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起,《上海市中小学体育工作管理办法》正式施行,“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是其中最受关注的内容。

3月17日,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闵行永德学校的足球联赛正式拉开帷幕。这不仅是学校本学期的一大体育盛事,也是该校从2019年开始坚持每月一赛体育活动传统的又一例证。早在2-3月,学校已开展了趣味打方包的全校比赛,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享受到了体育带来的快乐与激情。

每月体育赛事如何开展?如何保证全校学生都参与体育活动?学校又是如何落实“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呢?

一起走进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闵行永德学校的校园→


每月一赛事 磨炼其意志


“加油,打那里!”“快,打翻他的方包!”3月初,华师大附属闵行永德学校举办了打方包大赛的总决赛,场面热闹,同学们都激情观赛,为选手们加油鼓劲。


三(4)班的蒋羽喆同学夺得冠军,他告诉记者:“其实我从小就爱玩投掷游戏,比如手掷泡沫飞机、小沙包掷远等。”他还曾蝉联校田径运动会“小沙包掷远”项目冠军。赛前,蒋羽喆每天都坚持打磨基础动作,并定期邀请家人进行模拟实战练习,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以及分析对手、战术预判的能力。


本届打方包大赛是全校同学都参与的比赛,在一轮轮的比拼中,先决出了前10名选手,其中3位是女同学。“虽然男生更爱玩打方包,但这项游戏考验的是同学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短期爆发力,在这方面,女生也并不逊色。”学校的体育老师朱杨明介绍道。

该校的每月体育赛事种类繁多,既有足球、篮球、排球等传统项目,也不乏掷飞盘、抓石子、打弹珠等趣味性强的活动。这些赛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激发了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图 掷飞盘比赛

“经过2~3年的坚持,明显能够发现同学们的体质和抗挫折能力有显著提升。从一年级时的爱哭鼻子,到三、四年级时的坚强不屈,每月的体育赛事成为同学们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朱老师认为,这些赛事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身体,更磨砺了他们的意志品质。


学校每月一赛事的举措,在培养和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发展运动技能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我爱投掷。”“我更擅长踢足球。”“打乒乓好像很适合我。”如今,不少同学都表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学校也能在其中选拔更有兴趣和潜力的学生。


每天2小时 强健其体魄


为了确保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华师大附属闵行永德学校采取了多项措施。

在体育课堂上,老师们充分利用35分钟的时间,既教授常规体育项目,又加入每月体育赛事的教学普及和拔高训练。如在篮球赛季,体育课中会将学生分组,进行轮流比赛。

课间10分钟也不浪费,学校引进了智能体育设备“魔镜”,开设传统趣味游戏角,并在教室内播放各类微运动的视频,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体育偏好。


“我是‘魔镜’上全校八段锦运动榜单的第一名。我很喜欢这项运动,跟着AI设备一起练八段锦,不仅能锻炼身体,还可以让我熟悉动作,教给家中长辈。”四(1)班的吕沐喆同学说道。


除了校内的体育活动外,学校还积极开展家校联动。每天的大课间和午间,学生们进行每月赛事的训练和比拼;而放学后,家长们也积极参与到孩子的体育活动中来。


在足球联赛中,爸爸们组织班级球队的训练,妈妈们则专注于啦啦队的排练。这种家校合作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在校内有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更将这份热情延伸到了家庭中。


除了进行足球比赛,同学们还排练啦啦操舞蹈、设计比赛海报、构思赛徽、绘制旗帜等,开展了足球运动与语文、美术、信息技术等多学科打通的项目化学习。

此外,华师大附属闵行永德学校于去年就开始实施学校体育家庭作业制度,每日体育打卡内容种类丰富,包含专项技能训练、体测训练、亲子游戏等。


校长严熙强调,体育教学是学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华师大附属闵行永德学校构建了晨间体能唤醒、课间趣味活动、午后专项训练、课后社团拓展这四大板块。这些板块的构建旨在让学生们的体魄更强健、意志更坚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