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林姐,我真的只差这二十万了,半年,最多半年我保证还你,还有利息!"表哥王明握着我的手,眼神里满是恳求。
我叹了口气,看着银行卡里的数字,那是我五年的心血。
"这可是我的全部积蓄,你真的会按时还吗?"我忍不住又问了一遍。
表哥拍着胸脯保证:"我发誓,绝对不会让你失望!"谁知道,这句话之后,他就像人间蒸发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每当我想起那天的场景,心里就像被刀割一样疼。
我叫林小雨,今年三十二岁,在市中心一家会计事务所上班。
日子过得不算富裕,但也还算安稳。
那二十万是我这些年省吃俭用存下来的,原本打算今年给城郊的父母翻修老房子,他们那房子已经漏雨好几年了。
王明是我姑姑的儿子,比我大三岁。
从小我们家关系就不错,虽然长大后联系少了,但逢年过节也会碰面。
他一直给人印象挺精明的,在外面做装修生意,听说收入还可以。
那是去年冬天的一个周末,王明突然打电话说要见我,语气急切。
我们约在我家附近的咖啡馆见面。
"小雨,我遇到一个绝佳的商业机会。"
王明搅动着面前的咖啡,神情激动,"有一批高端装修材料,进价特别低,但需要一笔启动资金。"
我对生意上的事情向来不懂,只是随口问了几句。
"如果这批生意做成,至少能赚一倍。"
王明眼睛发亮,"我手头资金有限,差二十万,我找了几个朋友都不凑手,就想到你了。"
我心里有些犹豫,二十万对我来说可不是小数目。
"小雨,你知道我这人做事靠谱。"
他看出我的迟疑,"半年,最多半年我把钱还你,还会给你分红。"
或许是被他的热情感染,又或许是多年的亲情信任,最终我答应了。
第二天,我就把钱转给了他。
"收到了,小雨,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收到钱后,王明发来信息,我心里总算踏实了一些。
然而,好景不长。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我偶尔会问他生意情况,他都说进展顺利,让我别担心。
但到了约定还款前一周,我再联系他时,电话却无人接听了。
起初,我以为他可能太忙或者手机没电。
但接连几天都联系不上,我开始慌了。
我给他发微信,显示已读不回;
发短信,石沉大海;
甚至跑到他之前提过的公司地址,却发现那里早已人去楼空。
"小雨,你被骗了吧。"
我妈在电话里心疼地说,"你表哥这些年总是神神秘秘的,听说欠了不少钱。
你爸一直说不要轻易借钱给亲戚,这下可好……"
我心如刀绞。
那可是二十万啊,我省吃俭用五年的积蓄。
更让我难过的是,我一直相信表哥,相信我们之间的亲情。
周末回家,亲戚们知道这事后议论纷纷。
"早就看出王明不靠谱,这些年装模作样的,谁知道是不是真做生意。"
二叔喝着茶,一脸的不屑。
"他妈也联系不上他,听说之前借了好多人的钱。"三婶添油加醋地说。
姑姑坐在角落里不吭声,眼睛红红的。我知道她心里也不好受。
"小雨,依我看,你得报警。"
大伯放下茶杯,认真地说,"二十万不是小数目,再不行动,钱可就真没了。"
"是啊,这么多钱,别因为是亲戚就心软。"二婶也附和道。
我陷入了两难。
报警意味着彻底撕破脸,可能永远失去这个表哥;
不报警,这笔钱恐怕就要打水漂了。
回到家,我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第二天一早,我找到王明的前女友田小燕。
分手后,他们依然保持着联系。
"我真的不知道他去哪了。"
田小燕显得很焦虑,"上个月他找我借钱,说做生意遇到困难,我没借给他。
之后他就再也没联系过我了。"
看着田小燕惊讶的表情,我意识到,可能不只我一个人被骗了。
"他最近是不是总提一个叫周强的朋友?"田小燕突然问。
我回忆了一下,确实有这么个人,王明曾说这批材料就是通过周强拿到的特别渠道。
"那个周强很可疑,我见过一次,感觉不像正经商人。"
田小燕皱着眉头说,"我劝过王明别和他来往,他不听。"
这个线索让我看到了一丝希望。
我花了一周时间,终于在社交媒体上找到了周强的账号。
他最近的动态显示人在南方一个沿海城市。
或许王明也在那里?我心里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亲自去找他。
"你疯了吗?为了二十万跑那么远?"
