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近期这个强菜鱼塘被判赔380万的事情,街道办回应:街道办表示将尽快履行法律义务,目前暂无赔付能力,对这个事情引起非常大的关注。
这个事情是发生在2021年的8月份的一个深夜,重庆璧山区的万朝林夫妇被一声狗叫惊醒。鱼塘边的监控画面显示一群人正在拆毁他们的设备。随后街道办的挖掘机强行掘开堤坝放水,数万斤鱼被冲走了。
强拆过程中,大量村民自发前来捞鱼,导致鱼类流失。法院判决指出,街道办的强拆行为缺乏法律依据。这场突如其来的强拆,让这夫妻俩经营多年的鱼塘直接是化为了乌有,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万元。
他们当初是招商引资,进来养鱼的,现在说拆就拆,街道办最初同意协商赔偿,但后续未履行承诺,然后是以环保整治为由动手的。
强拆过后,万朝林夫妇踏上了艰难的维权之路,2022年的6月份,法院是判决街道办强拆行为违法,2024年5月,法院再判街道办赔偿379.9万元以及利息。
然而街道办却以账户没有钱,资产是安置房为由拖延执行,甚至还提出用第三方的房产来抵债,被这夫妻俩给拒绝了。
4年时间,夫妻俩经历了无数次的沟通诉讼和执行申请,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发现部分资产涉及民生用途,暂未处置。
2025年的3月29号事件是迎来了一个转机,在媒体持续报道和公众的发声下,大陆街道办发布了通报,说已经达成了赔偿一致意见,将尽快履行法律的义务。
尽管具体赔偿方案一点都没有公开,街道办可能通过变卖部分国有资产或者分期支付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街道办以环保之名进行强拆,却拿不出合法的依据。法院明确指出了,街镇无权直接拆除鱼塘,应由环保保部门进行处理。
这种先斩后奏的作风不仅是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更是寒了老百姓的心,那么没钱赔偿,曾经就是街道办的挡箭牌,但是发展专家是指出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拨款或者追责涉事人员解决问题。
万朝林夫妇的坚持,也是印证了法律的最后的依靠,如果没有媒体的曝光和舆论的压力,这场拉锯战还在继续。
现在赔偿协议已经达成了,是汪长林夫妇的胜利,期待这笔迟到的赔偿金能早日到位,
本文信息来源:
据璧山区大路街道办事处2025年3月29日通报
重庆市沙坪坝区法院判决书
璧山发布、华商报大风新闻、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