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商用汽车网
3月26日,长城汽车在保定举行发布会,由卡车用户参与研发的P2 + P2.5重卡混动系统Hi4 - G正式发布。发布会现场,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亲自上证,并放出豪言,宣布两项重磅计划:开放实验室,欢迎所有进口车的车队、卡友来挑战,也特别邀请同行来切磋油耗,获胜者免费试用长城重卡一年。同时,他宣布长城重卡将新增100台车辆供用户深度体验,持续优化产品。魏建军表示:“长城重卡Hi4-G省油只是个开始,让大家更能赚钱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据了解,该Hi4 - G混动系统可通过AI算法实现工况自适应,进而根据路况和载货状态调整动力分配。在前期研发过程中,长城商用车邀请用户深度参与研发,收集大量实际工况数据,得出了良好的油耗降低数据表现。
在商用车行业,长城汽车是不折不扣的新兵。相较于长城汽车此前涉足的乘用车市场,商用车市场更加注重产品性价比,车辆出勤率,以及服务网点的覆盖度。
对此,长城商用车给出了一个行业新兵的应对之法。在产品可靠性方面,长城在乘用车领域积累的混动技术、三电系统研发能力以及供应链资源等,可应用于商用车,降低研发成本,缩短产品落地周期,脱胎于乘用车混动技术的Hi4 - G混动系统已经过市场和用户的长期检验,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可靠性。而在服务网点方面,长城计划共享乘用车5000家服务网点,为商用车用户提供基础维保服务,并计划在物流干线新增数百家专属服务站,配备混动系统专用检测设备,提高服务的便捷性。
当然,我们也要冷静的看到,商用车市场其实是不完全等同于乘用车市场。首先是市场竞争烈度完全不低于乘用车市场。以长城商用车首发产品混动重卡为例,其进入的重型卡车市场已有多家老牌强势企业。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2月,重卡销量排名前五的企业月销量综合市场占有率高达92%,市场资源集中度相当高。排名靠后的企业也不乏行业黑马和新势力企业,均具有各自的产品特点、市场资源和技术优势。因此,长城商用车的产品导入很难实现快速切入。
其次,恰恰是在品牌和技术两方面存在用户认知壁垒。先说品牌方面,由于商用车基于其生产资料的属性,用户更加注重产品的使用便捷度,因此存在一以贯之的思维和使用定式,习惯某一品牌产品后会产生较强依赖性,进而在接受新品牌方面会有一定的阻碍。
第三是长城商用车此次发布的混动技术脱胎于成熟的乘用车技术,这是一把双刃剑。好处是技术成熟,相反也会因为使用工况的不同,成熟的技术若出现“水土不服”,或将影响其在商用车使用场景下的发挥,进而影响市场对品牌和产品的信心。
纵然市场不是一片坦途,但长城汽车进入商用车市场,还是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切入点。首先是宏观政策方面,“双碳”目标形成的环保压力,以及“两新”政策带来的市场红利,这两方面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市场对混动产品的关注度。其次是混动产品在使用成本上的优势,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成用户对长城商用车产品的选择。
除了以上谈及的市场外因,长城汽车进入商用车市场更需要自身发力,在现有产品布局的情况下,需要长城汽车在产品推广的和市场营销层面下更大力气,这并不能完全借鉴其在乘用车市场的经验,需要结合商用车市场实际情况和用户接受习惯,实事求是地有的放矢,并结合已有的用户案例,对自身产品进行推广与宣传。
我国商用车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在经历多次产品迭代和几起几落后已经颇为成熟。长城汽车进入商用车市场,需要的不仅仅是董事长在发布会上的豪言壮语,更需要其对商用车市场真正的理解和分析,需要的是脚踏实地进行推广和营销。因为,商用车市场不乏昙花一现的先例。(中国商用汽车网记者 马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