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春节期间,国民党军集中5个师的兵力进犯临江。为了配合南满作战,林彪下达命令。开始进攻松花江南岸德惠守敌。不惜相当数量的伤亡率,争取通过这一战,主力可以留在松花江南岸。当时德惠是国军在北满的前进基地,也是其驻北满部队巩固吉林、长春前哨各据点的屏障。
当时的国民党军兵力不足,南北不能兼顾,松花江南岸仍采取分散防御的做法。民主联军12个师的兵力越过冰冻的松花江,向吉林、长春地区前进。1纵3师攻占九台,6纵十七师主攻十八师配合消灭城子街之敌,德惠守军遂陷孤立。
东总决定由1、第2纵及独立1、3师阻击中长线北援之敌,洪学智指挥6纵和独立第2师围攻德惠,朱瑞的两个炮兵团也参加围攻德惠的战斗。
2月28日6纵队在炮兵、坦克兵诸兵种协同作战下。向德惠城发起作战,
德惠距离长春80多公里中长铁路线上,位于松花江以南周边地势平坦,新1军50师修建了堡垒式防御工事碉堡。部署得相当严密。固若金汤,进攻一方在空旷的地形上,没有隐蔽的地形,在敌炮火的掩护下,对于攻坚一方非常困难。
6纵司令员洪学智
德惠驻守着新1军主力第50师两个团,直属队和地方保安部队不到8000人。美式装备多,善于防守战斗力很强。师长潘裕昆,黄埔军校四期湖南人,与林彪同窗,抗战两人也都是国共双方最善战的名将,林彪守四平时,潘裕昆率50师攻打四平,不足一年,攻防双方互换,争得是你死我活。
敌50师以德惠火车站构筑有核心工事,各制高点筑有碉堡。城郊周围挖有战壕,布设三道铁丝网,城东飞机场外围有交通壕和野战防御工事,壕与壕之间建立了多道防线。新一军师、团均有炮兵分队,火力很强,
6纵首长仓促作出进攻决定,事先没有对敌情、地形、火力使用、主攻方向等问题细致研究。
6纵3个师加独立2师,具体进攻德惠城兵力火炮部署如下:
作战计划首先由,第17师向德惠城以东和东北方向攻击,是主要攻击方向,打开突破口肃清铁路以东之敌;配属榴弹炮、野炮23门并97日式坦克4辆,其他3个师各选1个突破口。将两个团的80门火炮做了平均分配给各师,
认为战斗一打响总有一面会突破,对于各师协同、步炮配合、步坦协同、出现的问题未很好地研究。德惠战斗打响后,也没有及时上报林彪具体作战计划。
遵照东总命令,总攻时间28日17时。17师开始向外围发起第一次进攻未能突破。重新再次攻击,又被敌守军火力封锁在开阔地,无法进攻,这时另一个团向东北方向进攻。夺取了部分敌人地堡后,遭敌人火力杀伤拦截,部队伤亡较大,因后续部队跟不上来,只好放弃进攻。
德惠战配属战车第1大队4辆坦克。是第一次步坦协同作战,坦克成一路纵队前进。第一辆坦克通过一座桥时后,跟在后面的一辆坦克被反坦克地雷炸断履带,后面的两辆坦克绕道冲了上去。
坦克用机枪猛烈扫射,敌人集中战防炮射击,后面的两辆坦克开了上来,车上炮手向敌人的炮兵阵地发射炮弹30发,摧毁了敌人战防炮,接着进攻正面的3个地堡。又有一辆坦克被敌火炮击中,人员受伤退出战斗。
剩下的两辆坦克带着步兵一路冲锋。遭到火力拦阻步兵伤亡很大,坦克摧毁了几个守军土堡群,接着坦克发射十几发炮弹,步兵上去封锁地堡出口,地堡里的守军只好缴枪投降。
第18师由城西北角攻击,打开突破口后,肃清城内铁路以西之敌;配属臼炮、野炮21门。18师向德惠外围进攻,迫近德惠城垣。53团进攻方向遭敌阻击,呈对峙状态。52团方向遭到守敌火力的猛烈拦阻射击,这时候炮兵炮弹已经打完无法支援步兵,战前也没有准备炸药和攻城用的梯子,52团只得退回。
独立2师于城南方向攻击,突破后与第十六师会师,尔后肃清五道街地区之敌;配属山、野炮18门。独立2师发起进攻,在18门火炮压制射击后,先后突入德惠城内街道。准备扩大战果,敌军集中火力反击下,我进攻部队遭受重大损失伤亡,预备队也没有及时跟上,于是退出城外。
