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0月24日,时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罗荣桓率领军区司政后指挥机构人员,由临沂乘车出发赶赴东北。途中因有的路段道路损毁,只能弃车步行。11月3日乘汽车到达烟台。11月5日,乘汽车到黄县龙口,晚上,乘汽船渡海。临渡海前,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到码头送行。13日到达沈阳,见到了彭真、林彪,随即开始各项工作。

经过组织山东部队渡海以来连续几个月的昼夜操劳,1946年1月间,罗荣桓病情更加恶化了。在沈阳时,罗荣桓曾到前日本陆军医院检查过病,照了X光片,医生诊断为肾癌,认为必须动手术,陪同的罗生特医生也表示同意,东北局报告了中央,中央考虑到他病情严重,为慎重起见,主张他到驻在朝鲜平壤的苏军医院治疗。

罗荣桓在1946年1月中旬到达平壤。已回国参加朝鲜人民军的原红军大学同学武亭到车站迎接。住院期间,金日成夫妇前来看望,赠送收音机给罗荣桓,以便他收听新闻。

在平壤苏军总医院,罗荣桓的病再次确诊为肾癌。但该院为苏军野战医院,没有做肾癌手术的条件,院方建议到莫斯科治疗。罗荣桓1月下旬回到国内,先到大连休养。但是,他的头脑一刻也没有休息,时时都惦记着东北战争的局势,考虑着对策。他每天除了阅读文电,还常常接待来访的干部。

当时,旅顺,大连在苏军管辖之下,国民党军队和民主联军都不能进入,旅大的防务由苏军负责,行政管理权属当时的“中国政府”。

韩光、赵杰和中共大连市委的领导干部常来看望罗荣桓.罗荣桓详细询问了旅大地区的社会情况和公安总局的工作,并对他们说:

第一条,你们要尽可能取得苏联红军的支持。有一些事情,如清理政权中的坏分子,取得苏方同意,就好办了。第二,旅大是大城市,旅顺是个军港,大连是著名的商港。我们党管理这样大的港口城市还是第一次,应当很好地总结经验,这对将来全国胜利以后我们接管城市很有意义。第三,这个地区人口不少,要通过扩大警察队伍,建立武装,动员一些人补充前方部队,还可以通过苏军搞点武器弹药支援前线.第四,在大连,你们也要好好学习做经济工作,将来会有大用场的。

后来,大连市的警察队伍由2000人发展到1万多人,形成一支颇具规模的人民武装队伍。在市委的发动与组织下,输送兵员3批共1.5万余人到前方。他们还搞了很多武器弹药、被服医药、通讯器材等物资支援前线,并且支援了山东一部分物资。罗荣桓还提出,要利用大连的有利条件培养干部。

原陕甘宁联防军政治部秘书长杜平要调到北平军调部工作,路过大连,去见罗荣桓,罗建议他留在大连,办学校培养知识分子干部。按照罗荣桓的建议,经军委同意,杜平留在大连,和韩光一道兴办了建国学院,为东北局和民主联军培养了不少干部。建国学院培养的干部,解放以后,在东北地区各机关工作的,有很大一部分。

罗荣桓在大连期间,还见到了刘亚楼。他们延安一别,转眼已是7年。刘1938年赴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41年参加苏联红军工作,被授予少校军衔。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抗战胜利前夕,随苏军出兵东北的部队来到中国,化名王松,对外称“王少校”,在苏军大连警备司令部工作。。他听说罗荣桓在大连养病,高兴地来看望老领导,向罗荣桓介绍了他在苏联学习和苏德战争的一些情况,并且要求回来工作。罗荣桓考虑到刘亚楼有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又经过出国深造,参加过苏德战争,东北正需要这样的人才。于是,便向东北局推荐,东北局报中央批准向苏联交涉,要回了刘亚楼。1946年5月,中央军委正式任命刘亚楼为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

本文参考书目:罗荣桓年谱;罗荣桓传。







1946年3月中旬,时任苏军少校刘亚楼(右一)和在大连疗养的罗荣桓在一起。







天津战役前线总指挥刘亚楼,正在下达总攻命令。









1956年萧劲光海军大将陪同罗荣桓元帅视察部队。







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与空军吴政委视察部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