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这是作弊!"我死死盯着考场上突然出现的纸条,浑身冷汗直冒。
身旁的女监考员却轻轻说道:"看看吧,这对你很重要。"
我颤抖着手指摊开字条,泪水瞬间模糊了双眼——
这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姐姐含泪离开校园的背影,听见了母亲深夜里压抑的哭声。
原来,命运给我准备的不是一道送命题,而是一个改变人生的契机……
01
一九八五年的早春,寒意未散。清晨四点半,我轻手轻脚地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月光下,母亲佝偻的身影已经在灶台边忙活。油灯昏黄的光芒映照着她布满皱纹的脸庞,那些纹路中刻满了岁月的沧桑。
"明子,喝碗稀饭再走。"母亲的声音透着疲惫,却依然温柔。灶台上,一锅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米粥正在咕嘟冒泡。
"不用了,娘,我带了馒头。"我匆匆系上已经褪色的校服扣子。蓝白相间的校服领子已经磨得发白,这是姐姐李红的旧衣服改的。"晚上我去县城补课,可能要晚点回来。"
母亲欲言又止,最终只是轻轻叹了口气,递给我一个破旧的布包,里面装着两个发硬的馒头。这是昨天剩下的,已经有些发干,但在这个家里,已经是难得的美味。从她微微颤抖的手上,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愧疚——这些馒头,一定是她偷偷留给我的,自己却只喝稀粥。
"路上小心些,天还没亮。"母亲的叮嘱声随着吱呀的门响在身后渐渐远去。
自从父亲查出肺病住院,家里的重担就落在了母亲瘦弱的肩膀上。前几天,我偷偷看见她在后院抹眼泪,原来是把家里最后几只下蛋的老母鸡卖了。那些钱勉强够给父亲买半个月的药,可是医生说,要想看好病,起码需要三个月的疗程。
这些年,为了维持生计,母亲什么活都干。白天在镇上的药厂帮人浆草药,晚上给富人家洗衣服,一天下来,手都泡得发皱,布满冻疮。可她从来不叫苦,只是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给我准备早饭,目送我上学。
四里地的山路,我已经走了整整三年。从初中到高中,这条路见证了我所有的坚持与挣扎。最难熬的是去年冬天,那是一个特别寒冷的早晨,我在上学路上听见河边传来呼救声。一个小男孩在结冰的河面上玩耍时不小心掉了进去,我二话不说就跳下去救人。虽然成功救起了小男孩,但自己却因为受凉加上体力透支,得了重感冒,继而发展成肺炎,整整住了三个月医院。
那段时间,我的成绩一落千丈,从年级前十掉到了倒数。很多同学都说我傻,为了救一个不认识的人,把自己的前程都搭进去了。但我不后悔,因为我永远记得父亲曾经教导我:"做人,首先要明是非,懂善恶。"
最让我感动的是王老师。她不仅是我的班主任,更像是我生命中的一盏明灯。记得我刚出院回到学校时,很多老师都觉得我已经跟不上进度,劝我退学重读。但王老师不这么想,她利用所有课余时间为我补课,甚至放弃了周末休息的时间。
"李明,你是个好孩子。"她总是这样鼓励我,"你救人的行为很勇敢,这比任何成绩都重要。现在,你要用同样的勇气来面对学习。我相信你一定能行!"
