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只需要点击上方的蓝字《梅州V生活》关注即可
来源:南方+
梅州丰顺黄金镇创新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三天高效调解一起历时五年的土地侵占纠纷,通过“三查三访”摸清症结、“三步调解法”破局,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土地纠纷成“心结” 五年协商未解
2025年2月,黄金镇调委会接待了李某夫妇的求助。原来,自2022年春节返乡发现土地被邻居刘某等四户占用修建排污沟后,双方因38.2平方米地块争执不下。
刘某等四户人则说自主联排建房后,因地势较为低洼,共排房屋的居民生活污水均流至所争议地块,臭气熏天,严重影响刘某等四户家庭的生产生活,后多次向村委申请建设排污水沟因土地问题搁置均未果,无奈之下刘某等四户人便商议集资自建排污水沟,建设过程中占用到李某夫妇一方的土地,事后曾想上门道歉但因李某夫妇常年在外联系不上,直至2022年春节李某夫妇出现。
三年来,双方多次协商未果,矛盾愈演愈烈,甚至发生激烈口角。
“三查三访”明症结 “三步调解”破僵局
镇调委会迅速组建“调解专班”,通过“三查三访”夯实事实基础:查阅7份土地确权证书,走访6名知情村民,两次实地测量地块,确认争议地块部分确属李某所有。在此基础上,实施“三步调解法”:
一是法律释明:组织双方召开现场普法会,由司法所所长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2条和《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但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虽然刘某等四户人确因生活需要而占用,但未经同意属于非法侵占。
二是情感疏导:特邀“称心调解工作室”老称叔,以“三尺巷”典故和客家谚语拉近距离,唤醒乡土情谊,软化对立情绪。
三是利益平衡:提出“共享边界”方案,由刘某方按市场价补偿土地占用费,保留排污设施功能,同时保障李某方未来建房通行权。最终双方互让一步,当场签订调解协议。
闭环管理固成果 锦旗致谢显温情
调解协议签订后,镇调委会联合村委会建立“网格长”监督机制,司法所干警定期回访,确保协议履行到位。该纠纷从受理到化解仅用3天,为当事人节省诉讼成本约1.1万元,避免了矛盾升级风险,李某夫妇特地从外省寄回锦旗致谢。
此次调解不仅高效化解个案,更为同类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新思路。黄金镇将持续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构建“综治中心牵头、多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调解网络,推广“典故劝和”“客家调解”“调解+普法”等特色方法,将法治刚性与文化柔性相结合,推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社会化,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枫桥经验”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