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得好,撒一个谎要用一百个谎来圆。杨芳与英国人交手后屡战屡败,却给道光皇帝上了五道谎言奏折,硬生生把战败说成了大胜,还诱导道光同意通商贸易。4月14日,主帅奕山终于来到广州。奕山来了之后,杨芳的谎言还能瞒得住吗?



奕山

奕山来到广州的反应

奕山看到广州的状况心里很纠结。他既没揭穿杨芳的谎言,也没阻碍通商的进行,对杨芳之前的做法不反对也不明确默许。这时候义律也听说奕山来了,就发照会给杨芳,询问奕山对停战通商的态度。4月16日,广州知府余保纯带去杨芳的回复,表示奕山很犹豫,好像同意停战通商,但还得等圣旨。余保纯还跟义律说,要是道光帝不同意通商、执意开战,可以把战场转移到广州以外,不必中断通商。



奕山

五月初,从各省抽调来的1.7万大军陆续抵达广州,加上原本驻守的兵力,广州清军总数达到2.5万人。奕山随即积极筹备战事。5月4日,奕山收到道光的谕旨,道光批驳杨芳、怡良等人准许英国通商贸易,催促奕山等人全力进击,合力围剿英夷,并防止他们逃脱。义律得知各省援军齐聚广州,清军又在强化沿海炮台,断定奕山等人必将开战,于是他决定先发制人。5月17日,英军开始朝着广州进发。18日义律抵达广州商馆,迅速安排侨民撤离。5月20日英军展开登陆行动,把广州城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第二次广州之战

奕山得知义律下令进攻广州后,压根没和杨芳商量,就仓促下令出击。杨芳知道后大惊失色。此时杨芳已被革职留任,他长叹道:“事且败而局难收”,这位老将已然预见到了战争的悲催结局。

5月21日,清军与英军展开激烈交锋。众多英舰停泊在十三行外围水域,清军一百多只用铁链相连的火船从上游顺流而下,后面跟着清军兵船,他们打算登上英国军舰跟英军展开肉搏。当第一批火船逼近英军舰船时,西炮台的清军开炮轰击。英国军舰凭借高航速轻松避开这些火船,还开炮还击西炮台。紧接着清军派出第二批火船进攻,却因船身过小被风浪冲到河岸,岸上顿时燃起熊熊大火,清军纷纷作鸟兽散。英军在安全起见将舰船转移到凤凰岗一带水域。清军精心布置的火攻战术完全失效,不过西炮台的火炮倒是击中了几艘英舰,让它们遭受了一定损伤。



22日英军彻底摧毁西炮台,然后逆流而上,击毁清军的保障炮台和其他战船数十艘。5月23日,英军舰分别集结于广州西南的凤凰岗以及广州以东的黄埔,准备发动钳形攻势。24日下午2点起,凤凰岗一带的英舰自西向东分别炮轰广州城以西的沙面、西炮台、商馆、海珠炮台。在黄埔一带的英舰则越过猎德、二沙尾由东向西攻击。下午3点,英国海军基本击溃广州以西的清军抵抗力量,英国陆军右翼纵队3百多人占领商馆。下午4点,陆军左翼纵队约2400人驶入广州西侧水道,抵达广州的一条老村——缯步。24日晚,英军开始在缯步登陆。



到25日早晨,左翼舰队全部登陆完毕,清除沿途障碍,向广州城北高地挺进,当日占领城北越秀山上的四方炮台,连同广州城南省河上的英舰对广州城形成了前后夹击的态势。英军在高处向城里炮轰,并击毁两个火药库。清军三路士兵瞬间一哄而散。5月25日清晨,英军攻陷广州城外的所有制高点,整个广州城都处于英军的炮火之下。



战争结果

短短四天,广州附近的要地全丢了,城外烈火熊熊。奕山指挥1.8万人全部退至城内,秩序大乱,其间更有部分广州平民附和英军。在这种形势下奕山只能求和。5月26日上午,广州竖起白旗投降。继琦善和杨芳之后,奕山也被英军给打服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