第16师从德惠城西南方向发起攻击,打开突破口后,向铁路以西地区进攻;该师配属山炮、野炮18门。16师向山东屯进攻。敌人火力封锁开阔地,用重炮轰击解放军攻入的山东屯,造成大量平民伤亡。16师没有可以依托的工事。无法继续推进。
16师一部分部队由独立2师的突破口进入城内,敌阻织猛烈炮火,将我突破口封锁,16师攻进城的部队伤亡较大,不得不与独立2师部队一起退出城外。德惠攻坚战,除了6纵16师4个连和独2师2个营突破城垣外,其他部队均被阻于德惠城下。
此时,德会守军指挥官师长潘裕昆。一面指挥手下两个团拼命防守德惠,一面向长春求援。杜聿明对北线很重视,北面一有民主联军动向援军很快就会到位子。
杜聿明一面下令潘裕昆坚守德惠,一面紧急将新1军30师、38师,和进攻南满的71军主力调向德惠方向增援,敌人援军经铁路快速运输,3月1日晚增援部队距离德惠不足40余公里。
这时林彪权衡利弊,果断下令停止攻击德惠城。六纵也快速撤出转移。打援的各纵队也同时北撤。二下江南战役结束。
这次德惠攻坚, 林彪集中了3个主力师1个独立师、两个炮团加4辆轻型坦克,兵力火力是绝对优势。为什么没有打下德惠城?主要是对德惠守敌人数不清楚,准备不足,麻痹轻敌。机会主义作怪。
战前得到情报认为,城内只有守敌一个团残部和部分保安团,我们一打敌人就会跑,没有想敌人会顽强坚守。
新1军50师老兵成分多,装备精良军官战斗经验丰富。尤其擅长组织防御作战。我军擅长野战,不会攻坚作战,步,坦,炮配合作战以前根本没有过。
纵队从上到下轻敌思想严重,不讲究打法。德惠战前,提出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一军。敌情地形不清楚、指挥员根据地图,向部队下达命令,没有进行战斗动员、特别是没有选择好突破口、步炮协同、步坦协同混乱,攻城器材缺乏等。主观想象敌人一冲一打就垮,部队乱打一气各自为战,形不成统一阵前指挥。
据潘裕昆说:林彪采用的是人海战术,以多打少,民主联军一窝蜂的冲锋,不讲战术,地形对守军发挥火力有力。
民主联军以几倍的兵力,攻不下只有2个团敌人防守的德惠城,为了防止守敌逃跑。将4个师部署在四个方向上,四面攻击,2个炮兵团分散使用,没有集中优势火力突破敌一点。
各攻击点相距二、三公里,没有尖刀,6纵17师作为进攻重点,配属炮兵团还有4辆坦克,17师两个进攻团分别从县城东北和县城以东进攻,两个团相距3公里。不能相互支授。
突击部队在开阔地进攻不讲究队形,部队冲锋拥挤一起,导致人员消耗过大,没有预留预备队,突破后不能扩大战果。
步炮坦协同作战。步炮、步坦协同作战也没有图上作业,步,炮、坦之间协同配合都不明白。炮兵对指挥步炮协同作战显然缺乏经验。指挥员及参谋人员不懂“射击诸元”,炮火目标也不明确,而步兵开始进行冲击时。炮弹也打光了,敌依托火力的优势,使我步兵伤亡很大。
大白楼是潘裕昆50师的指挥部,它是沙俄建的,
使用坦克进攻中步兵与坦克通信不畅,步兵冲锋发起后,不知道跟在坦克后面掩护,步坦脱节,相互之间没有保护,造成2号车触雷,减弱了战斗力量。
这次战斗积累了进攻城市步炮坦协同作战经验,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打一仗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
德惠之战我方记录民主联军伤2000,亡800多人,还有一说伤亡1万有余。
战后杜聿明谎报吹嘘战果称“德惠大捷,歼灭林彪数万人”。战后南京嘉奖50师命名为中正师,蒋介石赐名149团为中正团,德惠战役一再被国军赞扬,台北还有一条“德惠路”纪念。民间俗语铁打的德惠,纸糊的长春,这一顺口溜,至今还有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