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是父母的老来子,我出生那年母亲已经四十八岁了。

我父亲五十岁,是一个木匠,他的木工手艺非常好,方圆百里之内红事白事 ,盖房子都找他去,父亲几乎天天都不在家里,所以家里地里的活都落在了母亲身上。

长年累月的超负荷劳作,我母亲的身体健康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生下我之后身体就更加虚弱了,大病没有小病不断。

父亲觉得母亲是亏病,就杀鸡,买猪肉,鱼肉给她补身体,眼看母亲的身体有了好转,可厄运还是降临到了这个家里。

我三岁那年秋天,母亲在水田里割稻子,突然就晕倒了,村医对她进行了紧急抢救,但还是没有挽留住她的生命。

母亲走了,没有人照顾年幼的我,父亲出门干活时就带着我,一去就是几天,甚至十天半个月。



我长得明媚皓齿,小嘴也像抹了蜜一样甜,所以走到哪里都招人稀罕,更多的是怜悯和心疼。

那时候我才三岁,父亲走到哪里就把我带到哪里,可过几年我要上学,就不能带着我到处跑了,有人劝父亲给我找个新妈,可父亲总是说以后再说吧!

父亲带着我做木工一带就是四五年,七八岁的我已经懂事了,父亲干活的时候我还能给他帮帮小忙,比如递个东西,拉个线什么的。

大家都说我长大了也会是一个好木匠,可父亲似乎并不想让我走这条路,他说干木匠太辛苦不说,也顾不到家,我知道他一直在为母亲的死愧疚。

那个时候,七岁的孩子已经上一年级了,可我八岁了还没有上学,父亲也很着急,可他不放心我一个人在家。

我看着同龄人背着书包去学校的背影也是羡慕不已,我对父亲说我一个人在家就行,让他不要担心。

父亲每次出去都会给我蒸一大锅馒头,还擀很多面条,放在锅拍子上晾干。

父亲约摸着我快吃完了就会回来,再给我准备一些馒头和面条,我见父亲辛苦,就自己学着蒸馒头,擀面条,小小年纪的我就学会了不少技能。

父亲夸赞我的同时也很心疼我, 可他也没有别的办法。

一天,我正在家里揉面,就来了一个女人。女人看起来有四十岁左右的样子,她齐耳短发,面容清瘦,蓝色的衣服已经洗得发白,上面还有几个板板正正的大补丁。

她提着一个篮子,里面有半篮子的鸡蛋。



她不是我家亲戚,我从来没有见过她,我就问她是谁?

女人说,“这是刘师傅家吗?你是他儿子?”

我瞪大眼睛看着她,点点头说,“我爹出去干活了,他不在家!”

她把篮子放在灶台上,然后用手摸摸我的头说,“孩子,你真能,小小年纪就会做馒头了!”

她这样夸我,我心里就美滋滋的,“我还会擀面条呢!”

“真厉害,婶子知道你会做很多事情,不过今天婶子来做,你玩一会儿!”

她一边说一边麻利的挽起袖管,就开始和面。

对于她的到来我有些懵,不知道她和父亲是什么关系,我就问她怎么认识我父亲的。

她说我父亲是有名的木匠师傅,很多人都认识他。她来我家是为了感谢我父亲的,我父亲给她家干了活没有收工钱。

我父亲是一个特别善良的人,遇到家里贫困的,他尽最大努力去帮助,少收钱或者是赊账,有些人一赊就是好多年,父亲也从来没有去要过。

那个女人告诉我她姓李,让我叫她李婶就行。

次日父亲干活回来我就把李婶来我家的事说了,父亲说,“她也够可怜的,咋还送鸡蛋呢?等会我给她送回去……”

原来李婶的丈夫得了恶疾,这几年为了给丈夫看病已经是债台高筑,她丈夫死的时候请我父亲去做寿材,我父亲见她可怜,就说全当帮忙,不要工钱。

父亲提了提那篮子鸡蛋想送去,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放下了,而是从缸里舀了几瓢米装在一个袋子里出门了。

父亲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他说李婶家的桌子椅子都坏了,他帮忙修理了一下。

从那之后,李婶总是三天两头来我家,每次来都不空手,有时是一篮子青菜,有时是几个甜瓜或者玉米棒子,酥梨等。

我和李婶越来越熟悉,对她的好感也与日俱增,我想,要是她能做我妈妈就好了。

那天晚上吃饭的时候,父亲问我对李婶的印象如何,我随口说道,“李婶是个好人!”

