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高三都是无数学生和家庭心头的“高压锅”。临近高考,紧张的气氛如同无形的紧箍咒,束缚着学生的身心。在这个阶段,许多学生都会感受到巨大的学习压力,甚至面临厌学的情绪。面对这种情况,学生和家长该如何开导和应对呢?



主讲人:北京著名青少年心理咨询师郭利方,心理咨询师、高级中学心理学教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具有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背景。专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青少年抑郁症、强迫症、恐惧症、焦虑症、自闭、多动与抽动症及其他心理障碍丰富的个案经验。青少年成长及家庭教育:叛逆、手机网瘾、厌学、恋爱问题、孩子生理心理性偏差行为(长程陪伴有丰富的经验)、青春期问题、考前焦虑(中高考考前心理疏导)、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障碍。

高三的学习压力往往源于多方面的因素。考试的临近、成绩的比较、父母和老师的期望、朋友间的竞争等,都让学生感到喘不过气来。面对这样沉重的压力,许多学生可能会开始感到厌学,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回报,甚至对未来失去信心。他们可能会质疑自己的能力,也会对自身的目标感到迷茫。

在这样的情况下,保持积极的心态至关重要。学生需要明白,压力是一种普遍现象,绝不是个体的失败。试着与同学或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大家都在为同样的目标而奋斗,互相倾诉会让压力得到缓解。寻找一个可以倾诉的人,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辅导员,都是一个好的选择。有时候,倾诉本身就是一种解压的方式。



建立合理的学习方法更是应对压力的有效途径。高三的学习任务繁重,合理的时间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将复习任务细化到每天、每周,有助于减少面对大目标时的焦虑感。同时,适当的休息与娱乐也不可忽视。高强度的学习固然重要,但脑力劳动也需要时间来消化和整理。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度放松身心,可以让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通过培养兴趣来寻找学习的乐趣,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在学习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无论是某一门课的知识,还是某个学科的探索,都会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轻松与愉悦。如果发现某门课程让自己感到特别的疲惫,不妨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学习,比如观看相关的电影、纪录片,或者参加相关的活动。好奇心会激发学习的动力,让原本紧张的学习变得轻松起来。

面对压力,也别忘了适时地进行自我激励。设定一些小目标,比如每天完成一定数量的题目,或者某一科目提高一定的分数,完成小目标时给自己一些奖励,比如喜欢的零食,或者与朋友一起放松的时间。这样的小成就感可以有效地增强自信心,让学生在不断达成目标中重新找到学习的动力。

家长在这个阶段的支持与理解同样不可或缺。倾听孩子的心声,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而不是质问和指责,能够帮助孩子减轻心理负担。对孩子的要求应该更加关注过程而非结果,尤其是在高考这个关键时期,更应该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创造一个宽松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支持,而不是压力的进一步加重。

当感到厌学时,学生有时会觉得自己无法再继续下去,甚至考虑放弃。这种时候,回顾自己的目标和梦想,思考自己最初为何选择这个方向,能够让自己重新找到动力。无论是为了父母的期望,还是为了自己未来的梦想,这样的反思可能会激发出新的奋斗精神。

运动也是非常有效的解压方式。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释放身体内的紧张情绪,同时也能促进身体的健康。无论是晨跑、游泳还是健身,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都能够让人在繁重的学习中找到一丝喘息的空间。生命在于运动,让身体保持活力,也能帮助精神保持清醒与专注,增强学习效果。http://sglongjoy.com/sxxz/522065.html

面对高三的学习压力与厌学情绪,人人都有不同的应对方式。重要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会倾诉、调整学习方式、培养兴趣、设定合理目标、获得家庭支持以及适度锻炼。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在这个紧张而又关键的阶段,关注自己的情绪,善待自己,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平衡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