴尔成听到了坊间的风声,劝董其昌认个错,息事宁人。这显然不是董其昌的风格,他命人按照自己对这件事的解读,对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写了另一个版本的声明,用意就是要与范、冯两家斗到底。
董其昌却不知道,这事在老家华亭县已经引起民怨沸腾了,只需要一个导火索,就能点起熊熊烈火。而这个导火索,就是代表董家科举显赫成就的匾牌——这块匾牌挂在县学的明伦堂上,标志着董其昌当年科举考试的辉煌业绩。公元1616年三月十五日一大早,就有冯鼎爵等生员偷偷潜入县学,把这个牌子拆下来砸了。
按照惯例,每月初一、十五日,生员都要到县学给孔老夫子上香。这天,生员们在县学明伦堂看到被砸烂的匾牌,就知道这是约好了要统一行动的信号。于是,马上就有人散发揭帖,一个叫郁伯绅的生员站出来煽动生员们,他是范昶的同学,有侠义之心,口才又了得。很快,其他几个生员张复本、翁元生、姚瑞徵、沈国光等先后发表煽动演讲。
他们从不同角度控诉和谴责董家的恶行,那些早被舆论影响了的生员们被迅速煽动起来。于是,生员们组团前往松江府衙向署理松江海防同知黄朝鼎以及松江府推官署理华亭县吴之甲控诉董家如何欺辱生员、侮辱范家,他们恳请官府出面惩治董家首恶董祖常与陈明。几乎同时,民间则聚集了许多被煽动起来的人冲向董家。
面对前来兴师问罪的老百姓,董家也安排了人做解释和安抚工作,但老百姓对他们仍充满敌意,从袖中抽出扇子,有的甚至直接捡起砖块打他们,他们吓得一哄而散。聚集的人群情绪越来越激动,人数也越聚越多,到董家时,就已经聚集了过万人。董家虽然至此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他们也早有准备,雇佣好了许多打手看家护院。
聚集的民众与董家就此短兵相接,董家家仆和打手在围墙上泼粪驱赶聚集的民众,民众则爬上周围的房子,抄起瓦砾扔向董家家仆和打手,毕竟民众人多势众,很快,董家门窗家具就被这些墙外飞进来的瓦砾、砖头、石子砸烂了许多。双方相持之际,有人吼了一嗓子,陈明这个恶奴才是元凶,我们先去砸了他家!
董其昌画像
人们立即一拥而上来到不远处的陈明家,陈明正在为刚逝去不久的母亲办丧事,董家有打手看家护院,陈明家却没有,被民众一番打砸抢,陈明放在母亲棺材里给母亲陪葬的财物也被哄抢一空。官员黄朝鼎、吴之甲意识到此事的严重性,只好答应生员的诉求,先派衙役把陈明抓走,民众跟着衙役们走了,无形中解了董家之围。
黄、吴两位官员为尽快息事宁人,先把挑起群体性事件的始作俑者陈明胖揍了25大板,再收押进班房。并立即出榜安民,强调,百姓有冤屈可写成诉状来本府告状,本府自会替你们作主。但百姓必须速速散去,切勿以身试法。官府如此处理,生员们很满意,聚集的民众也因为要回家吃午饭,而逐渐散去。
但下午三时左右,有一些好事者挑动聚集的民众,不如一把火把董家房子烧了!只是刚好下了雷阵雨,这火没法烧,聚集的民众再次散了。官府以为处理了陈明,这事就差不多要摆平了。却没料到,晚间传来消息说,已经死去的范昶的老母亲冯老夫人死了!董家听到这个消息,也吓到了,这老太太死得不是时候啊,还不得掀起更大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