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神仙仗”,大家都会说粟裕,不可否认,粟裕的确是一代军神,是“元帅级”的将领,但其实在解放军中,也有其他的将领能够打出“神仙仗”,比如说人称“旋风司令”的韩先楚,他就曾在四保临江的关键战役中,正面击溃美械国军精锐,并打出了1:23的惊人战果,简直让人难以相信。



1947年3月,我军连续取得“三下江南”和“三保临江”战役的胜利,将国军大将杜聿明气到住进了北平医院,当时国民党在东北地区的军事指挥权,就落到了东北安保副司令郑洞国的身上。郑洞国打算趁着松花江解冻,北满地区的解放军难以渡江大规模机动的机会,对南满地区发起大举进攻,企图消灭我军在南满地区的主力,一举洗刷国军此前在该地区“屡战屡败”的耻辱。

为此,郑洞国一共集结了8万多国军精锐,其中还包括美械王牌13军89师,于是“第四次临江保卫战”也就爆发了。负责南满防务的萧劲光当时就决定,让3纵司令曾克林担任指挥官,4纵副司令韩先楚担任曾的副手,两人一起指挥南满地区2个纵队5个师,准备迎击国军的来犯。



郑洞国自恃国军兵力占优,还有满编的全美械师,摆出了三路主力齐头并进的架势,新6军向通化方向推进,以滇军为主力的暂编20师,向梅河口挺进,而这两只部队之间的,就是郑洞国最为依仗的美械王牌部队13军89师,协同推进的部队还有54师。三路大军气势汹汹向南满地区扑来,中路军89师气势最为嚣张。

那么该怎么打呢?曾克林与韩先楚都认为应该集中主力,专打其中一路,在“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原则上其实是一致的,但在先打哪一路的问题上,两人产生了矛盾。曾克林认为,应该先集中优势兵力攻打暂编20师,因为这支部队是滇军,他们战斗力最弱,又不熟悉情况,是很容易被吃掉的,先打掉这支部队,再打其他。



韩先楚的想法却截然相反,他认为应该先打最强的中路美械师13军89师,他的主要理由有三个方面:

① 这支部队特别嚣张,也特别轻敌,本来三支部队是齐头并进的,但89师居然脱离其他部队,独自跑到了最前面,这就为歼灭他创造了条件。

② 若先打滇军,吃掉固然容易,但是不解决问题,相反还会暴露解放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思路,一旦剩下的国军抱团推进,那就不好办了。

③ 13军89师的纸面数据很强,但是战斗力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曾在山海关遭到杨国夫的暴打,又在秀水河让邓华碾压,对付这个部队,我军是有胜算的。



曾、韩两人争执不下,将各自的作战计划向上级汇报,最终上级肯定了韩先楚的作战计划,曾克林也就将实际的军事指挥权交给了韩先楚。韩先楚亲自跑到前线与各个部队的指挥官、参谋谈话,分配工作任务,进行战前动员。

后来在三个炮兵团的协助下,全歼了国军美械王牌13军89师7800多人,俘虏该师少将师长张孝堂,少将副师长秦世杰,而我军仅阵亡7人,受伤390人,全军死伤不到400人。而1:23的战绩,应该是战争史上的奇迹,而这就是在韩先楚的指挥下打出来的,这不是“神仙仗”,什么是“神仙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