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和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共同策划推出的以跨学科方法的实验性研究展——“我们的目光:艺术、人类学与亚洲映像”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开幕,这是第二届泛东南亚三年展系列展览的首展。展览邀请了在中国和东南亚工作的12位艺术家和人类学家以参与式策展方式进行合作对话,通过他们长期在地创作的影像作品,呈现单向度的被观看的亚洲叙事之外,还有一些以往未曾顾及的微观世界或个体声音。结合不同的情境装置带来微妙的具身感受,呈现山海、岛屿、雨林、港口、社区、村落和其间人群“映像”的对照与交叠。本展览尝试探讨影像及其艺术如何作为一种“平等媒介”,连接起不同文化、历史与社会背景下的个体与群体。


■第二届泛东南亚三年展首展展览现场。

除了影像作品,本次策展设计还在展厅中部呈现了这次策展过程的讨论中值得分享的观点,并提供给观众加入进来继续讨论的媒介,这种参与式策展方法为对这些话题感兴趣的更多的“我们”创造了临时的团结空间和时间。

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蔡拥华表示,本届三年展以“热带”为纽带,串联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记忆,探索跨文明对话的新路径。未来,广美将持续深化泛东南亚艺术研究,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艺术人才,并推动三年展成为大湾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识。

广美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陈晓阳介绍,本次展览延续“展览流”模式,推动跨学科合作与区域艺术交流。“热带眼”不仅关照东南亚,更希望通过艺术实践探索全球艺术中的未知世界。参展的人类学家代表鲍江则说,本次参展,不仅是人类学家对美术馆邀请的热忱回应,也是顺应数字人文时代的实验性探索。

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主任王璜生称,这个展览试图回答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我们是谁?我们的目光是什么?”通过艺术与人类学的跨学科对话,本次展览探讨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东南亚的文化、历史与身份如何通过视觉表达和艺术创作相互交织,并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他者”与“自我”的反思与认知。

展览将持续至5月11日结束。

新快报记者 梁志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