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银行业内有句话:柜台美女越多,业绩越好。这种说法看似表面的性别歧视,实则揭示了金融行业不为人知的潜规则。许多银行喜欢在前台配置年轻漂亮的女性,以此吸引客户,提升业绩。但是,有些人却将这种"商业策略"演变成了权力滥用的工具。



我叫林小雨,今年28岁,是一名普通的银行客户经理。三天前,我站在了长安区法院的证人席上,看着曾经风光无限的董事长兼行长吴志刚被押上被告席。他穿着监狱服,脸色灰白,那副曾让我们敬畏的威严荡然无存。

"被告吴志刚,你被控职务侵占、滥用职权、强制猥亵等多项罪名,你有什么要辩解的吗?"法官严肃地问道。

吴志刚抬起头,目光在法庭上扫视一圈,最后停在了我身上。那一刻,我感到一阵寒意袭来。他的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笑容:"我只是按照市场规则办事,选美女做业务,有错吗?"

法庭上一片哗然。这简单的一句话背后,隐藏着他对银行32位女员工长达五年的精心"豢养"计划。

而更让人震惊的是,这32位女员工中,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曾经都是心甘情愿地追随他,甚至为他赴汤蹈火。

"证人林小雨,请详细描述你所知道的关于被告吴志刚的'青苹果计划'。"法官的声音将我拉回现实。

我深吸一口气,回想起四年前刚入职兴宏银行时的情景。那时的吴志刚在我眼中,是成功与魅力的化身,而我,只是他精心挑选的32颗"青苹果"之一。

"一切要从四年前说起,"我开口道,"那时候吴行长刚接手经营不善的兴宏银行,他推出了所谓的'青苹果计划'..."

2021年春天,刚毕业的我通过校园招聘进入了兴宏银行。这家地方性中小银行当时刚被吴志刚接手,业绩一般,知名度不高。

面试那天,我穿着朴素的职业套装,化了淡妆,做好了回答专业问题的准备。但让我意外的是,整个面试过程中,吴志刚几乎没问任何专业问题,而是聊了很多生活习惯、家庭背景等私人问题。

"你皮肤很好,平时怎么保养的?"这是他问的第一个问题。

结束时,他亲自送我出门,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我很欣赏你这样的女孩,有教养,有气质,我相信你会成为兴宏银行的一颗闪亮明珠。"

入职后我才发现,同期招聘的几十名员工中,女性占了绝大多数,而且清一色都是肤白貌美、身材高挑的年轻女孩。男员工寥寥无几,大多安排在后台或IT部门。

"这是我们行长的'青苹果计划',"人力资源部的王经理对我们新人解释,"吴行长认为年轻漂亮的女孩更容易赢得客户好感,提升业绩。"

起初,我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毕竟在银行业,前台确实偏爱年轻女性,这似乎是行业潜规则。而且吴志刚确实有过人之处——他接手兴宏银行不到半年,各项业绩就有了显著提升。

吴志刚对我们这些"青苹果"格外关照。他亲自带队培训,手把手教我们如何揽客、如何营销金融产品。工作上的事,他从不避讳深夜给我们打电话或发信息。

"小雨,今天那个王总谈得怎么样了?需要我出面帮忙吗?"

"下周的业绩评比,你一定要拿第一,我对你寄予厚望。"

慢慢地,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依赖他的指导和认可。每当完成一笔大单,受到他的赞赏,我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两个月后,吴志刚开始实施"一对一辅导计划"。每周选一名表现突出的"青苹果"共进晚餐,分享经验。很快,我也获得了这个"殊荣"。

那天晚上,他带我去了城里最高档的法式餐厅。烛光下,他不再是严肃的银行行长,而是一个风趣幽默的长者。他谈论艺术、文学,展示出与银行业务完全不同的一面。

"小雨,你知道我为什么特别欣赏你吗?"他轻抿红酒,目光灼灼地看着我。

我微笑摇头。

"因为你不仅美丽,还有内涵。美丽易逝,而内涵却能历久弥新。"他停顿了一下,"我想邀请你加入'核心青苹果小组',这是由银行最优秀的几位女性组成的团队,直接向我汇报,负责最重要的客户和项目。"

我受宠若惊,连连道谢。那一刻,我感到自己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认可。

晚餐后,他开车送我回家。路上,他突然问道:"小雨,你相信我能把兴宏银行打造成全市最好的银行吗?"

"相信,"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在您的领导下,一定能实现。"

他满意地笑了:"那么,你愿意全力支持我,追随我吗?不管遇到什么困难?"

"当然。"我答道,那时的我,对即将步入的深渊一无所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