在王老师的帮助下,我重新找回了学习的信心。每天放学后,她都会留下来给我讲解难题,直到晚上九点多。渐渐地,我的成绩开始回升,到高三时,已经重新回到了年级前列。
但是每当我觉得生活艰难时,想起姐姐李红的遭遇,我就不敢有丝毫的抱怨。姐姐曾是全校最优秀的学生,连续三年都是年级第一,就连省城重点高中的老师都来家里做过家访,表示愿意破格录取她。可就在她即将参加中考的前一个月,父亲突发肺病,需要紧急手术。
八千块的手术费,对我们家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眼看着父亲的病情一天天恶化,姐姐含泪做出了决定——她要辍学,嫁给镇上木匠的儿子张大强。张家愿意出八千块彩礼钱,这正好够父亲的手术费。
我永远记得姐姐离开的那天,她穿着母亲特意借来的红色上衣,脸上的笑容却那么勉强。临走前,她紧紧抱住我,在我耳边说:"明子,你一定要好好读书,考上大学。姐姐不能实现的梦想,就寄托在你身上了。"
但是婚后的生活并没有给姐姐带来幸福。张大强不学无术,整天游手好闲,酗酒打人。每次姐姐来家里,我都能看见她身上大大小小的伤痕。可她从来不在我面前流露半点委屈,反而总是笑着鼓励我要好好学习。
"明子,你一定要考上大学。"记得去年寒假,姐姐顶着淤青的脸来看我,递给我一个布包,"这是我偷偷攒的钱,你拿去补课用。"
我没有接那个布包,但姐姐的话,我一直记在心里。那一刻,我暗暗发誓,一定要用功读书,改变这个家的命运。我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要帮姐姐摆脱这段痛苦的婚姻。
02
学习成了我唯一的寄托。每天四点半起床,晚上十一点才睡觉。累了就想想母亲佝偻的背影,想想姐姐脸上的伤痕,就又有了继续坚持的动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高考前的几次模拟考试中,我的成绩一直稳定在全县前十名。
但是,命运似乎总是不愿意轻易放过我们家。就在高考前一个月,父亲的病情突然恶化,需要住院治疗。这一次,母亲连最后的积蓄都拿了出来,还是不够医药费。万般无奈之下,她只好又去求了姐姐。
那天晚上,我听见母亲和姐姐在院子里的谈话。
"红儿,你也知道家里的情况,要不是实在没办法,娘也不会来求你。"母亲的声音里带着哽咽。
"娘,你别说了,我知道该怎么做。"姐姐的声音很平静,"我还能再向张家借点钱,就说是要做生意。"
"可是……你婆婆那边……"
"没事的,娘,我自有办法。你放心,我不会让爹的病耽误了明子的高考。"
那一晚,我在被窝里偷偷流泪。这个家的重担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可我又无能为力。唯一能做的,就是发奋读书,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他们的付出。
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晚上,整个村子都笼罩在一种紧张的气氛中。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我们家斑驳的土墙上。我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满脑子都是各种考题。
母亲摸黑进了我的房间,轻轻地在我床边坐下。她身上有一股淡淡的草药味,那是在药厂工作留下的气息。
"明子,睡不着吧?"她轻声问。
我嗯了一声,翻身坐起。屋外传来几声蛙鸣,夹杂着邻居家隐约的说话声。
"明天考试,娘给你煮了两个鸡蛋。"母亲的声音有些哽咽,"是隔壁王婶子家下的蛋,我跟她换的。你明天一定要吃了它,考出个好成绩,不然娘这心里……"
我紧紧抱住母亲,感受着她身上的温度。这些年,她的身子骨越发单薄了,可是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却始终是我最温暖的依靠。
"娘,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我的声音也有些哽咽。
"好,好!"母亲拍着我的背,"睡吧,明天还要早起呢。"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母亲就把我叫醒了。她把两个煮鸡蛋和几个杂粮馒头包在一个干净的手帕里,塞进我的书包。然后,她取出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白衬衫。
"这是你姐姐托人带来的。"母亲说,"她说考试要穿得整齐些,显得精神。"
我摸着那件崭新的衬衫,心里一阵酸楚。知道姐姐的处境,这件衬衫一定是她省吃俭用才买下的。
来到考场,我的心情异常紧张。第一科是语文,我强迫自己深呼吸,试图平复紧张的情绪。就在这时,监考的女老师走过我身边,一张小纸条悄然落在了我的桌角。
我的心猛地揪紧了——作弊!如果被发现,就意味着全部希望的破灭。我死死盯着那张纸条,浑身冷汗直冒。这可是高考,任何作弊行为都会被取消考试资格。可是,为什么监考老师会给我递纸条?
我的手在颤抖,大脑一片空白。母亲期盼的眼神,姐姐的叮嘱,父亲的病榻,所有的画面在脑海中急速闪过。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滑落,打湿了试卷的一角。
"别紧张,看看吧。"旁边的女监考员轻声说道,"这对你很重要。"
我深吸一口气,颤抖着手指摊开了纸条。上面工整的字迹让我瞬间红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