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李浩,听说你当过几年兵就回来了?现在在哪高就啊?”刘大壮举着酒杯,目光中带着几分轻蔑。
王晓兰坐在角落,眼神不时掠过那个曾经为她编织竹篮的少年。
“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个普通工作。”李浩淡淡一笑,不愿多谈。
酒过三巡,几个醉醺醺的同学围住了独自离席的晓兰。
“当年你不是最看不起当兵的吗?怎么,现在混得不如意了?”李强拦住她的去路。
一声冷喝从黑暗中传来:“住手。”
酒瓶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
“团长同志!我们来接您了!”几名军人突然出现,挡在李浩面前。
场面瞬间凝固。
王晓兰震惊地看着那个穿着普通、此刻却无比挺拔的背影。
他转过身,目光平静地扫过她的脸,没有怨恨,只有陌生。
她终于明白,有些路一旦错过,便再难重逢。
01
村里的桐树长得葱茏,遮住了半边天空。
七月的太阳毒辣辣地照着,李浩坐在树荫下用竹篾编着一只漂亮的篮子。
他手上的动作娴熟而灵巧,指尖在竹条间穿梭,仿佛有种魔力,能让那些看似坚硬的竹条变得柔软听话。
“浩子,又在做这些小玩意儿啊!”杨叔路过时,笑眯眯地问道。
李浩抬起头,额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笑着回答:“嗯,给晓兰做的,她说想要个篮子装她采的野花。”
“你倒是有心,十五岁的娃娃,就知道疼媳妇了。”杨叔哈哈大笑起来,摇着头走开了。
李浩低下头,脸上有些发烫,不过并不全是因为害羞,更多的是一种甜蜜的满足感。
王晓兰是他的未婚妻,从小就订了娃娃亲,两家住得近,两个孩子也是一起长大的。
这样的婚约在他们这个年代的农村并不少见,村里人都认为这是件好事,两家门当户对,孩子又是青梅竹马,日后一定能成就一段美满姻缘。
李浩低头继续编着篮子,心里想着晓兰看到这只篮子时会露出的笑容。
晓兰的笑容总是那么灿烂,像是能照亮整个世界。
在李浩的记忆中,王晓兰永远是那个穿着补丁衣裳却依然光彩照人的女孩。
她会在清晨的阳光下蹦蹦跳跳地去上学,会在放学的路上给他讲学校里发生的趣事,会在他因为家里困难而想要放弃学业时,倔强地说:“你不能不读书,浩子,你是最聪明的。”
李浩的家境不好,父亲早逝,母亲体弱多病,全靠他和大哥支撑这个家。
可即便如此,母亲也从未想过让他辍学,总是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李浩在学习上确实很有天赋,老师们都说他聪明,只是苦于家境,没有更多的课外书可以阅读,不然成绩会更好。
王晓兰的情况比他好一些,她父母都在,虽然也是普通农民,但家里稍微殷实些,能让她安心读书。
初中毕业那年,李浩考得不错,成绩在全镇都排得上名次,但家里却拿不出高中的学费。
“浩子,要不,你就先不上学了,等哥哥在城里站稳脚跟,挣了钱,再供你读书。”母亲坐在炕头,声音里满是疲惫和无奈。
李浩看着母亲眼角的皱纹,心里一阵刺痛:“妈,您别担心,我想好了,我去城里打工,自己挣学费。”
就这样,在老师们的惋惜声中,李浩决定先不上高中,而是跟着村里的一个老乡去了省城打工。
那天傍晚,他拿着精心编好的竹篮,去找王晓兰告别。
夕阳的余晖洒在乡间的小路上,王晓兰站在自家门前的小院子里,正在给花浇水。
“晓兰,我明天就要去城里了。”李浩把篮子递给她,声音有些闷。
王晓兰的笑容凝固了:“什么?可是学校不是下个月才开学吗?”
