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抗日战争正打得如火如荼,江苏南通石港乐观村却笼罩在一片阴霾中。日本鬼子的“清乡”行动凶狠无比,烧村子、抓人,村民们吓得不敢出门。可这天,村里却热闹起来——一群穿新四军军服的人押着“俘虏”进了村,村民们高兴地围过去,以为是自家队伍打了胜仗。就在大家欢呼时,农妇娟子大嫂眯着眼瞧出了不对劲。

那群“新四军”脚上穿的,竟是日本兵特有的分趾靴,跟真正的抗日队伍完全不一样!她心里一惊,这哪是新四军,分明是鬼子装的冒牌货!她不动声色,悄悄找到伪村长,把这事说了。村长赶紧送信给真的新四军。夜幕降临,康林营长带兵赶到,悄无声息地围住了这帮假货。一场激战后,日军伪装被揭穿,敌人被打得落花流水,村民们也保住了性命。娟子大嫂凭着机灵和胆量,救了全村,也让大家伙儿看清了军民一条心的力量。这帮冒牌货到底藏了啥阴谋?新四军又是咋识破的?



铁蹄下的乡村

1943年,抗日战争打到了最吃紧的时候。日本军队在华中地区搞了个叫“清乡”的行动,目的是要把新四军和支持他们的人彻底铲除,好牢牢控制住占领区。

在南通石港边上的乐观村,村民们本来过得挺简单。男的扛着锄头下田,女的在家摇着织布机,小孩在村口泥巴地里跑来跑去,日子虽苦,倒也平静。可自从日军“清乡”一来,这点平静全没了。日本兵,尤其是小林信男带的第61师团,像一群饿狼似的,随时可能冲进村里,见人就抓,见东西就抢。

小林信男这支队伍可不简单。里面混了不少日本浪人,这些家伙会讲中国话,知道当地的习惯,简直跟本地人差不多。他们最拿手的就是搞“特别军事行动”,其实就是耍特务手段。比如,他们会穿上新四军的衣服,装成抗日部队,跑到村里套话,看谁支持新四军,然后把人一锅端了。这招太阴了,村民们根本防不住。



乐观村的老乡们早就听说过这些事,心里都揣着个大石头。没多久前,日军来过一趟,把全村人赶到一块空地上,拿枪指着脑袋吼:“谁敢藏新四军,马上举报!不报,就烧了房子,杀光老小!”说完,还真在村头点了把火,把几间草屋烧得噼里啪啦,又抓了几只鸡鸭当场宰了。村民们吓得腿肚子发抖,话都不敢多说一句。

可就算这样,乐观村的人也没向日军告密。他们反而偷偷帮新四军,冒着掉脑袋的风险给部队送吃的、送消息。比如,新四军1师3旅7团2营的康林营长,带兵在村里歇过脚。村民们腾出屋子给战士们住,还送来米粮和水。有的大娘见战士衣服破了,半夜还点着油灯给缝上几针。



康林营长是个老兵,打仗经验多得很。他知道日军势大,新四军势弱,只能分散行动,藏着打。2营的战士们白天躲在山沟里,晚上才敢出来走动。日军追得紧,战士们跑得鞋底都磨穿了,心里憋着火,可为了保住队伍,只能咬牙忍着。

1943年8月9号,康林带队在乐观村附近扎营。一天,一个情报员跑来,递给他一个南瓜。康林接过来一掰,南瓜里掏出一张蜡封的纸条,上面写着:“日军一个小队今晚到石港‘清乡’。”这是埋在敌人内部的线人送来的消息。康林一看,眼睛都亮了。



这阵子,部队被日军撵得喘不上气,好不容易逮着个机会,战士们个个攥紧拳头,想狠狠揍这帮日本兵一顿。康林合计了一下,决定在乐观村附近设个埋伏,晚上干掉这支小队。

可就在准备动手的时候,出事了。一个大嫂慌里慌张跑过来,衣服扣子都没系好,头发乱糟糟遮住半张脸,手里还拽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她气喘吁吁地找到康林:“同志,你是营长吧?”康林愣了一下,点点头:“大嫂,我是,有啥事您说。”大嫂“扑通”跪下,眼泪哗哗地流:“营长,我求你,别在这儿打鬼子……”

原来,大嫂和村里的老乡怕得要命。他们担心新四军在这儿打埋伏,日军回头报复,村子就保不住了。



康林跟教导员一商量,做了个硬抠出来的决定:放过这支日军小队。他对大嫂说:“您带孩子回去吧,我们不在这儿打了。”教导员也劝道:“大嫂,您迟早会明白,鬼子不会因为这样就饶了大家。”

