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0月,周总理与缅甸总理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缅甸联邦边界条约》。

条约最重要的便是1909平方公里的边境归属问题,而最终周总理与缅甸达成一致,对方拿走了其中的百分之82,剩下的百分之18归我国所有。

这样的结果让很多人无法接受:“总理,为什么要把这些地方让给他们?”

面对这样的问题,周总理摇了摇头:“这样的结果,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大赚了。”



争议领土为何大面积归缅甸所有?而周总理又为何认为这样的结果并不算亏呢?

中缅领土争议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国人民本以为能过上好日子,但却没想到国民党在蒋介石的领导下,将整个中国弄成了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虽然1949年10月,毛主席站在天安门上宣布新中国的成立以后,中国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好转。



但晚清和民国留下来的大量问题,却依然让领导人们头痛,其中中缅边境线上的一块领土就存在很大的争议。

这块争议领土大约有1909平方公里,可以分为南段、中段、北段三个部分。

我国当时面临着无数挑战,所以没有第一时间准备解决这块领土争端问题。但是另一边的缅甸,从新中国刚成立以后,对这块争议领土的态度就比较激烈。



所以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之后,时任缅甸政府总理的吴努第一时间来到中国,与我方代表进行交流。

双方虽然明面上是讨论彼此间和平共处的条例,实际上主要还是在讨论这块争议领土的归属问题。

双方首先确定了和平解决领土争议的共识,接着在两国间的合作上也达成了一致,可紧接着一场意外,让问题的导向发生了改变。



1955年11月20日,在吴努访华一年之后,一支缅甸部队在1941年线附近推进。这支部队的哨兵,恰巧与我方的哨兵部队遭遇。

双方第一时间没有弄清楚对方的身份,同时又发现双方都是荷枪实弹的部队,于是一场由误会造成的冲突就此爆发。

这次事件虽然起源于一次误会,但在西方媒体的大肆抹黑之下,中缅边境问题开始紧张了起来。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方保持了和平解决问题的态势,并率先与缅甸政府进行联络,保证我方在问题解决之前不会越过实际控制线,同时也希望缅甸政府也能做到这一点。

缅甸政府也同意了这一点,但缅甸政府认为是中国部队留在了争议领土,所以希望中国部队可以在1941年线附近后撤一定的距离。

中缅双方政府对待黄果园事件的态度,让边境问题缓和了下来。

但紧接着,美国政府开始在舆论上做文章,一篇关于中国军队占领缅甸领土的虚假报道刊登在了缅甸的报纸上,让缅甸民众开始游街抗议。



这篇报道不仅导致边境问题再一次陷入囫囵,更是让刚刚在朝鲜战场上获胜的中国,被美国人指责想像日本一样在东南亚搞霸权。

缅甸政府看态势紧张了起来,赶忙就这条报道进行辟谣,并对刊登该报道的报纸进行了处罚,这才稳住了国内的局势。

但是这一次次的变动让周总理确定,如果不尽快解决中缅边境问题,西方还会使出更令人不齿的手段。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周总理决定予以让步,将争议领土中百分之82的土地划分给了缅甸,并在1961年1月与缅甸执政者奈温将军签订了相关条约。

面对这样的结果,很多民众都并不认可,因为这块争议领土,从历史上来讲至少大半都应当归属中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