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正在朝着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

开年两个月,比亚迪累计出口量达到了11.5万台,超过此前的出口大户奇瑞、MG等品牌,这和我们去年的预判差不多。

而且,比亚迪的出口量优势明显,相比于第二名奇瑞的6.3万、MG的5.9万,有明显的断层优势。



去年我们预估,比亚迪将会成为2025年出口量最多的品牌(非企业),短短几个月之后一语成谶!中国新能源板块的迅速发展,不仅仅在国内市场给比亚迪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甚至在海外市场,也成为了中国品牌的一张名片。

新能源出口量的暴增,成为了比亚迪出口的最强背书。

数据显示,2月份中国新能源车出口,占到了乘用车出口总量的36.44%,短短一年时间,由新能源车主导的中国车出口事态趋于明显。

出口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产品组成。



1、中国燃油车,奇瑞、MG、长城、吉利等品牌出口,这是传统的中国车出口方式,国内生产,海运到海外销售。

2、外资燃油车,比如说这两年在国内接近香消玉殒的“雪铁龙、起亚”等外资品牌,利用国内的冗余产能、低廉劳动力特点,国内生产、出口到海外,赚取差价。

3、中国新能源车,这是最近两年才火热的品类,典型的新产品,但短短两年时间就占到了出口总量的1/3以上,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事情。



比亚迪的出口量暴涨,只能说明两点,海外市场对新能源车的需求也在逐步增长,虽然目前整个市场的需求量不是很大,但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增长点。

另外,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确得到了认可,毕竟其全线产品皆为新能源车,大量出口新能源车,说明产品品质、性能、新车稳定性表现不错。

其实我更认为,比亚迪的产品能打动海外消费者是综合因素导致,除了产品比较优秀之外,价格竞争力也很强,比如说在东南亚、欧洲销售的新能源车,要比同尺寸的海外电车便宜了至少30%。



本身选择新能源车的消费者就有预算充足、愿意尝鲜的特点,所以比对手更便宜的优势,更能促进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发展。

一位欧洲的朋友告诉我,比亚迪在欧洲的市场热度非常高。

新车在欧洲市场不需要怎么营销,只要投放在市场中,两三个月就能在路上看到新车,其海外市场的热度,可见一斑。



中国品牌的出海,是一个新的话题。

过去的燃油车时代,国产车想要卖到全世界,压力非常大,主要是海外有比我们更强的燃油车,丰田、本田、大众等品牌的产品在海外的口碑出色、稳定性强,关键是价格也不贵。

基本上2万-3万欧元就能买到一台非常不错的油车,国内生产的油车各方面优势都不足。



核心的根本,是技术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他们利用专利墙封锁了中国品牌的发展,但新能源时代不存在这个问题,电池、电机、电控这些核心零部件优势明显。

而且在设计、经验以及品质管控上,中国品牌的优势超过了外资品牌,这是经验,更是工业奔跑带来的优势。

这也是今年开年两个月,比亚迪出口量快速超过其它品牌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在新能源板块中储备了大量的经验,吸引了消费者。



按照规划,比亚迪今年将会在海外投放更多的车型,而且也会进入更多的市场,这必然会导致两个结果:

1、新能源车出口量占比继续增加

2、比亚迪的出口量将会继续领先

总而言之一句话,中国车想要走向海外,新能源已经是一条必由之路,海外市场想要凭现有的油车技术超车,压力巨大,能获得认可的,是海外企业所没有的新能源技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