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四大“灯下黑”板块。
发展很尴尬,未来何去何从?
甘泉宜川
甘泉宜川堪称上海市区最大的“灯下黑”板块。
时光在这里几乎凝固,这里的发展与周边割裂很大,完全是两个世界。
甘泉宜川就在内环边,但要想到达内环却很远,被铁道、内环高架切割开来了。
比如从宜川一村开车到大洋晶典天安千树商场,明明直线只有1.5公里,却要开4.6公里,很绕路:
割裂的铁道
甘泉宜川板块全是老破小,跟周边的富邻居和高能板块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像是灯下黑区域。
板块东部是大宁中产社区,西部是上海四大居住示范区万里,西南部是真如副城,能级差距巨大。
甘泉宜川这个地方历史地位很高,工人新村里住了很多工人。
他们是那个时代的“中产阶级”,甘泉宜川也是那个时代的“中产居住社区”。
但随着房改和商品房时代的到来,以及城市的扩张,现在甘泉宜川成了被抛弃的老破小社区。
现在来看,不管是工人的地位、还是板块与产品的市场站位,都在下滑。
跟曹杨新村一样,板块的没落都代表了一个阶层的滑落,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现在购买老破小的,除非是地段特别好,或者XQ强。
但在这两方面甘泉宜川都不占优势,市场竞争力明显不足。
像甘泉宜川这样的老破小集中区,最好的命运是原拆原建,或是动迁对板块进行升级重建。
比如始建于1958年的彭一小区就是原拆原建,在静安的魅力下焕发出新的生机,运气真好;
或者像徐汇的东安一二村那样直接拆迁掉,对板块进行提升改造。
但是这样的动迁机遇在普陀是看不到的,甘泉宜川非常缺乏动迁更新的预期。
住宅的动迁成本太高,普陀财力不行,GDP长期在中心城区垫底,没有徐汇和静安那样的执行力。
相较之下,桃浦智创城原先是一片化工厂,拆除厂房的成本可低了。
所以我们看到,普陀在桃浦智创城下了重注,规划了大量的商办和住宅,成了开发的重点。
普陀的发展在市区非常式微,为了扭转这个局面,正在下三步崛起的大棋:
真如副城、长风生态商务区和桃浦智创城。
这里面都没甘泉宜川什么事。
所以接下来甘泉宜川会持续成为“灯下黑”地带,时光在这里会继续放慢。
西渡
西渡也是上海典型的“灯下黑”地带。
西渡与闵行只隔了一条江,但同江不同命,两岸的发展差距巨大。
首先是定位反差极大,突出了西渡的灯下黑角色:
闵行是“城”(上海主城区),西渡是“乡”(工农业区)。
老闵行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完成了高度的城市化,那时候就已是上海的“市区”了。
而西渡一直以来在奉贤承担的都只是普通工业和农业区的底层职能。
西渡板块示意图
跟闵行比,西渡的定位差异很大;而在奉贤内部比,西渡的地位又很低下,更加“灯下黑”了。
根据奉贤2035的发展规划,只重点建设一个中心城(奉贤新城)、两个中心镇海湾镇和奉城镇:
这就限定了奉贤以后的城市化只能在南桥、海湾和奉城镇内进行,西渡等镇统统靠边站。
南桥镇升级为奉贤新城后成了全区“宇宙中心”,是奉贤的“耶路撒冷”;
海湾镇凭借得天独厚的滨海、工业重镇和临港新片区功能定位,成了奉贤发展的第二极;
而奉城镇是原先奉贤老县城,底蕴比较深厚,如果二次崛起可以很好地辐射奉贤“中东”地区。
所以奉贤的发展版图清晰明了,今后只有南桥、海湾、奉城三个镇还能打,其它都没戏!
按照这个定位,西渡未来可能永远没有崛起的机会了,会持续成为“灯下黑”区域。
这不,在轨交规划方面,西渡更加成了“灯下黑”区域。
尽管有15号线通到西渡,但西闸公路站只是预留站,暂不随正线开通:
西闸公路站周边都是保护性耕地,不搞大开发,这个地铁站确实没有开通的必要。
至于浦江第一湾的规划,对西渡的提升作用也不大,反而更加利好大零号湾。
浦江第一湾强调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更多的是生态保护工程,不会在西渡发展滨水商务区。
正是因为“灯下黑”的地位,尽管西渡是奉贤首先受到市区外溢的板块。
却发挥不了像松江九亭、嘉定江桥&南翔、宝山大华&高境那样的“门户”角色,奉贤北大门可惜了!
