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7月的一个清晨,澳门关闸边境线上,两名中国边防战士正在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突然,一阵炮火划破寂静的黎明,将升旗台炸得支离破碎。两名战士当场牺牲,鲜血染红了那面未及升起的国旗。这一幕,成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最令人愤怒的耻辱之一。当时的澳门,仍在葡萄牙的统治之下。这片本属于中国的土地上,却上演着如此触目惊心的一幕。为什么葡萄牙人敢在中国的边境如此肆无忌惮?在这次事件中,毛主席为何会做出"坚决消灭一切来犯之敌"的重要指示?而这场震惊中外的关闸事件,又是如何最终化解的?



一、事件起因



1952年7月25日的澳门关闸,天气闷热异常。这天上午九点,葡萄牙巡逻兵在例行巡逻时,突然将设置在双方警戒线之间的"木马"障碍物向中方一侧推进了半米。这个看似简单的举动,实则暗藏玄机。"木马"障碍物是1949年中葡双方共同确定的边界标识物,任何一方擅自移动都意味着对边界主权的挑战。

中方哨兵发现异常后,立即用手势示意葡方将"木马"移回原处。然而,葡方不仅置之不理,反而又调来了三名武装士兵。这三名士兵带着挑衅的态度,直接跨过了警戒线。中方哨兵赵学登按照"不主动挑事,但也不怕事"的原则,再次发出警告。



就在这时,葡方士兵中的一名下士拔出了佩枪,其他两名士兵也端起了步枪。面对这一突发情况,赵学登立即做出战斗准备。双方在警戒线上对峙了将近十分钟。当时驻守在关闸的中方官兵立即向上级报告了这一情况。



然而,事态并未就此平息。中午时分,葡方又调来了一个班的士兵,在关闸附近架设了两挺机枪,枪口直指中方阵地。这种公然的军事挑衅行为,在新中国成立后还是首次发生。

下午两点,情况进一步恶化。葡方士兵开始向中方阵地投掷石块,并用葡萄牙语辱骂中方官兵。一块石头击中了正在执勤的中方战士李明的头部,造成轻微受伤。但根据上级命令,中方官兵仍然保持了极大的克制。



到了傍晚时分,葡方又增派了一个排的兵力,并在关闸附近布置了迫击炮阵地。这种军事部署的意图非常明显——他们是在为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做准备。中方指挥官立即下令,加强了关闸附近的防御工事,并调来了一个排的预备队。



当天晚上,葡方士兵开始不断用探照灯照射中方阵地,企图造成心理压力。但中方官兵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严格执行"不轻举妄动,但也决不示弱"的命令。整个夜晚,双方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这种紧张局势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在25日这一天,葡方的种种挑衅行为表明,这绝不是一次简单的边境摩擦,而是一场有预谋的军事挑衅。从调动兵力的规模和武器部署的情况来看,葡方显然早有准备。而这,仅仅是这场震惊中外的关闸事件的开端。



二、冲突升级



7月26日清晨5点30分,当第一缕阳光还未照亮澳门关闸时,中方战士刑起和苏光照按照惯例,准备在哨所旗杆上升起五星红旗。就在这庄严的时刻,葡方阵地突然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炮声。三发炮弹呼啸着击中了升旗台,将整个旗杆炸断。两名战士在这突如其来的袭击中当场牺牲。

这次公然的武装袭击,立即引发了更大规模的军事对抗。上午8点,葡方调来了一个连的兵力,在关闸一带布置了多个火力点。不仅如此,他们还在边境线上设置了铁丝网,并在铁丝网后架设了多挺重机枪。



消息传到北京后,中央军委立即作出反应。毛主席当即下达指示:"坚决消灭一切来犯之敌!"根据这一指示,驻守在关闸附近的中国边防部队随即展开了反击行动。上午10点,中方炮兵对葡军的火力点进行了精准还击,摧毁了对方两个机枪阵地。



事态的升级迅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英国驻香港总督葛量洪立即联络了美国驻港领事,召开了紧急会议。他们认为这起事件可能影响到整个远东地区的局势。当天下午,英美两国驻华外交官分别向中国外交部提出交涉,要求中方"保持克制"。

然而,葡方似乎并未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26日下午3点,他们又调来了一批武器装备,包括多门迫击炮和重型机枪。与此同时,几艘葡萄牙海军的巡逻艇也在澳门外海集结,对中方形成海上威慑。



面对这种局势,中央军委作出决定:在关闸地区部署更多的军事力量。当晚,一个加强营的部队秘密进入关闸地区,在战略要地布置了多个火力点。同时,广东军区也调集了预备队,随时准备增援。



27日凌晨,事态出现新的变化。英国驻香港总督府突然宣布,将派遣军舰前往澳门外海"维持秩序"。这一举动显然是要对中方施加压力。但中央军委立即做出回应,命令广东军区海防部队提高警戒级别,并在珠江口布置了岸防炮兵。

当天上午,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称"密切关注澳门局势",并呼吁各方"保持冷静"。这种表态实际上是在为葡萄牙撑腰。但此时的新中国已不是任人欺凌的旧中国。下午2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严正指出:"任何外国势力都无权干涉中国的内政。"



到27日傍晚,关闸地区的军事对峙已经持续了整整两天。双方的军事部署不断加强,但都没有发动大规模进攻。这种高度紧张的局势,使得整个澳门地区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下。当地的华人纷纷储备粮食,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战事。



这场军事对峙最终演变成一场完整的外交较量,不仅涉及中国和葡萄牙两国,更牵涉到了整个西方阵营。而接下来的事态发展,将进一步考验新中国的外交智慧和军事决心。

三、隐藏的政治博弈



在关闸事件持续升级的背后,一场错综复杂的政治博弈正在多方之间展开。1952年7月28日,周恩来总理在政治局会议上明确指出,澳门问题不能仅从军事角度考虑,更要从新中国的整体战略布局出发。



当时的国际形势十分特殊。朝鲜战争仍在进行,中国需要一个稳定的南方局势。澳门作为一个重要的对外贸易窗口,每年为新中国带来大量急需的外汇和物资。根据海关统计,1951年经澳门进口的战略物资达到3.2亿美元,这些物资对于正处于美国经济封锁下的新中国而言极其重要。

葡萄牙方面的态度也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葡萄牙驻香港总领事费雷拉在7月29日向其外交部发出密电,建议重新审视对华政策。这份密电透露,葡萄牙政府认识到,如果与新中国发生全面冲突,可能会失去在远东的最后据点。



与此同时,澳门总督阿伯图·卡瓦略收到了来自里斯本的新指示。葡萄牙政府要求他在维持主权的同时,也要避免与中国发生直接军事冲突。这种态度的转变,反映出葡萄牙对形势的新判断。



在这场博弈中,美国扮演了一个特殊的角色。美国驻香港领事馆于7月30日向国务院发送的电报显示,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测试新中国对外政策底线的机会。美方建议葡萄牙在军事上保持强硬,同时在外交上寻求谈判空间。

然而,美国的如意算盘并未得逞。中国外交部在8月1日的一份内部文件中指出,必须警惕某些国家企图利用澳门问题来干扰新中国的建设大局。为此,中方采取了更为灵活的策略,在军事上保持威慑,在外交上寻求突破。

澳门华人社会在这场博弈中的立场也十分微妙。以何贤为代表的澳门工商界,一方面支持祖国的正当要求,另一方面也担心军事冲突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据统计,当时约有15万澳门居民的生计直接依赖于中葡贸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