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校园
运动无限
少年强则国强。金堂县各中小学幼儿园通过“基础保障+特色创新”模式,构建起多元运动体系,让“每天运动2小时”成为校园最美风景线。从今天起,让我们走进这些活力四射的校园,看他们怎么玩出校园锻炼新花样。
01
解锁课间“阳光秘籍”
——金堂县金山小学
叮铃铃~当清脆的下课铃划破课堂的宁静,金山小学的校园瞬间切换为“快乐模式”。
点击查看更多
精心设计,打造课间“游乐场”。学校以“每个孩子都值得被看见”为理念,通过师生共创研讨,构建出分年级、分区域的课间活动体系。从传统游戏区跳皮筋、丢沙包的灵动身影,到益智天地里棋类对弈的专注眼神;从运动达人羽毛球、乒乓球的挥拍英姿,到创意部落套圈投壶的欢乐角逐;踢毽子、跳格子、拍气球、套圈......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舞台。
师生共融,守护成长每一步。值周教师化身“游戏大伙伴”,时而示范花绳翻飞的技巧,时而化身毽子比赛的“头号选手”。在安全监管与活动引导中,师生共同编织着充满信任与温情的校园记忆。这种亦师亦友的互动模式,让教育在欢声笑语中自然发生。
点击查看更多
02
体质档案+多元课程+赛事赋能
——金堂县淮口第一小学
学校通过“精准摸排+分层设计+家校联动”三管齐下,让运动成为每个孩子的成长必修课。
点击查看更多
体质健康“私人订制”。开学首周即启动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摸底行动”,建立近视率、肥胖率动态档案,为特殊体质学生定制“运动安全方案”,班主任与体育教师联动守护,让运动科学有温度。
课间活动“活力值拉满”。从碎片化课间到系统化大课间,全校分段施策:低年级“跳绳乐园”,体育教师手把手教学,单人跳、双人跳、花样跳,15分钟操场变身“跃动星球”;中高年级“耐力赛道”,音乐节奏伴跑、班级领跑员带队,20分钟校园跑圈激发心肺活力。
课程赛事“双向赋能”。体育课提质扩容,每周3-4节专项课+无课日“体能加餐”,每节课15分钟体能特训,足球、篮球、田径技能轮番上阵;年级、班级篮球争霸赛,学期制联赛点燃热血,从观赛助威到上场比拼,让团队精神与运动量同步升级。
家庭“运动挑战”。每日20分钟亲子任务单上线:低年级趣味拍球、亲子跳绳,高年级篮球对抗、户外晨跑,家校接力培养终身运动习惯。
03
阳光体育,活力校园
——— 金堂外国语学校
金堂外国语学校结合学生实际,构建了覆盖校内外、课内外的多元化体育活动体系。
点击查看更多
大小课间,碎片化时间高效利用。大课间(30分钟)每日开展“跑操+自编操+体能训练”组合活动,自编操由学生领操,融入趣味性与协作性。小课间(共45分钟)分时段穿插“微活动”,开展集体韵律操、跳绳挑战赛、班级创意游戏等,兼顾运动强度与放松需求,实现“张弛有度”。
点击查看更多
体育课堂,专项技能系统提升。初中每周5节、高中每周3节体育课,以“基础+专项”为核心,基础训练以队列、跳跃、投掷等基础动作标准化教学;专项突破分年级开展田径、篮球、足球、排球等课程,通过技能教学与小型比赛,提升学生运动素养。
特色活动,个性化需求精准匹配。每日16:50-17:30开设“会学”特色活动,配备专业教师团队,提供篮球、足球、飞盘、啦啦操等10余种项目,学生可自由选择兴趣方向,在专业指导下深度体验运动乐趣。
04
传统体育遇上趣味微运动
——金堂县赵镇第四小学
当传统体育遇上趣味微运动,金堂县赵镇第四小学的孩子这样“玩转”健康。
点击查看更多
阳光大课间,传统与活力齐飞。每天30分钟的大课间,孩子们在第九套广播体操与足球操/排球操中唤醒身体,更在“传统游戏嘉年华”中传承文化:踢毽子翻飞如蝶,滚铁环碰撞清脆童音,跳皮筋跃动着七彩童年。学校特别设置“年级轮换制”,让毽子、铁环、沙包、三大球等十余种项目每周焕新,部分器材由学生巧手自制,让运动与文化双传承。
小课间微运动,碎片时间玩出大智慧。15分钟课间变身“校园闯关游戏场”。教学楼变身运动乐园:走廊里三国版“萝卜蹲”上演智慧比拼,空地上摸高跳远挑战个人极限,树荫下闭眼听风冥想调节身心。全校划分益智游戏区、体能挑战区、感官调节区三大空间,每个点位由3名教师全程守护,既保障安全,更让每个角落都跃动着成长的能量。
全程守护,健康管理再升级。带领学生每日远眺青山做好护眼操,树荫下冥想呼吸,将视力保护与心理调节融入校园生活。通过分时段、分区域、分项目的科学布局,搭配教师网格化督导,真正实现“锻炼无死角,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