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01

大明王朝初立,天下初定。洪武十五年的冬日,寒风过境,卷起无数枯黄的落叶。

远处的农田里,几个佝偻着背的老农正在收拾最后一批麦秸,为即将到来的春耕做准备。

经过数十年的战火洗礼,这片广袤的土地终于迎来了难得的安宁。

街市上的茶肆酒楼重新热闹起来,行人脸上的笑容渐多,就连路边的野狗都胖了一圈。官道上的商队往来不绝,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十五年了啊。"朱元璋坐在马背上,目光扫过路边的稻田,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当年以一支农民起义军起家的景象。



那时的他,也不过是个为了活命而四处讨饭的和尚。

如今贵为天子,锦衣玉食,却总觉得与民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陛下,前面就是应天府了。"随行的老仆马三低声提醒道。

这马三是朱元璋多年前收留的一个老兵,因为忠厚老实,便常被选作微服出巡时的陪同。

朱元璋虽已贵为天子,但依旧保持着微服私访的习惯。

他总觉得,只有亲自走入民间,才能真正了解百姓的冷暖。

这些年来,他装扮成商人、道士、农夫,走遍了大江南北,也因此发现并处理了不少地方官员的劣迹。

"近来民间可有什么新鲜事?"朱元璋问道。

"回陛下,最近金陵城外新建了一座道观,叫镇龙宫。说是有个得道高人在那里修行,能掐会算,还会给人消灾避祸。每天去上香的人络绎不绝。"

朱元璋闻言,眉头微皱。他深知民间宗教势力往往暗藏祸患,当初他能够起兵造反,不也是打着白莲教的旗号吗?

"走,去看看。"

这一日,他便来到了金陵城外新建的一座道观——镇龙宫。

青石板铺就的山路蜿蜒向上,松柏参天,翠色欲滴。

远远望去,镇龙宫金碧辉煌,飞檐翘角,颇具气势。山门两侧的石狮子神态威严,仿佛在默默守护着这座神秘的道观。

"贵客临门,小道有失远迎。"一道清脆悦耳的声音传来,只见一位身着素白道袍的女子款款走来。



她约莫二十出头,面若春花,眉目如画,举止优雅大方,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灵动气质。

"这位施主,可是来上香的?"女道长莲步轻移,来到朱元璋面前,福身一礼。

朱元璋打量着眼前的女子,心中暗自惊讶。

这镇龙宫的道姑不但年轻貌美,举止言谈更是不凡。"贫道姓马,途经此地,听闻镇龙宫新建不久,特来参拜。"

"原来是马施主。"女道长微微一笑,"小道法号清莲,是这镇龙宫的住持。马施主既然来了,不如随我进观一叙?"

朱元璋点头应允。跟随清莲步入山门,他暗中打量着四周。

02

院内香烟缭绕,处处彰显着非凡的气派。两旁的廊柱上雕刻着龙凤呈祥的图案,精美绝伦。地上铺着的青石板一尘不染,显然经常有人精心打理。

"马施主,我们镇龙宫虽然建成不久,但已吸引了不少信众前来上香。"清莲一边引路一边介绍道,"尤其是自从那青铜古鼎现世以后,香火更是日盛。"

"哦?不知这青铜古鼎有何来历?"朱元璋故作好奇地问道。



清莲转身看向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这话可就长了。不如我们先去后堂喝杯茶,慢慢说来。"

后堂陈设简单却雅致。清莲亲自沏茶,动作行云流水,颇具功底。"这是我们道观自制的茶,名唤'清心茶',最适合静心修行。"

朱元璋接过茶盏,只见碧绿的茶汤上浮着几片嫩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他轻抿一口,只觉茶香四溢,回味无穷。

"说起这青铜古鼎,"清莲坐定后缓缓开口,"据传是上古时期的宝物。相传当年,这方圆百里曾有一条恶龙作祟,百姓深受其害。后有得道高人用此鼎镇压恶龙,并在此地修建道观,以镇压龙气。"

朱元璋听着这番说辞,心中暗自思忖。

他统一天下这些年,见过不少打着宗教旗号招摇撞骗之人。这清莲虽然谈吐不凡,但这故事听来未免太过神乎其神。

"不知这鼎可否一观?"朱元璋问道。

"自然可以。"清莲起身,"请随我来。"

穿过几进院落,两人来到一座幽静的偏殿。



殿内烟雾缭绕,正中放置着一座三足青铜鼎。鼎身雕刻着繁复的龙纹,古朴沧桑,确实透着几分不凡的气息。

"马施主请看,"清莲指着鼎身的纹路,"这些龙纹都暗含玄机,每到子时,鼎中便会泛起异象。"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清莲眉头微皱:"马施主稍后,我去看看。"说完,她快步走出偏殿。

03

朱元璋趁机仔细打量这座青铜鼎。

以他的见识,一眼便看出这鼎虽然年代久远,但绝非上古之物。

正当他俯身查看鼎底时,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一声轻笑。

"陛下好奇心不小啊。"

朱元璋猛地转身,只见清莲不知何时已经返回,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更让他震惊的是,清莲竟然道破了他的身份。

"你..."朱元璋刚要开口,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