“我不去上高中了,准备去省城打工,等挣够了学费,我再回来上学。”李浩抬起头,直视着晓兰的眼睛。
王晓兰愣住了,半晌才说:“你不能不上学,浩子,你那么聪明,老师都说你将来能考上好大学的。”
李浩苦笑道:“没办法,家里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别担心,我一定会回来的,到时候我们还是能在一起上学的。”
王晓兰咬着嘴唇,眼睛里闪烁着泪光:“那我等你,你一定要回来。”
李浩点点头,伸出小拇指:“拉钩。”
两个人的小拇指在空中勾住,仿佛立下了某种誓言。
省城的生活比李浩想象的要艰难得多。
他在一家餐馆当学徒,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累得腰酸背痛,手上全是伤口和老茧。
半年后,一件意外的事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一位中年男子在餐馆突发心脏病,李浩临危不乱,及时施救,救了那人一命。
那个人是一名退伍军人,名叫赵国强,曾经是一名特种兵,退伍后在当地开了一家安保公司。
“小李,要不要考虑去当兵?”赵国强在感谢他时提出了一个建议。
“当兵?”李浩愣了一下。
“对,参军入伍。军队是最公平的地方,不管你出身如何,只要你够优秀,就能得到提拔和重用。”赵国强认真地说,“而且,军队有很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你可以通过军校的方式继续接受教育,还有工资拿,减轻家里的负担。”
这个建议让李浩思考了很久。
02
当兵,对于他这样一个农村孩子来说,似乎是一条从未考虑过的道路。
但越想,他越觉得这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征得母亲的同意后,李浩决定报名参军。
他给晓兰写了一封长信,详细解释了自己的决定和考虑,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和支持。
然而,晓兰的回信并没有如他所愿。
“浩子,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去当兵。”信中写道,“咱们村里的张大叔不就是当过兵吗?现在还不是整天闲着,什么出息都没有。”
“你明明那么聪明,为什么不想办法继续读书?现在的你根本不是我认识的那个李浩了。”
李浩反复读着这封信,心中满是苦涩。
他没想到,晓兰会这样看待他的选择。
在她眼里,参军竟然是一条没有出息的路。
接下来的回信更是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他的头上——晓兰提出了退婚。
“浩子,我想我们还是不要牵绊对方了。你有你的选择,我有我的追求,我们的路已经不同了。”
“我不会等你了,希望你在部队里能过得好。”
就这样,他们之间十几年的情谊和那个美好的约定,在李浩即将入伍前的几天里,被无情地斩断了。
李浩站在征兵站前,心中的痛苦和失落几乎要将他淹没。
但他没有退缩,因为他知道,人生不只是为了一段感情,还有更多的责任和使命在等待着他。
他要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他要让晓兰,让所有曾经看轻他的人知道,当兵并不是没有出息的象征,而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部队的生活比李浩想象的要严格得多,也充实得多。
每天清晨五点起床,紧接着是紧张的训练和学习,直到晚上熄灯休息。
刚开始的时候,李浩也感到吃力,尤其是体能训练,常常让他累得筋疲力尽。
但他从不抱怨,反而比其他新兵更加努力,因为他心里有一股劲,一定要证明自己。
他的表现很快引起了连长的注意。
“李浩,你小子不简单啊,这才来了一个月,就能跟得上老兵的训练强度了。”连长拍着他的肩膀,笑着说。
三年后,李浩成功考入了军校。
当得知这个消息时,整个连队都为他欢呼,连长更是亲自给他倒了一杯酒,表示祝贺。
“李浩,你小子争气啊!咱们连队好几年没出一个军校生了。”连长满脸骄傲地说。
军校的生活更加严格和紧张,但李浩很享受这种充实感。
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各种知识,无论是军事理论还是作战技能,他都学得格外认真。
他的表现也得到了军校领导的认可,多次被评为优秀学员,还担任了学员队的班长职务。
同一片天空下,王晓兰的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
高中毕业后,她考上了省城的一所不错的大学,学习经济管理专业。
大学毕业后,王晓兰留在了省城工作,在一家普通的国企做文员。
工作稳定但平淡,工资不高但足够维持基本生活。
城市的生活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光鲜,每天挤公交、上班、加班,周而复始,日子过得有些乏味。
感情生活也不如意,谈过几次恋爱,都因为各种原因分手了。
有时候,她会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是否应该如此轻易地放弃那段青梅竹马的感情。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已是十五年后。
初中毕业二十年后的那个夏天,马家村的村委会传出消息,要组织一场同学聚会。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那些曾经一起在小学和初中度过童年和少年时光的同学们,许多已经多年未见,都对这次聚会充满了期待。
王晓兰得知这个消息时,正在母亲家帮忙收拾屋子。
“晓兰,听说村里要搞同学聚会,你去吗?”母亲一边择菜一边问道。
王晓兰停下手中的活,思索了一下:“应该会去吧,这么多年没见过大家了,挺想知道他们现在都怎么样了。”
母亲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听说李浩也会回来参加。”
听到这个名字,王晓兰的手微微一颤,但很快恢复了正常:“是吗?他现在还在部队吧?”
“嗯,据说还在,这些年很少回来,也不知道在哪个单位。”母亲说着,又补充道,“不过他妈妈这些年过得挺好,说李浩经常寄钱回来,还帮她把老房子重新修整了一遍。”
03
那天晚上,王晓兰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
她回想起当年的自己,是如何骄傲地认为读书是唯一的出路,是如何看不起李浩选择当兵的决定。
那时的她,满心只想着考上好大学,离开这个贫穷的农村,追求自己所谓的光明未来。
为此,她不惜伤害了那个一直对她好的少年,斩断了两人之间的感情纽带。
同学聚会定在了暑假的一个周末,地点就在村委会的大院子里。
那天一早,王晓兰就开始精心准备。
她选了一件简单大方的连衣裙,化了淡妆,看起来既不过分隆重,又不失体面。
虽然已是三十多岁的人了,但岁月对她还算仁慈,保留了她清秀的面容和修长的身材。
当王晓兰来到村委会大院时,已经有不少同学到了。
“哎呀,这不是咱们班的才女王晓兰吗?”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王晓兰转头看去,是当年的班长杨帆。
“杨帆,好久不见了!”王晓兰微笑着打招呼。
杨帆已经有些发福,但说话的方式和当年一样爽朗:“晓兰,你可真是一点都没变,还是那么漂亮!”
