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应不低于2小时。在紧凑的日程表中拿出2小时,跑起来、跳起来,做得到吗?

从本月起,新民晚报和徐汇区教育局携手推出新民教育·“徐徐道来”系列直播访谈。在昨晚举行的首期访谈中,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徐汇区学生发展中心)体育活动部部长王轶康,南洋模范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正高级教师王斌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体育课,上到高三离校前最后一天

如何实现校园综合体育活动时间2小时?王斌介绍,在南洋模范中学,两个“40分钟”由每天的体育课或者体育活动和每天中午的班班篮球赛活动时间组成。另有两个“30分钟”,即清晨的30分钟早操时间和每天16:30放学至晚自习前的自由运动时间,届时,学校所有运动场地均向同学们开放。学校有每年4个月的冬季长跑和春季长跑,每个学生一年的长跑距离约42公里,同学们时常笑言,高中三年相当于跑了三个马拉松。


春季长跑现场(视频截图)

“南模中学的体育课,会上到高三年级离校前的最后一天。”王斌说,南模历来有重视体育的传统。开学典礼上,李啸瑜校长总会带领师生重温近一个世纪前,老校长沈同一的叮咛,“我为陶冶品性而来,愿遵守校规;我为研究学识而来,愿尊敬师长;我为锻炼体魄而来,愿爱护自己”。这段话也被刻在石碑上,竖立在校园里。


南模把沈同一老校长的叮咛刻在石碑之上

巧心思,让孩子时时处处动起来

和很多中心城区一样,徐汇区不少学校寸土寸金,场地面积有限,如何“螺蛳壳里做道场”?王轶康介绍,全国首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向阳小学地处市中心老弄堂内,由于学校的操场面积只有两个篮球场大,该校的三人制小足球一踢就是30多年,每年的“向阳杯”三人制小足球邀请赛也早已升级成市级赛事。最近,向阳的孩子们又有新发明——起初,五年级的一群孩子将废纸揉成纸团踢着玩,老师发现后并没有阻止,体育老师携手美术和科技老师,举办全校“纸足球”大赛,由孩子们自己设计出各具特色的纸足球式样,自己参与制定比赛规则,将“皮大王”们的无心之举变成了一次有趣的项目化学习。位于徐家汇的光启小学通过区域巧妙划分,翻新后的操场比原先扩容近3成,方便学生们在课后开展多项社团活动。50米跑道一半红一半绿,绿色的一半巧妙“隐身”在篮球场中,靠白色线条勾勒,让小小的操场兼具多项功能。


向阳小学的孩子们把踢纸团踢成了全校大赛


光启小学双色跑道巧妙借用了篮球场的场地

一些学校遇到的是另一个难题:一些班级距离操场较远,如何让孩子们课间动起来?在徐汇实验小学,孩子们随时随地“遇见”运动——环校园消防通道成了环校园跑道,地面上画着跳格子游戏区域,跳绳拴在栏杆上,手绘排球墙欢迎大家随时发起挑战。由于教学楼走廊较为宽敞,于是,老师们摆放了骑行装置和智慧屏,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徐汇实验小学走廊上摆放着运动器械


不少学校开始使用智慧屏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图为市四中学

爱体育,需要老师身体力行

部分孩子天生爱“宅”,如何把“宅男”“宅女”们“赶”出教室,“赶”出家门,让他们体会到绿荫和跑道带来的快乐?

“老师对孩子的激励是巨大的。”这是两名嘉宾共同的观点。在南模中学,啦啦操队的姑娘们大多是零基础起步,一次比赛前夕,正逢高二年级学农,为了帮助姑娘们更自信地走上比赛赛场,老师自驾几十公里来到学农基地,陪着她们披星戴月加练,最终,姑娘们站上了领奖台。在世外小学,每周二、四、五,一群孩子会和体育老师有每天清晨7点20分的操场之约。起初,这是老师发起的挑战,没想到,主动参与挑战的孩子们越来越多。每次晨跑3公里(15圈,530米/圈)的配速,一半以上的同学可以坚持连续5圈。一个孩子甚至参加了上海市青少年铁人三项的比赛,取得佳绩。


一身红衣的孙菁华老师和她的“跑团”

直播现场,王轶康带来了一件珍藏多年的宝贝——一本记录约30年前上海申花队和国家队战绩的笔记本。密密麻麻的笔记写满了一个高中男生对于体育的热爱。



泛黄的笔记本里写满热爱

他介绍,当时,他和另两名同学组成了班上的足球“三剑客”,从班赛一直踢到校赛,带动了全校的足球氛围。令他们自豪的是,带着这份热情,班上好几名同学至今仍旧在中小学基层体育一线工作。如今,在徐汇区,在全区学生运动会的引领下,不少学校“班班有队伍”,让学校动感十足。

原标题:《高三体育课上到最后一天,踢纸团踢成小学全校赛,徐汇巧破运动难题|徐徐道来》

栏目编辑:郜阳 题图来源:新民晚报制图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陆梓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