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打了三年多,前前后后,清军和英军在东南沿海这片土地上斗了不少回合。今天,咱们就来聊聊1842年英军长驱直入,从浙江打到江苏,再一路兵临南京城下的故事。



镇江战役中英军使用的云梯

故事主角有啥?

英军舰队满满进攻欲+清军“佛系防守”+地方官员自信爆棚+老百姓莫名其妙被卷入战火。

各位老铁坐稳,咱开整!

一、从浙江打到乍浦,清军惨遭“海陆双杀”

时间来到1842年5月,英军已经在浙江站稳了脚跟。按理说,他们下一步是该北上打天津的,可北方风大沙多,太冷了!英军一想,“咱们英国大佬没必要跟北方天气死磕啊,去江南气候好、资源丰富,顺便还能顺江而上打清军个措手不及,不香吗?”



战役地图

于是乎,英军从宁波撤出,浩浩荡荡集结到了乍浦——一个防守森严的清军海防重镇。要知道,清军在这儿堆了7000多兵力,可就算人多,战斗力跟装备却都惨不忍睹。5月18日,英军“传统操作”上线:海军正面压制,陆军偷偷绕后。短短几小时,清军就被突袭得晕头转向,虽然副都统长喜拼了命指挥,但最后还是挂彩了,撤到嘉兴养了几天就没了。



乍浦战役花束

打完这一仗,英军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阵亡9人、受伤55人。指挥官都被“天尊庙里的小兵”射杀,这在之前的战斗里可不多见。说起来,那时候清军的八旗官兵还真是拼命,虽然装备差,指挥又混乱,但硬生生靠着一股血性顶住了不少时间。可惜,意志力不能当炮用,乍浦还是失守了。



1842年5月18日乍浦之战中汤林森中校在天尊庙阵亡

二、吴淞口大溃败:总督牛鉴跑路,提督陈化成被打死

乍浦战事结束后,英军轻松补给完毕,转头盯上了下一站——长江防线的首个大要塞,吴淞口。要知道,吴淞口就是清军守江防的“门神”,挡不住这里,整个长江下游就跟家门没上锁一样,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吴淞防线固若金汤?其实只是个纸老虎。当时的两江总督牛鉴(对,就是那个名字让人想到牛奶的家伙)一拍胸脯,“放心吧,吴淞肯定能顶住!来再多英军都不怕!”话音未落,1842年6月16日,英军的战舰就排成一排,炮口齐刷刷对准了吴淞炮台。然后呢?轰了不到俩小时,牛总督一看形势不对,麻溜撒丫子就跑了……



1842年6月16日吴淞战役

总督跑了,提督陈化成还在顽抗,带着手下在炮台前死战不退。结果陈提督不幸阵亡,而剩下的兵卒听说总督跑了,士气瞬间崩盘,全都放弃抵抗了。最后,英军没费多少劲就端了吴淞口,还一路从吴淞打到上海,清军沿途几乎都是“听到英军来了就跑路”,上海守军更是“不战而逃”,当晚英军大摇大摆进驻上海城。



陈化成墓及塑像

三、镇江惨烈巷战:副都统海龄之死成谜?老百姓都看傻了!

英军占了吴淞,长驱直入,主力部队转头直奔长江重镇——镇江。1842年7月15日,英军舰队抵达镇江城下。清军防守部队有7000多人,可这镇守的副都统海龄啊,他也不知哪根筋搭错了,一看英军来了,赶紧下令“关城门!封闭内外!”结果呢,粮食断供,城内生活秩序崩溃,老百姓吃不上饭都急了,满城怨声载道。



1903年英国人出版的镇江地图

有人劝他,赶紧去跟英军讲和啊。海龄是个“直男癌”:“和?和个屁!再说我也不会谈!”最后这哥们儿顶着压力,指挥八旗兵死守城池。可英军火力太猛了,又是炸药又是炮弹,短短一天时间,镇江城门被炸开,英军涌入城中。



进攻西门的英军

这时候,镇江八旗兵爆发了——“宁死不屈”的气势上头,不少兵士在英军破城前就先把家人杀了,然后自己拿着刀上阵拼命。这场巷战打得相当惨烈,英军一共死了39人,伤130人,还有3人失踪。这可是英军自开战以来最惨痛的一次!镇江的八旗兵给英军上了血淋淋的一课。



1842年7月21日英军主力与青州八旗在镇江战斗

而咱们那位“直男癌”海龄呢?最后是自杀了,不过坊间传言他是被愤怒的百姓“暗杀”了……真假难辨,但这仗打完,镇江几乎成了人间地狱。英军进城后烧杀抢掠,老百姓都被搞懵了,扬州的士绅大户吓得连夜凑了50万两白银,好说歹说才把英军给挡在了城外。



清军在镇江城内迎击英军

四、京杭大运河被切断,清廷直接崩盘求和

镇江这地方有多重要?一句话,镇江一丢,京杭大运河直接断了!这可是清朝经济命脉,南方的粮食运不到北方,北京的饭碗都得掉一半!道光皇帝当时急了,赶紧让耆英去跟英军谈判:“给他们香港,给他们通商权,只求别再打了!”



京杭大运河

7月末,英军主力继续开赴南京。8月3日,舰队浩浩荡荡开到南京城下。11日,英军开始部署围城炮火,摆出一副“再不投降就轰你紫金山”的架势。耆英一看,这怎么顶得住?赶紧跑过去跟英军谈和,最后双方签了《南京条约》,清朝割让香港,开放通商口岸,这场战争就这么灰头土脸地结束了……



签订南京条约

结语:战略失误?装备落后?清军为什么打不过?

这场鸦片战争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清朝的失败:战略上被英军压制,战术上被英军玩弄,最可怕的是军队缺乏统筹调度,地方官员该守不守、该跑不跑,一言以蔽之:**打仗不专业,跑路却挺麻溜!

历史给咱们上了一课:在国际竞争中,强军、富国是唯一的硬道理,守着老本儿、靠意志力硬撑,迟早会被时代的巨轮碾个粉碎。清朝的失败,给后人留下了惨痛的教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