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电视里播放着午间新闻,李红一边给瘫痪的婆婆擦脸,一边轻声说着家常。
"嫂子,您又来了?不是说今天要休息吗?"张晓琴放下手中的菜。
"你妈昨晚睡得不好,我早上来看看。"李红露出疲惫的笑容。
"晓琴啊,"她欲言又止,"你大哥说想和你们商量个事情……"
这个普通的下午,一场关于亲情与责任的考验,悄然开始。
01
张晓琴推开家门时,电视里正在播放午间新闻。嫂子李红一边给瘫痪在床的母亲擦脸,一边轻声说着什么。
"嫂子,您怎么又来了?不是说今天要休息吗?"张晓琴连忙放下手里的菜。
"你妈昨晚睡得不太好,我早上来看看。"李红把毛巾放进盆里,脸上带着疲惫的笑容。
这样的场景,在过去五年里每天都在上演。自从母亲中风瘫痪后,主要由李红负责照顾。虽然张晓琴和两个妹妹轮流来看望,但终究比不上嫂子的细心。
"妈,我给您买了您最爱吃的糖水梨。"张晓琴坐到母亲床边,"待会我给您煮。"
母亲眨眨眼睛表示知道了。自从生病后,她就说不出话来,只能用眼神交流。
"晓琴啊,"李红欲言又止,"你大哥说想和你们商量个事情。"
"什么事?"
"小峰要结婚了,准备在市区买房。"李红说着说着,声音低了下来,"但是首付差得有点多。"
张晓琴明白了嫂子的意思。侄子小峰在市中心一家银行工作,女朋友是同事。两人谈了三年,终于决定结婚。但市区的房价一直在涨,对年轻人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负担。
"嫂子,您别着急。等大哥回来,我们好好商量。"
正说着,二妹张晓丽风风火火地冲进来:"姐,我听说小峰要结婚买房,大哥想让我们出钱?"
"你从哪听说的?"
"三妹告诉我的。"张晓丽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我可说好了,我家现在也不宽裕。孩子上补习班就花了不少钱,哪还有余钱帮别人?"
李红的脸色有些难看,但还是温和地说:"晓丽,你别误会。你大哥就是想问问,能帮就帮,不能帮也没关系。"
"嫂子,您别怪我说话直。"张晓丽翘起二郎腿,"我知道您照顾我妈很辛苦,我们心里都感激。但小峰买房是你们家的事,凭什么要我们出钱?"
"晓丽!"张晓琴呵斥道,"你说话能不能别这么难听?"
"我说得有错吗?"张晓丽撇撇嘴,"姐,你别总是心软。大哥家的条件明明比我们强,现在倒打算让我们三个妹妹分担?合适吗?"
李红默默起身,走到厨房开始准备午饭。张晓琴看着嫂子微微发抖的肩膀,心里一阵难受。
"你就不能体谅体谅大哥家?"张晓琴压低声音,"这些年要不是嫂子照顾妈,你以为我们能这么轻松?"
"那是她自愿的,又不是我们强迫。"张晓丽不以为然,"再说了,她照顾妈是应该的,毕竟是她婆婆。"
张晓琴看了看躺在床上的母亲,发现她的眼睛里噙着泪水。显然,母亲听到了她们的对话。
"你先回去吧。"张晓琴叹了口气,"等大哥回来,我们再好好商量。"
张晓丽走后,李红端着一碗粥走过来。她轻轻扶起婆婆,一勺一勺地喂她喝粥。这个画面让张晓琴想起这些年来,每当自己工作忙得脱不开身时,都是嫂子在默默付出。
02
周末,大家聚在母亲家里开家庭会议。大哥张建国坐在沙发的一端,脸色凝重。三个妹妹分别坐在对面,气氛有些尴尬。
"事情是这样的,"张建国清了清嗓子,"小峰买的房子首付要六十万,我们家能凑四十万,还差二十万。所以想问问你们能不能帮衬一下。"
"大哥,您说这话就见外了。"三妹张晓华第一个表态,"我能出三万。"
张晓琴也点点头:"我也出三万吧。"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二妹张晓丽身上。她低着头玩手机,假装没看见。
"晓丽,你什么意思?"大哥的声音有些发冷。
"大哥,您别误会。"张晓丽抬起头,"我不是不想帮,是真的拿不出来。你也知道,我家孩子正上补习班,一个月就要好几千。"
"所以你的意思是,我们几个出钱,你就在旁边看热闹?"张建国忍不住提高了声音。
"我凭什么要出钱?"张晓丽也激动起来,"当初我结婚买房的时候,怎么没见您们帮忙?现在倒说起一家亲来了?"
"你!"张建国站起来,指着张晓丽,"你知不知道这些年你嫂子是怎么照顾咱妈的?换尿布、喂饭、翻身,哪一样不是她做的?你们几个一年到头来看几次?现在我们家有困难,你就这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