那天晚上,康林和战士们站在村边,眼睁睁看着日军小队晃晃悠悠走过去,影子越拉越长。战士们气得牙痒痒,可军令压着,只能硬生生咽下这口气。

谁想到,一个半月后,祸事还是来了。日军又杀回乐观村,这次不是“清乡”,是抓壮丁。天刚蒙蒙亮,日本兵把村子围得水泄不通,挨家挨户拖人。大嫂的儿子,那个六七岁的小男孩,跑出去时被日军一枪撂倒。大嫂自己被糟蹋了,公爹护她时被日本兵捅死。村里哭声喊声响成一片,老乡们的心都碎了。



等到康林营长再次带队来到乐观村,大嫂扑到他面前,哭着喊:“营长,在这儿打鬼子吧,把俺的房子烧了,我也愿意!”旁边的乡亲也说:“鬼子不杀光,我们没好日子过!”康林和战士们眼睛红了,他们心里清楚,只有把日军赶出去,才能保住这些老乡的命。

从那以后,乐观村的人铁了心跟新四军站在一块儿。他们用自己的法子和胆量,跟部队一块儿对付日本兵,再也不怕了。

火眼识破靴子馅

1943年的乐观村,日子过得紧巴巴但也有几分盼头。那天早上,村里突然热闹起来,一支队伍开了进来,前头是几个被绑得结结实实的“日军俘虏”,后头跟着一群穿新四军衣服的人,嘴里还操着南通方言,听着怪亲切的。村民们一看这架势,都以为是新四军打了胜仗,把日本鬼子抓回来了。小孩们在村口跑来跑去,围着这帮人看稀奇,老人们也眯着眼笑,心想这回鬼子又吃瘪了,痛快!



伪村长是个两面派,表面上帮日本人跑腿,背地里却给新四军递消息。他瞧见这阵仗,心里乐开了花,觉得这回新四军真是露脸了,赶紧迎上去,想把这帮“英雄”请到村里,弄点吃的喝的好好招待一下。村民们也跟着凑热闹,七嘴八舌地问:“你们啥时候打的仗啊?”“抓了多少鬼子啊?”场面热闹得跟过年似的。

可就在这时候,娟子大嫂从人群里挤了出来。她是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平时忙着洗衣做饭,可眼神特别尖。那天早上,她正在河边搓衣服,听说新四军来了,扔下盆子就跑过来看热闹。她挤到前头,瞅了一眼这帮“新四军”,心里却犯起了嘀咕。



她盯着他们的脚一看,眉头就皱起来了。这帮人脚上穿的靴子,跟新四军平常穿的完全不一样。新四军战士大多穿老乡做的布鞋,或者草鞋,有的还打着赤脚,鞋子五花八门,哪有这么整齐划一的?这帮人脚上套的是日本式的分趾靴,鞋底是软橡胶做的,大拇指和别的脚趾分开,跟日本人穿木屐的习惯一个样。娟子大嫂心想,中国人谁穿这种鞋啊?更别提新四军了,条件艰苦,哪来的钱弄这种稀罕玩意儿?

她再仔细一看,那些被绑着的“俘虏”脚上穿的也是日本军靴,鞋底还带着铁钉,走路踩在地上咔咔响,跟新四军抓的俘虏穿的破鞋烂袜子完全不一样。娟子大嫂心里咯噔一下,脑子转得飞快。前些日子,她听人说过,日本鬼子有时候会冒充新四军,穿着他们的衣服,混进村子套消息,甚至下黑手。她越看越觉得不对劲,这帮人八成有鬼!



她赶紧拉住伪村长,把他拽到一边,低声说:“你先别忙着请他们进村,这帮人怕是假的。”伪村长一听,脸刷地白了,忙问:“你咋看出来的?”娟子大嫂指着那帮人的脚说:“你瞧瞧他们的靴子,跟日本鬼子穿的分趾靴一个样,软底的,大拇指还分开,新四军哪有这种鞋?还有那些‘俘虏’,脚上也是日本军靴,鞋底带铁钉的,哪有这么巧的事?”

伪村长顺着她指的方向一看,果然不对劲。他脑门上冷汗直冒,心想这要是真让日本鬼子混进村,村民们可就完了。他平时跟新四军联系,知道日本鬼子狡猾得很,这种伪装的事不是没干过。历史上,日本鬼子的特务部队确实常干这种勾当,比如华北地区的“便衣队”,就爱穿中国军队的衣服混进根据地,刺探情报或者搞破坏。这回,他们估计是想借着新四军的名头,套出乐观村抗日队伍的底细。



伪村长心里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但脸上没敢露怯。他假装没事人似的,跟那帮“新四军”打招呼,笑呵呵地说:“哎哟,同志们辛苦了,抓了这么多鬼子,真给咱们长脸!进村歇歇吧,我让人给你们弄点吃的。”那帮人听他这么一说,也没起疑,点头说:“那行,我们还得借村里的房子,把这几个俘虏关起来。”

伪村长嘴上答应着,心里却在盘算怎么脱身。他一边陪着这帮人往村里走,一边找了个借口,说要去安排吃的,赶紧溜到一边。他叫来个机灵的小伙子,低声嘱咐:“快去七八里外的李庄,找康林营长,就说村里来了帮假新四军,穿的是日本靴子,怕是要套咱们的消息,让他赶紧带人来救场!”