我妈在电话里激动地说,"万一遇到危险怎么办?还是报警吧!"
我犹豫了。
报警是最稳妥的办法,但直觉告诉我,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
最终,我决定先尝试最后一次联系。
我给王明发了一条信息:"表哥,我知道你可能遇到了困难,但请你联系我,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
如果再联系不上你,我只能报警了。"
出乎意料的是,当晚我收到了回复:"对不起,小雨。
我现在情况复杂,不方便解释。
请再给我一点时间,我一定会还钱的。"
这条信息让我稍微安心,至少知道他还活着,没有失踪。
但我依然决定去那个城市看看,至少要弄清楚他到底遇到了什么麻烦。
请假、订机票、预订酒店,一切准备就绪。
就在我即将出发前一天,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电话。
"是林小雨吗?"对方是个男声,低沉严肃。
"我是,您是哪位?"我警惕地问。
"我是市公安局的李警官,有些事情需要向你了解。"
他顿了顿,"是关于王明的。"
我心猛地一沉。
难道出事了?
见面后,李警官告诉我,王明卷入了一起经济诈骗案。
那个所谓的合作伙伴周强是个惯犯,专门以低价批发建材为诱饵,骗取他人钱财。
"王明可能既是受害者,也是共犯。"
李警官说,"我们正在调查中,希望你能提供一些线索。"
我把知道的情况都告诉了警方,包括王明最近的联系方式和可能的去向。
李警官建议我暂时不要轻举妄动,如果王明联系我,立即通知警方。
这场意外的会面打乱了我的计划。
我取消了行程,开始配合警方调查。
一方面,我担心表哥的安全;
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尽快追回我的血汗钱。
日子一天天过去,案件似乎毫无进展。
我的心情跌至谷底,开始认真考虑父母的建议——放弃这笔钱,当作给自己的一次教训。
"钱没了可以再赚,别想太多。"
爸爸在电话里安慰我,"我和你妈商量了,房子的事先缓一缓,不急着翻修。"
听到这话,我鼻子一酸。
父母的房子年久失修,每到雨季就漏水,他们却一直舍不得花钱。
这本该是我尽的一点孝心,现在却因为我的轻信泡了汤。
转眼间,春节将至。
亲戚们又聚在一起,王明的事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真没想到王明会做出这种事,太让人失望了。"大伯摇着头说。
"小雨报警了吗?现在追回钱的可能性不大了吧。"二婶问道。
我只是笑笑,没有多说。
这两个多月来,我已经厌倦了解释和倾诉。
警方的调查陷入僵局,而我,也学会了接受这个现实。
春节过后,我开始计划贷款给父母修房子。
虽然这意味着未来几年我要更加紧衣缩食,但看到父母开心的样子,一切都值得。
就在我以为这件事将成为过去,生活即将回归正轨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一个周五的晚上,我刚加完班回到家,正准备订外卖,手机突然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信息:
"小雨,我是王明,我知道你恨我,但请给我一次解释的机会。"
我盯着手机屏幕,心情复杂。
是愤怒?
失望?
还是一丝希望?
我不知道。
犹豫再三,我还是回复了:"你在哪?"
"我不方便露面,但我找了帮手。
她明天会去找你,带着我的解释和…欠你的钱。
请相信我,小雨,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
我不知道该不该相信他。
报警?
等待?
思来想去,我决定先看看明天会发生什么。
第二天一早,我就紧张地等待着。
上午过去了,下午过去了,没有任何人来访。
又是一场空欢喜吗?
我苦笑着摇摇头,开始准备晚饭。
就在这时,门铃响了。
我透过猫眼望去,门外站着一个陌生女子,二十出头的样子,身边放着一个大行李箱。
她一只手拿着手机,像是在确认地址,另一只手紧张地摆弄着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