定位低下、发展的不利,让西渡在房价和涨幅方面都很拉胯。
一样的次新房,放到闵行能卖5-6万元/m²,但放在西渡只能卖3万+元/m²。
中铁建香榭国际2017年首开3.78万元/m²,高点只涨17%,而今二手房成交价破发到了3-3.2万元/m²。
希望以后奉贤多给西渡照一些光亮,把配套和居住环境做好,去承接老闵行和大零号湾的外溢,不再成为“灯下黑”板块!
斜土路
斜土路更是市区典型的一个“灯下黑”板块。
我们来看看上海市区CAZ的划分:
明显斜土路被抠出来了一块,反倒是更远的徐滨、前滩获得了机会。
上海2035的CAZ功能区划分明确:要代表未来上海的主要形象,承担全球城市核心功能。
而斜土路是纯粹的居民区,充满老破小,城市界面破落,既不像徐汇、也代表不了上海城市形象。
以至于在CAZ功能区的划分中被狠狠地抛弃了。
反观斜土路周边,都是高尚板块:
南面是徐汇滨江、东面是世博滨江、北面是淮海中路&建国西路、西面是徐家汇。
唯独自己的定位最低,没有承担上海城市发展的核心功能,成了“灯下黑”区域!
斜土路板块有些老破小的房龄很高了,比如日晖新村始建于1953年,快超过了使用年限。
日晖新村
像这样的高龄老破小,要么原拆原建,要么直接动迁掉,腾挪出地皮建一些高大上的商办和住宅。
可惜斜土路并没有迎来像隔壁东安一二村那样的动迁机遇,实打实地成了“灯下黑”板块!
这也在于东安一二村拆迁是因为连着徐滨和徐家汇,城市更新更加紧迫,要为两大功能区扩容。
而斜土路与黄浦交界,徐汇并不愿意在这个边界上搞什么大动作,免得为他人作嫁衣。
也许不把斜土路划入CAZ、不搞什么动迁更新也好,就让它承担一个简单的板块居住功能。
这里没啥文化底蕴,保护建筑不多,1998年后开发了一些商品房,整体居住体验好过里弄。
斜土路毕竟是市区,上班通勤到哪都方便,底商密集、烟火气重,很适合居家生活。
可能在徐汇下一轮拆迁计划中斜土路才能拥有焕新的机会,摆脱“灯下黑”的境地!
潍坊
比起徐汇的斜土路,浦东的潍坊更像是顶级地段的“贫困户”,同为“灯下黑”板块!
这个板块的城市界面和产品与周边差异巨大:
潍坊新村老破小占据市场主体,西边就是江景豪宅世茂滨江花园,北边是陆家嘴摩天商办;
东南部的源深、南洋泾、联洋、杨东都是中产社区,跟潍坊的割裂很大。
考虑陆家嘴这个地段的,有很多豪宅买家,地段与产品非常般配。
但是跑到这个地方买老破小,倒是有点怪怪的。
在浦东上班的新上海人置业不屑于买老破小,宁愿买个远大新。
陆家嘴的白领购买力很强,非常注重社区环境和居住品质,不大喜欢老破小。
联洋是那些白领们的终极改善地,产品很吃香。
老破小相对在浦西更加有市场,在浦东不怎么受欢迎。
现在老破小的市场整体都在下滑,价格都大幅缩水了。
还在购买老破小的,像上述提到的要么考虑地段,要么考虑XQ,或者自住的性价比。
潍坊老破小的地段和周边的产业足够好,但是XQ有短板、自住性价比不高,产品流通性不强。
潍坊的老破小是单XQ,对口的明珠小学挺好,但初中不太行,很多家长选择了上私校。
与潍坊不同,对面的梅园是双XQ,老破小更加吃香,相应地能卖上好价钱。
潍坊新村的老破小成交价最高不超过7万元/m²,而梅园三街坊高达10万元/m²,差了3万块。
潍坊老破小的XQ没有梅园强,被抢走了市场;
又因为有XQ的溢价相对金杨削弱了自住的性价比,这两方面很尴尬,最终压低了流通性。
潍坊新村的老破小换手率不超8%,而金杨新村高达14.9%,差异很大:
潍坊老破小换手率排名:潍坊八村8%、潍坊四村7.8%、潍坊五村6.9%;
金杨老破小换手率排名:金杨新村四街坊14.9%、金杨新村五街坊8.2%、金杨新村九街坊7.8%。
上海还有很多“灯下黑”板块,而甘泉宜川、西渡、斜土路、潍坊四个无疑最具代表性。
这些板块正在用各自的方式演绎着上海大都市的B面人生:
当城市疯狂向前奔跑时,总有些角落被甩出发展的快车道。
未来这些“灯下黑”板块还能否迎来翻身的机遇?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