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根据资料改编创作,情节均为虚构故事,所有人物、地点和事件均为艺术加工,与现实无关。图片非真实画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一辆油箱里只剩不到20公里油的车,怎么跑了上百公里到了密云水库?"
警察皱着眉,盯着眼前的老旧公交车,语气里透着不解。
"更离谱的是,车上的人明明失踪才三天,尸体却已经腐烂得不成样子了……这事儿,太邪门了。" 另一位警员低声嘟囔。
消息传开,全城炸了锅。
375路公交车的事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而这一切的开头,仅仅是一个深夜里的寻常车程。
1995年11月14日,深秋的北京夜晚,寒风萧瑟,街道两旁枯黄的树叶随风摇曳,透出一股刺骨的寒意。
在圆明园总站,375路末班车静静地停靠在站台上,已经等了好一阵子。
司机百般无聊地打着哈欠,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倦意,而售票员则忙着把零钱和票据整理得井井有条,随后揣进兜里,准备迎接这趟深夜的旅程。
此时,车上乘客寥寥无几。
一对年轻夫妻靠窗坐着,他们低声细语,脸上带着长途奔波后的疲惫,偶尔相视一笑,似乎在寻找着彼此的慰藉。
不远处,一个小伙子单手撑着下巴,目光呆滞地盯着窗外,不知在思考着什么心事。
而在车厢的另一角,一位老太太拄着拐杖,颤巍巍地靠在后门附近,双眼微闭,花白的头发在微弱的灯光下显得格外醒目,她似乎已陷入了沉睡,全然不顾周围的一切。整个车厢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寂静与冷清。
"这末班车啊,真是冷清。" 司机随口感叹了一句。
"可不是么?大晚上的坐这趟车的,要么是真有急事,要么就是真没辙了。"
售票员接话道,语气里带着点敷衍。
说话间,随着售票员轻轻的一声关门提示,车门缓缓合上,375路公交车也随之缓缓驶离了站台,融入了夜色之中。
车厢内异常安静,只有公交车发动机低沉而有力的轰鸣声,如同稳定的节拍,偶尔打破这份沉寂,却又增添了几分深夜行车的神秘与孤寂。
乘客们的身影在微弱的车灯下若隐若现,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车行到北宫门站附近,远处昏黄的路灯下,两个黑影在站台边向车招手。
"这都几点了,还能有乘客?"
司机皱了皱眉,但还是放慢了车速。
售票员探头看了看,犹豫了几秒,小声说道:"要不还是停一下吧,这么晚了,打车肯定不方便。"
司机默默地点了点头,缓缓地将车停在了昏黄灯光下的站台前。
随着车灯的光芒逐渐照亮了那两人的身影,售票员的眼神瞬间凝固,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只见这两个人身着一袭的黑色长袍,那款式古老而诡异,竟像是清朝时候的官服,与周围的现代景象格格不入,显得特别扎眼。
而他们中间架着的那个人更是怪异,头发乱糟糟的如同稻草,脸色苍白得吓人,低着头,完全看不清脸上的表情,仿佛是从另一个世界飘来的幽灵。
三个人一声不吭地走上车,径直往后排坐下。
"真是奇了怪了。"
售票员忍不住在心里嘀咕了一句,
但脸上还是装作没事儿的样子。
车厢里的气氛顿时冷了下来,连最开始窃窃私语的年轻夫妻都安静了。
车过了两站,那对年轻夫妻匆匆起身下了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像是想离开这辆车越快越好。
车里只剩下老太太、小伙子,以及司机和售票员。
就在这时,老太太忽然站起来,伸手揪住小伙子的胳膊,声音拔高了一截:"你偷了我的钱包!"
小伙子一脸懵,连忙摆手:"您别冤枉人啊!我根本没碰您!"
老太太根本不听,继续嚷嚷着要把小伙子送公安局理论。
司机无奈,只能靠边停车,把两人放下了车。
下了车,老太太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转头看向小伙子,低声说道:"小伙子,对不住了,刚才我不得不那样。"
小伙子一脸困惑:"您这是什么意思啊?"
老太太神色严肃,压低声音说:"我就是怕你没命下车,才找个借口拉你一把。你听着,那三个人根本不是人。"
小伙子愣住了,半天没反应过来:"不是人?那是啥?"
老太太咬了咬牙,说出了让人背后发凉的话:"我刚刚看得清清楚楚,风吹起他们长袍的时候,下面根本没脚。他们,是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