“李婶要是做你妈妈你愿意吗?”

虽然我这样想过,但父亲突然问出这个问题,我还是感觉很难为情。

“爹,只要你愿意我就愿意!”我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

父亲粗糙的大手抚在我的头顶,“你长大了……你李婶有一个儿子一个闺女,以后你也有哥哥姐姐了!”

没过多久,李婶就带着她的一双儿女来到了我家,他们虽然比我年龄大几岁,但又黑又瘦,个子也没有我高。

李婶成了我的继母,她的儿女就是我的哥哥姐姐。



在家里他们什么事都让着我,好吃好喝的都给我,活却抢着干。

那时候哥哥十四岁,继母说他学习贪玩,早就不上学了,就让他跟着我父亲学习木工手艺。

姐姐十二岁,父亲本来是想把她送进学校读书的,可继母说女娃上学没有用,她自己也说不想上学,她要在家里帮助母亲干活。

继母却从来不让我干活,她说我的任务就是学习,把书读好了将来就可以坐在屋里吹风扇,看报纸了。

我也很争气,学习成绩非常好,我梦想着以后做了公家人,好好报答父亲和继母。

可天有不测风云,我刚上高一父亲就在一次给人家上梁的时候从房子上摔了下来,伤势很严重,尽管已经进行了全力抢救,但还是离开了。

那时候我姐已经出嫁,哥哥也结婚单过了。

我亲妈死了,父亲也死了,继母和我又没有血缘关系,我想她也会撇下我投奔她的儿女,可她没有。

她拉着我的手说,“孩子,不要怕,有妈在呢!”

听了继母的话,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妈……”我心里充满了感激,却不知道如何表达。

父亲干了一辈子木匠,也挣了一些钱,给哥哥盖房子娶媳妇花去一些,他出意外住院又花了很多钱,家里也没有什么钱了,继母一个农村妇女也没有地方赚钱,我就有了退学的打算,可当我向她说出心里的想法时,继母就很惊讶。

她温和的说,“你咋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活人不能被尿憋死,你放心吧,学费的事我想办法,你只管安心读书。

以后你有本事了,你爹在九泉之下才能放心啊!”

继母在家种几亩地仅够糊口,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换钱。秋季开学,她就去找我哥借钱。

我哥却没有好脸色,说我又不是继母的亲儿子,不让她管。

继母却说,“你的手艺是你爹教的,他又给你盖房子娶媳妇儿,做人不能忘恩负义呀!”

我哥却说,“我不想忘恩负义,可是我没有钱给你,我还有一大家子需要养活呢!”

继母没从她儿子那里借到钱,就连夜去亲戚家借,可只借到了几块钱,根本不够交学费的。

看着继母作难,我再次打了退堂鼓,她第一次骂了我,然后和我一起来到学校,在她的苦苦哀求下,校长答应学费宽限几日。

继母为了给我挣学费在城里捡破烂,晚上就住在桥洞里,得知这事后我泣不成声。

“妈,为了我让您受苦了!”

继母却说,“只要你以后有出息,这点苦算什么?”

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功成名就,将来好好报答继母。

通过努力我考到了一所著名的985医科大学,大学期间也是继母捡破烂供应我的。



大学毕业后我留在了省城工作,刚工作那几年遇到了很多不顺,为了不让继母操心,我很少回家,写信也是报喜不报忧。

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我升为三甲医院的副院长,而且在省城有了自己的家。

这么多年了,我始终没有忘记要报答继母的承诺。

那是夏季的一天,我冒着酷暑乘坐班车到达县城,然后又步行七八里才回到村里。

此时天已经黑了,我归心似箭,大踏步朝家的方向走去。

我看见继母的房间亮着灯,就大声喊道,“妈,我回来了!”

继母没有答应,我又喊了一声,“妈!”继母才慌慌张张的从房间里走了出来,“孩子,你咋这个时候回来了?也没有提前说一声……”

我正要解释,房间里又走出来一个男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