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些家庭来说,春节期间准备一顿丰盛的菜肴可能是一项繁重的任务,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或者行动不便的人,而去社区食堂吃饭正成为许多徐汇市民新的选择。

2月1日,记者来到位于淮海中路1414号的湖南街道淮中社区食堂,看到这里已经聚集不少前来就餐的居民。尽管春节假期正进入尾声,但食堂内依旧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与节日氛围。


走进食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洁明亮的大厅和摆放整齐的餐桌椅,书架区域挂着写有“喜迎新春”的新年挂件,中间吧台位置也摆上了“恭喜发财”“平安喜乐”等春节元素的摆件,为食堂增添几分温馨的气息。


服务窗口前,市民正有序地排队挑选自己喜爱的菜品。“我们食堂春节期间都没有打烊,节日前三天都有提供午餐,而从1月31日起已经恢复了三餐的供应。”湖南街道淮中社区食堂经理孙全飞告诉记者,“春节期间的人流量虽然没有平时多,但比我们预想的要好很多,尤其是午餐时间。”


据观察,这里的菜单设计既考虑到了营养均衡,也兼顾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口味偏好。例如,今天午餐的菜品就多达28个,仅鱼类就有清蒸鳊鱼、红烧鲫鱼、清蒸鲈鱼、本帮熏鱼,同时还特别推出了几款本帮菜,如红烧肉、油面筋塞肉、酱爆猪肝、红烧大排等。这些菜品不仅色香味俱全,而且价格实惠,深受居民欢迎。

“因为我一个人住,所以从去年10月底开张以来,我经常会来这里吃饭。”家住乌中小区的孙阿婆告诉记者,社区食堂已经成为她解决一日三餐的第一选择,花甲之年的她因为独居,一个人“买汰烧”显得格外麻烦,“没想到春节期间也都营业,这几天天气降温了,还下雨,所以中饭我会多点几个菜打包回家,晚上微波炉加热就能吃。”

当然,决定人流的还包括价格因素。春节期间菜价有所涨幅,相比于自己买菜烧饭或是外出到餐馆消费,社区食堂提供的菜品价格相对亲民,同时还能保证食物的质量和口味。

“青椒土豆丝3元、农家小炒肉16元、罗宋汤8元,总共也就27元。”正在用餐的曹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就在附近工作,今天正好轮到她值班,平日里淮中社区食堂就是他们的“定点”就餐点,“春节里叫外卖选择少,运费也贵,走过来几分钟,点上几个菜,吃得既热乎又实惠。”


针对春节期间的运营,淮中社区食堂也做足了准备,确保节日期间也能维持稳定的运营和服务质量。“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让走进食堂的人们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孙全飞表示,“尤其是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当大家团聚在一起时,我们希望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吃饭的地方,更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有温度的空间。”

记者:奚亮、肖乐鑫、康家辉

视频:张旺

制图:黄珈玥

编辑:陈海笑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