周围几个同学也凑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询问王晓兰这些年的生活和工作。
王晓兰简单介绍了自己在省城工作的情况,当被问到有没有结婚时,她笑着摇摇头:“还没有合适的人。”
这个回答引起了一阵善意的调侃,但王晓兰并不在意,她的目光不时扫视着院子,似乎在寻找什么人。
正当王晓兰想进一步询问时,院子外传来一阵骚动,大家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
一个身材挺拔、气质沉稳的男子走了进来,虽然没穿军装,但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军人气质,还是让人一眼就能认出他的身份。
李浩穿着普通的衬衫和休闲裤,看起来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但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场,让他在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
“李浩!”杨帆大声招呼道,快步迎了上去,两人热情地握手拥抱。
李浩笑着和杨帆寒暄,然后向其他同学点头致意。
当他的目光扫过王晓兰时,只是微微顿了一下,然后礼貌地点了点头,没有特别的表情。
这个举动让王晓兰心里莫名地一阵失落,但她很快调整好情绪,礼貌地回以微笑。
聚会正式开始后,同学们围坐在几张拼在一起的大桌子旁,回忆着当年的趣事,分享着各自的生活和工作经历。
王晓兰坐在桌子的一角,时不时参与讨论,但更多的时候,她的目光会不自觉地落在李浩身上。
“李浩,听说你当过几年兵就回来了?现在在哪高就啊?”坐在对面的刘大壮举着酒杯,目光中带着几分轻蔑地问道。
李浩笑了笑:“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个普通工作。”
“听说你在部队待了不少年,怎么不转业当个公务员?咱们这有好几个退伍的,都在乡政府里混得不错。”另一个同学问道。
李浩依然保持着微笑:“各有各的选择吧,我还是喜欢我现在的工作。”
这个回答既谦虚又含糊,没有透露任何实质性的信息,但也没有给人留下炫耀的印象。
大家似乎对他的低调有些失望,很快就将话题转向了其他人。
聚会进行到一半,王晓兰感到有些闷热,决定出去透透气。
她悄悄离开座位,走出村委会大院,来到村口的小道上。
正当她沉浸在思绪中时,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是几个醉醺醺的声音。
“哎呀,这不是咱们的才女王晓兰吗?怎么一个人在这儿啊?”
王晓兰转身,看到几个同学摇摇晃晃地向她走来,脸上带着几分酒意和不怀好意的笑容。
“我出来透透气。”王晓兰淡淡地说,准备离开。
但其中一人拦住了她的去路:“别走啊,咱们聊聊天呗,这么多年没见了,多聊聊嘛。”
王晓兰皱了皱眉头:“李强,你喝多了,我要回去了。”
“当年你不是最看不起当兵的吗?怎么,现在自己混得不如意了?”李强拦住她的去路,脸上挂着嘲讽的笑容。
“听说你和李浩那小子订过娃娃亲,后来退婚了,是不是后悔了?”李强继续挑衅道。
王晓兰感到一阵屈辱和恐惧:“你们胡说什么,让开,我要回去了。”
04
但李强伸手拦住了她:“别急着走啊,咱们好好聊聊,当年你对我爱答不理的,现在总该给我个机会吧?”
说着,他伸手就要去抓王晓兰的手腕。
“住手。”一个冷静而有力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众人转头,看到李浩正站在月光下,脸上的表情冷峻而严肃。
“哟,这不是咱们的'当兵的'吗?”李强不屑地说,“这里有你什么事?”
李浩缓步走近:“放开她,你们喝多了。”
“李浩,别以为你当过几年兵我就怕你了。”李强醉醺醺地说,“这是我和晓兰的事,你管什么闲事?”
李浩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那种威严和沉稳让几个醉汉都不由自主地后退了半步。
“我说了,放开她。”李浩的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你算什么东西?凭什么管这事?”李强恼羞成怒,抄起放在一旁的酒瓶,朝李浩挥去。
酒瓶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但还没等它落下,李浩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住了李强的手腕,轻轻一扭,酒瓶就掉在了地上。
就在局势僵持不下的时候,一辆军车疾驰而至,停在了不远处的路边。
几个身穿便装、寸头利落的年轻人迅速下车,快步走到李浩身边,其中一人敬礼道:“团长同志!我们来接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