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春生哥,这是我们的孩子。"秀英抱着婴儿站在喜庆的大红灯笼下,眼泪如断了线的珍珠。
在这个满是喜气的婚礼现场,我的未婚妻就站在不远处,其他的宾客都停下了交谈,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我站在原地,一时不知如何反应。这个女人,是一年前选择离开的知青,我曾为她辗转反侧无数个夜晚,如今却带着一个孩子出现在我的婚礼上......
01
1975年的春天,我骑着马车去县城火车站接知青。为了让城里来的知青们能找到我,我特意找了块木板,歪歪扭扭地写上了"王家屯"三个字。那时候,乡下的孩子大多没读过多少书,我能写出这三个字,还要感谢之前来村里的那些知青们。
火车一到站,我就高举着木板喊:"去王家屯的到我这来!"没过多久,一群年轻人围了过来。他们衣着朴素,脸上却带着城里人特有的气质。忽然,一个女孩子的声音问:"是新华村的王家屯吗?"
我转头看去,一下子就愣住了。她扎着两条乌黑的辫子,穿着半旧的蓝布衫,脸颊上有两个浅浅的酒窝。那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即便带着些倦意,却依然神采奕奕。这姑娘和村里的女孩子可真不一样,她叫林秀英,这个名字,从那天起就刻在了我的心里。
02
马车上挤了十几个人,秀英就坐在我旁边。因为道路颠簸,她的肩膀时不时地碰到我的后背,每一次触碰都让我心跳加快。一路上,我给他们介绍沿途的景色,她也跟我讲述城里的故事。虽然我听不太懂她说的电影院、自来水和电车,但光是听她说话的声音,就让我心里像灌了蜜一样甜。
到了村里,我被队长安排带他们熟悉环境。第二天去地里干活,看到秀英手忙脚乱地拿着农具的样子,我忍不住走过去教她。"你这镰刀不应该这样拿,很容易割到腿的......"我一边说,一边示范。却发现她一直盯着我看,那目光让我顿时手足无措,连忙把镰刀还给她。
从那以后,只要秀英需要帮助,我总是第一个出现。她休息的时候,也会跟我讲城里的新鲜事。渐渐地,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期待每一次和她相遇,眼睛总是不自觉地寻找她的身影。我知道,这个在春天来到村里的姑娘,已经悄悄住进了我的心里。
03
三个月后的一天,我发现秀英独自坐在屋前发呆。她眼神里的落寞让我心疼,犹豫再三,我终于鼓起勇气说:"秀英,要不我带你去村后的小山坡转转?那儿能看到满天的星星。"她点点头,默默跟着我走上山坡。
我们坐在山顶的青石上,繁星点点的夜空下,秀英的眼眶泛着泪光。这时,村里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原来是李家的知青要返城了。秀英的身子明显颤抖了一下,我的心也跟着揪紧。自从知青返城的风潮开始,我就一直害怕这一天的到来。
第二天,队长给我下了一个任务,要我跑一趟县城。可刚到村口,就听见几个知青在议论:"秀英家里给她寄信了,好像是让她回城的。"我愣在原地,腿像是被钉在了地上。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知青宿舍跑出来,秀英满脸泪水,手里紧紧攥着一封信。
我脑子嗡的一声,不顾一切地追了上去。在村后的小树林里追上她时,她扑进我的怀里放声大哭。我紧紧地抱着她,心里明白,这一刻的温存,或许就是我们最后的告别。就在我想开口挽留的时候,秀英突然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种我从未见过的坚定:"春生哥,我有一个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