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杏坛 教研深耕启新程

3月22日至24日,2025年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员能力提升暨普通高中教学评一致性教研活动在清远市举行。本次活动特邀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友芳教授作主旨报告。清远市副市长杨焕,广东省教育厅基信处处长赵琦、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海东等领导出席活动。全省各地级以上市及各县(市、区)普通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生物学教研员,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民生事务局高中教育相关学科教研员,省属高中相关学科教研组长,15个对口帮扶的县域高中相关学科教研组长,清远市各高中学校教师代表共800余人参加活动。开班仪式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吴有昌主持。

一、
开班动员明方向
专家领航绘蓝图



华南师范大学陈友芳教授讲座

开班仪式结束后,华南师范大学陈友芳教授以《本源性学习理论促进教学评一致的探索》开启理论讲座。陈友芳教授提出“学科思维为经、学科问题为纬、学科知识为基”的三维实践框架,引经据典地诠释了“道通为一”的教育智慧,为教学评一体化明确了“以学科基因解码思维,从解题迈向解决问题”的实施路径,让在场学员深受启发。

二、
思维课堂展风采
评课论道促深耕

3月22日下午,进行“聚焦学生思维发展”课例研讨。清远市第三中学汤洁容、深圳市龙华中学李成林、珠海市斗门一中邓晓珊三位教师授课,构建“说理段升格”“SOLO分类理论应用”“答题思维建模”等创新范式。汤洁容以“思辨破茧·逻辑织锦”为导向,通过思维导图搭建、金句淬炼等环节,将说理写作转化为可视化的思维进阶路径;李成林运用SOLO分类理论,设计“单点—多点—关联”的阶梯式任务链,破解文学类文本理解难题;邓晓珊创新“分—找—合”答题策略,借力可视化工具实现从文本解读到测评底层逻辑的精准突破。


吴晓军老师在活动总结中强调:“教师要做学生思维发展的设计师、摆渡人与成就者!”专家评课沙龙更引发学员们的思维碰撞,为“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转型提供新思路。


“教学评一致性”主题评课沙龙

三、
区域智慧齐绽放
学评策略共谋新

3月23日上午,广州市第二中学邱海林老师开展讲座《从“解决问题”到“提出问题”》。在讲座中,邱海林老师深入探讨了高三作文教学策略。一方面,他分析了近期作文题型的变化,并强调,高三学生需从“解决问题式写作”向“建构式写作”转变,以提升作文写作的思维深度和创新能力。

随后,进行“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经验分享。12位教研员代表作专题报告,呈现“数据驱动——精准施策——系统实施”的区域教研特色,如佛山市谢植宣教研员的构建“问题诊断与思维优化”双螺旋模型,河源市廖胜青教研员的打造“学情数据可视化决策系统”,广州市孙丽红教研员创新的“句号·问号·省略号”审题训练法,都给与会的学员带来新启发、新动能。教育部统编教材专家褚树荣老师高度评价这些教研员代表的分享,他强调五地教研成果协同构建了“价值引领——问题破解——数据驱动——系统实施”的教学评实践框架,为素养导向的备考提供了可复制的广东方案。


广州市第二中学邱海林老师讲座

四、
数据赋能探测评
专家领航破迷思

3月23日下午,教学考深度研讨聚焦测评前沿。上海市黄浦区杨勇教授以“五维一体”策略解析测评逻辑,通过“拆解题干要素—重组教材素材—变式训练设计”等实操案例,展现“教、学、评”的有机衔接。统编教材专家褚树荣则直击作文教学痛点,提出“教材三层贯通+热点题型突破”的双轨策略,强调“从积累到应用再到创新的素养进阶”。两地专家联袂开讲,为“教学评一致性”的落地提供科学指引。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杨勇老师讲座


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褚树荣老师讲座

五、
收官赋能启新程
思维深耕向未来

3月24日上午,上海师范大学郑桂华教授作讲座:解读“开放性、思辨性、情境化”的测评导向;剖析“文本类型多元化—能力层级进阶化—任务结构化”的测评逻辑;倡导“以考促教—破除套路—技术赋能”的三维突破。


上海师范大学郑桂华老师与学员互动

在学员分享环节,东莞李志荣、佛山甘洁珊等学员代表畅谈研修感悟,青年骨干教师王丽娜以“向下扎根,点亮心灯”展现广东教研新生代的力量。

吴晓军老师在闭幕式中提出“慎思慎行、以人为本、以终为始”的教研准则,勉励全体学员“以系统性思维谋划全局,用专业性研究赋能课堂”。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吴晓军老师总结发言

本次研修活动通过“理论研修—课例研讨—数智赋能—经验共享—测评探索”的立体化设计,构建起“教学评一致性”的完整实践体系。参训教研员纷纷表示,将带着“学科思维解码者”的使命感,将研修成果转化为“目标锚定——问题驱动——评价引领”的课堂实践,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征程中书写广东教育新答卷。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编辑:广东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