那小伙子一听,撒腿就跑。说来也巧,康林营长正好带着新四军的一个连在李庄附近宿营,离乐观村不远。接到消息后,康林二话不说,立马集合队伍,带上枪支弹药,趁着天还没黑,悄悄往乐观村摸了过去。

与此同时,村里那帮“新四军”还在装模作样,跟村民们聊天,说自己怎么抓的俘虏,吹得天花乱坠。村民们没啥戒心,还真信了,纷纷点头说:“你们可真厉害!”那帮人见村民这么好骗,得意得很,还提出要在村里多待几天。伪村长心里急,但脸上还是笑眯眯的,顺着他们的话说:“行啊,住多久都成,我这就去给你们收拾地方。”

其实,他是在拖时间,等康林带人来收拾这帮家伙。伪村长的两面派身份这时候派上了大用场,他跟日本人打交道多,演戏的本事也不差,把那帮假新四军哄得团团转,没让他们看出破绽。



娟子大嫂这边也没闲着。她悄悄把几个村里的壮小伙叫到一边,低声说:“你们盯着点这帮人,别让他们到处乱跑,我看他们不地道。”壮小伙们虽说没她看得透,但也知道娟子大嫂眼力好,点头答应下来,假装干活,实则盯着那帮人的动静。

就这样,村里表面上热热闹闹,暗地里却紧张得要命。伪村长和娟子大嫂一个稳住场面,一个暗中观察,全靠他俩的机智,才没让这帮日本鬼子得逞。而那帮家伙还蒙在鼓里,以为自己伪装得天衣无缝,压根没想到,靴子这小小的细节,早就露了馅。



村子里,那帮伪装成新四军的日军还在得意地晃悠。他们穿着新四军的衣服,操着一口生硬的中文,跟村民们瞎扯,说什么“咱们是来保护你们的”。可村民们早就觉得不对劲,尤其是娟子大嫂,盯着这帮人看了半天,心里嘀咕:新四军哪有这么横眉竖眼的?她悄悄跟伪村长咬了耳朵,伪村长心里也打鼓,赶紧找了个借口跑出去报信。

就在日军吹牛吹得起劲的时候,村口突然“砰”一声枪响,打破了夜的安静。紧接着,枪声和喊杀声像潮水一样涌来。日军愣了一下,慌忙抓起武器,想弄明白怎么回事。可还没等他们站稳脚跟,新四军的战士们已经像一阵风似地冲进了村子。



康林带头冲在最前面,举着枪大喊:“缴枪不杀!”日军见大事不妙,乱成了一锅粥。有的想还击,刚端起枪就被新四军的子弹撂倒在地;有的想跑,可村口早被三连堵得严严实实,跑都没地跑。战士们趁着地形熟,借着房屋和树木的掩护,三下五除二就把日军打得晕头转向。

战斗打得热闹极了,枪声、喊声混在一起,村里的狗都吓得汪汪乱叫。新四军的战士们个个拼劲十足,一个战士端着刺刀冲上去,直接把一个日军捅翻在地;另一个战士躲在墙角,瞄准一个端枪的鬼子,一枪撂倒。康林也不含糊,带着几个战士直扑日军的头目。那家伙刚想掏手枪,康林一枪打在他手上,疼得他嗷嗷直叫,枪掉在地上,人也跪下了。



没过多久,战斗就结束了。新四军的突然袭击让日军根本没机会翻盘,那些冒充新四军的鬼子,要么被打死,要么被绑了手脚,没一个跑掉。康林清点了一下人数,自家战士有几个擦破了皮,受了点轻伤,但一个也没少。他长出一口气,心想:幸亏来得快,不然这帮鬼子还指不定干出啥坏事。

枪声停了,村民们才敢从屋里探出头来。看到新四军的战士们押着一群灰头土脸的日军俘虏走过来,大家伙儿都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笑模样。



战斗结束后,新四军的战士们在村子里守了一夜,挨家挨户查了一遍,确保没留下啥隐患。第二天天刚亮,他们才收拾东西准备走。临走前,康林特意找到娟子大嫂,嘱咐说:“大嫂,您多保重。鬼子狡猾,咱们还得接着斗。您要是发现啥不对,赶紧给我们送信。”

娟子大嫂拍拍胸脯说:“放心吧,康营长。我眼睛亮着呢,有啥风吹草动,肯定告诉你们。”康林点点头,带着战士们离开了乐观村。

新四军走了,可他们的故事却在村里传开了。村民们一提起这场夜袭,都竖大拇指,说新四军真是好样的。娟子大嫂也成了大家夸的对象,说她眼尖心细,是村里的功臣。从那天起,乐观村的村民们更铁了心要跟新四军站在一块儿,他们知道,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日本鬼子赶出去,过上太平日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