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根据资料改编创作,情节均为虚构故事,所有人物、地点和事件均为艺术加工,与现实无关。图片非真实画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爷爷,您最近咋老是叹气啊?”
小虎仰着头,眨巴着眼睛,一脸天真地看着老李头。
老李头摸了摸小虎的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没事,爷爷就是有点累了。”
可他的心里却像压了一块大石头,沉甸甸的。
最近,他总觉得身体越来越虚弱,走路都费劲,而小虎却精神焕发,甚至有些异于寻常。
他隐隐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却又说不上来。
直到那天在庙会上,他遇到了一个算卦的,才揭开了这一切的真相。
原来,小虎竟在不知不觉中,借走了他的阳寿……
老李头是个退休的车间工人,六十多岁了,身子骨还算硬朗,就是腰不太好,干了一辈子重活儿,落下了病根。
退休后,他就住在镇上的老房子里,日子过得清闲,唯一的牵挂就是儿子儿媳和小孙子小虎。
儿子儿媳常年在外地打工,一年到头也回不来几次,小虎就留在家里,跟着老李头生活。
小虎今年十岁,长得虎头虎脑的,性子活泼,嘴巴甜,见谁都能唠上两句,镇上的人见了都夸他:“这孩子,真会说话,长大了肯定有出息!”
可就是学习成绩不咋地,每次考试都是倒数,老李头也没少为这事儿发愁。
眼瞅着过年了,儿子儿媳终于回来了,一家人难得团聚。
老李头高兴得不行,一大早就忙活起来,杀鸡宰鱼,准备年夜饭。
小虎却像脱了缰的野马,跑得没影儿了。
“虎子!虎子!回来吃饭了!”老李头站在门口喊了好几声,可外头连个回音都没有。
他叹了口气,转身回屋,嘴里念叨着:“这孩子,大过年的,还往外跑,真是没个消停。”
儿子儿媳坐在堂屋里,一边看电视一边嗑瓜子,听见老李头念叨,儿子抬起头,笑着说:“爸,别管他了,小孩子嘛,爱玩是天性,等会儿饿了自然就回来了。”
老李头摇摇头,心里却有些不安。
小虎平时虽然调皮,但到了饭点儿,从来不用人喊,今天这是怎么了?
他走到门口,又往外张望了几眼,街上人来人往,热闹得很,可就是不见小虎的影子。
“这孩子,跑哪儿去了……”老李头嘀咕着,心里越来越不踏实。
他转身回屋,拿起桌上的电话,拨了几个邻居的号码,可都说没见着小虎。
老李头心里咯噔一下,脑子里突然冒出个念头:“该不会出啥事儿了吧?”
他赶紧穿上棉袄,戴上帽子,准备出门去找。
儿子见状,赶紧站起来:“爸,你别急,我跟你一块儿去。”
父子俩刚走到门口,突然听见外头传来一阵笑声,紧接着,小虎从巷子口跑了过来,手里还攥着一把鞭炮,脸上满是兴奋。
“爷爷!爸!妈!我回来啦!”小虎一边跑一边喊,跑到门口,气喘吁吁地停下来,笑嘻嘻地看着老李头。
老李头松了口气,伸手拍了拍小虎的脑袋:“你这孩子,跑哪儿去了?害得我们担心半天!”
小虎吐了吐舌头,眨巴着眼睛说:“我去找小胖玩了,他家的鞭炮可多了,我们还放了烟花呢!”
老李头一听,心里那股火气又上来了,板着脸说:“大过年的,不好好在家待着,跑出去瞎玩,万一出了事儿咋办?”
小虎低下头,小声嘟囔着:“我这不是回来了嘛……”
儿子见状,赶紧打圆场:“爸,算了,孩子回来就好,咱们赶紧吃饭吧,菜都凉了。”
老李头叹了口气,拉着小虎进屋。
小虎笑嘻嘻地跑到老李头面前,突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嘴里还大声喊着:“爷爷,我不要压岁钱,我要你长命百岁!”
老李头一愣,随即笑得合不拢嘴,伸手把小虎拉起来,拍了拍他膝盖上的灰:“你这孩子,磕头干啥?爷爷又没说要给你压岁钱!”
小虎站起来,眨巴着眼睛,一脸认真:“爷爷,我是真心的!我不要钱,我就要你长命百岁!”
老李头心里一暖,眼眶有些发酸,伸手揉了揉小虎的脑袋:“好,好,爷爷长命百岁,陪着你长大,行不?”
小虎用力点头,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嗯!爷爷说话算话!”
第二天一大早,老李头就带着小虎去镇上的庙会。
庙会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小摊贩的叫卖声、锣鼓声、鞭炮声混在一起,震得人耳朵嗡嗡响。
小虎兴奋得不得了,东瞅瞅西看看,手里攥着老李头给的零花钱,一会儿买个糖葫芦,一会儿买个风车,笑得合不拢嘴。
老李头跟在小虎后头,脸上挂着笑,心里却总觉得哪儿不对劲。
他想起昨晚老刘头那副神神叨叨的样子,越想越觉得心里发毛。
正琢磨着,小虎突然跑到一个算卦摊前,指着摊上的铜钱和签筒,好奇地问:“爷爷,这是啥呀?”
