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期间,白崇禧也做好了准备,率领重兵与我人民解放军准备斗法决战。根据许多方面的记载,白崇禧这一年手上足足有50万重兵。可以说战力非凡。然而这战力像是纸糊的,一捅就破,根本就是不堪一击。
这就不免令人好奇了,白崇禧手握50万的重兵,按道理根本不惧怕任何部队。那为何实际作战中如此的不堪一击呢?其实原因有两个,今天就来聊聊。
首先是第一个原因:白崇禧手握50万重兵是假的。
都说白崇禧有50万重兵,但实际上这是根本不可能的。1949年这一年,国民党大约有224万的兵力,用在陆地上的大概有150万兵力。这150万兵力又进行了划分。汤恩伯的京沪杭警备司令部有40万;胡宗南的西北绥靖公署,包括云南重庆又分走几十万兵力。这么算下来,白崇禧根本没50万兵力。
渡江战役之前,仔细算算,其实白崇禧手里应该只有第1、3、14、19这四个兵团的兵力罢了。而且这四个兵团的兵力,也不全是白崇禧能够掌控的。1兵团是陈明仁,14兵团是宋希濂,这两人都是听命于蒋介石的。所以不管怎么看,白崇禧手上都没有50万的兵力。
当然,3兵团就是白崇禧的嫡系了。这支部队是依托桂系发展建立起来的,而桂系又是白崇禧的“娘家”。再说19兵团,虽然也能够直接受白崇禧调遣,但是战力并不行,主要是杂牌军和地方部队组建的,只是看上去吓人罢了。
所以种种证据来说,白崇禧如此不堪一击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所谓的手握50万重兵是假的。实际上能够受他指挥,投入作战的也就20万罢了。这20万兵力虽然也不少,但是想要和我人民解放军作战,可不就是不堪一击么。
最后是第二个原因:白崇禧的部署和战法比不上我人民解放军。
刀好也得看谁来用!白崇禧的刀显然比不上我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期间,国民党在长江沿岸布下防线,东边是汤恩伯带着45万人防守,西边是白崇禧带着40个师防守。看上去确实是好布置。
但其实,东边的汤恩伯只是看着唬人,所谓的45万都是不正规部队,军心涣散,兵力一般,不足为惧。反倒是白崇禧的40个师的兵力值得一看。于是,负责渡江战役的陈毅等总指挥,把重心放在白崇禧身上,决定和白崇禧来一场斗法。
为了克制白崇禧,中野和华野向东野请求调兵,东野完全配合,将12万人调来帮助中野和华野对付白崇禧。调来的东野部队,由韩先楚和肖劲光主帅,足可见东野对拿下白崇禧的决心和斗志。
这白崇禧看到我人民解放军的部署,也是吓得不轻,只能小心应对。然而他的部署哪里比得上我人民解放军,先是长江东线崩塌,上海和杭州等地迅速陨落。无奈,白崇禧只能回撤,不敢再和人民解放军正面对战。
这么一直撤一直撤,白崇禧到了长沙和衡阳以东。以为能喘口气了,然而陈明仁和程潜等人的起义,直接把白崇禧的处境打到悲凉之地。接下来的衡宝战役,直接将白崇禧消耗殆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