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盛夏,四川歌乐山的金刚坡碉堡内,一位老农偶然间发现了一具被手铐束缚的女尸。这个发现很快引起了中央的高度关注,专门派出调查组前来鉴定。调查组发现,女尸的指甲缝中残留着竹签,身上布满了烙铁烫伤的痕迹,显然生前曾遭受过残酷的刑讯。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尸体旁边,还留有一块刻着"吴铭"二字的木牌。这个名字,让调查组的同志们神色凝重。因为在革命历史档案中,"吴铭"正是一位失踪多年的地下党员曾用过的化名。这位烈士究竟是谁?她为何会在这里牺牲?她又经历过怎样的革命生涯?
从军阀之女到革命战士
1909年的四川广安,杨家大宅内张灯结彩,欢声笑语。这时杨森的堂兄杨元清家中添了一位千金,取名杨汉秀。杨家作为当地最显赫的军阀家族,声势浩大地操办了满月宴。
杨汉秀的身世注定不平凡。父亲杨元清身为四川军阀杨森的堂兄,掌管着广安地区的兵权。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这样的家世足以保证她锦衣玉食、无忧无虑。
可谁能想到,这位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大小姐,后来竟成了坚定的共产党员。
在当时的大家闺秀中,杨汉秀的教育可谓独树一帜。杨元清虽为军阀,但极重视教育。他不仅为女儿请来了精通琴棋书画的老师,还破例让她跟着儿子们一起学习文史哲。
1925年春天,一场意外彻底改变了杨汉秀的人生轨迹。当时16岁的她被父亲强行订下婚约,对方是广安一位军阀的公子。订婚当日,杨家大宅内张灯结彩,宾客盈门。可就在宴席即将开始时,有丫鬟慌慌张张地跑来报信:新娘不见了!
杨汉秀的房间里只留下一封信,信中写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非我所愿。"桌上还放着一把剪刀,地上散落着她引以为傲的长发。
这一举动在当时的广安城引起了轩然大波。杨元清震怒之下,立即派人四处搜寻。可谁也没想到,杨汉秀早已坐上了开往重庆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