老李头走过去,抬头一看,算卦摊后坐着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穿着一身灰布长衫,面色枯黄,眼神却异常锐利。
那老头儿正盯着小虎看,眼神像是要把小虎看穿似的。
老李头心里一紧,赶紧拉了小虎一把:“虎子,别瞎看,咱们走吧。”
小虎却不肯走,指着摊上的铜钱说:“爷爷,我想算一卦,看看我今年能不能考第一!”
老李头哭笑不得,正要劝他,那算卦先生却突然开口了,声音沙哑低沉:“这孩子,昨晚是不是给你磕头了?”
老李头一愣,下意识地点了点头:“是啊,咋了?”
算卦先生脸色大变,眉头皱得紧紧的,低声说:“这是要借你阳寿了。”
老李头听得一头雾水,心里咯噔一下,赶紧追问:“啥意思?您说明白点儿。”
算卦先生叹了口气,摇了摇头,缓缓道:“这孩子昨晚的磕头,并非寻常的孝顺之举,而是一种古老的仪式。他这一磕,意味着他将借走你的阳寿,延续自己的生命。”
老李头听得心里发凉,脑子里嗡嗡作响,嘴里喃喃道:“这……这不可能吧?我孙子咋会干这种事儿?”
算卦先生盯着小虎看了几秒,眼神里带着几分怜悯:“这孩子身上有股邪气,怕是已经被什么东西缠上了。你若是信我,就赶紧带他去找个懂行的人看看,晚了可就来不及了。”
老李头心里乱成一团,脑子里全是算卦先生的话。
他低头看了看小虎,发现这孩子正盯着算卦摊上的铜钱,眼神有些发直,嘴角还挂着一丝诡异的笑。
“虎子,咱们回家吧。”
老李头拉着小虎的手,声音有些发抖。
小虎抬起头,眨了眨眼睛:“爷爷,咱们不逛庙会了吗?”
老李头强笑着摇摇头:“不逛了,爷爷累了,咱们回家歇歇。”
小虎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乖乖地跟着老李头往回走。
老李头心里那股不安越来越浓,脑子里全是算卦先生的话:“借阳寿……邪气……缠上了……”
他深吸一口气,暗暗下定决心:“不行,这事儿不能耽搁,得赶紧找人看看!”
爷孙俩一路无话,走到家门口时,老李头突然停下脚步,转头对小虎说:“虎子,你先回家,爷爷去办点事儿,一会儿就回来。”
小虎点点头,推门进了屋。老李头站在门口,看着小虎的背影,心里一阵发酸。他咬了咬牙,转身往镇上的方向走去,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管花多少钱,都得把这事儿弄清楚!”
老李头起初对算卦先生的话半信半疑,心想:“这算卦的怕是胡扯,我孙子咋会干这种事儿?”可回到家后,事情却开始变得不对劲了。他发现自己身体日渐虚弱,走路时腿脚发软,连拎个水壶都觉得吃力。更奇怪的是,小虎却精神焕发,面色红润,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许多,连说话的语气都变得沉稳了。
老李头心里越来越慌,他坐在堂屋里,看着小虎在院子里蹦蹦跳跳,心里一阵发凉。他想起算卦先生的话,越想越觉得不对劲,终于忍不住站起身,决定再去庙会上找那个算卦的问问清楚。
他急匆匆地赶到庙会,找到那个算卦摊,算卦先生正坐在摊后,闭目养神。老李头喘着气,上前问道:“老先生,您昨天说的那事儿,我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您能不能告诉我,这事儿到底咋破解?”
算卦先生睁开眼睛,看了老李头一眼,掐指算了算,缓缓道:“破解之法倒是有,但得看你信不信了。”
老李头连忙点头:“我信!我信!您快说!”
算卦先生沉吟片刻,低声道:“你今晚回家,在房梁上撒一把小米,留一点在上面即可阻碍。晚上听见什么动静,都不要开门开窗,记住了吗?”
老李头连连点头:“记住了!记住了!”
算卦先生又补充了一句:“切记,无论听见什么,看见什么,都不要理会,否则前功尽弃。”
老李头郑重地点头,心里暗暗记下。他回到家后,按照算卦先生的吩咐,从米缸里抓了一把小米,搬了把凳子,颤颤巍巍地爬上房梁,将小米撒了上去。撒完后,他特意留了几粒小米在房梁上,心里默念:“希望这法子真能管用。”
当晚,老李头早早地躺下了,可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他心里七上八下,耳朵竖得老高,生怕错过什么动静。夜越来越深,外头静悄悄的,连风声都没有。
突然,院子里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走动。老李头心里一紧,屏住呼吸,仔细听着。那声音越来越近,最后停在了窗户边。
老李头的心跳得飞快,他忍不住抬起头,往窗户那边看了一眼。这一看,他的脸色顿时一变,眼前这景象简直骇人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