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林秀芝,你疯了吗?花四十万买那块'凶宅'地?”邻居王婶抓住林秀芝的手臂。

“我不信那些邪,我只信自己的判断。”林秀芝抽回手臂,眼神坚定。

“你会后悔的!”王婶摇着头走开。

林秀芝望向远处的那片荒地,嘴角扬起一丝微笑。她不知道,这个决定会在十八年后,让她的人生彻底改变...



01

1992年的上海,已经有了变化的气息。

街上的自行车少了,摩托车多了。小商店的卷帘门上贴着花花绿绿的广告,人们的衣服也变得五颜六色。但对林秀芝来说,这些变化都与她无关。

她的日子还是那么艰难。

清晨五点,天还没亮,林秀芝就起床了。她先给躺在床上的丈夫陈国强翻个身,擦擦脸,喂点稀粥,然后匆匆赶去菜场摆摊。

陈国强是三年前从工地上摔下来的,从那以后就瘫在了床上。工厂给了点赔偿金,但很快就花完了。

“妈,我上学要交书费。”小婷站在门口,手里捏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

林秀芝叹了口气,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皱巴巴的钱。“这是昨天卖菜剩下的,你先拿去用。”

小婷点点头,默默地收起钱,转身走了。

林秀芝看着女儿瘦小的背影,心里一阵刺痛。小婷才十二岁,已经懂事得让人心疼。自从丈夫瘫痪后,家里的担子全压在她一个人身上,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菜场里,林秀芝的摊位在最角落。她卖的是一些自己从郊区拉来的蔬菜,价格比别人的便宜一点。

“秀芝,你家那个还是老样子吧?”卖豆腐的李大姐问道。

林秀芝点点头,不想多说。每天都有人这样问,她已经习惯了,但不代表不难受。

“唉,你这日子啊...”李大姐摇摇头,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白。

林秀芝低头整理她的菜,装作没听见。

回家的路上,林秀芝走得很慢。脚疼,腰也疼,但这些都不是最疼的。最疼的是心里那个地方,怎么揉都揉不开。

家里,陈国强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听到林秀芝进门的声音,他的眼睛转向门口。

“今天卖得怎么样?”陈国强问,声音有些嘶哑。

“还行,卖完了。”林秀芝放下菜篮子,走到水龙头前洗手。她没说实话,其实今天又剩了不少菜,贱卖给了收摊的人。

陈国强看着妻子忙碌的背影,眼睛里闪过一丝痛苦。“对不起...”他低声说。

林秀芝没回头,只是说:“吃饭了。”她不想听这些,每次听到丈夫道歉,她就忍不住想哭。

晚饭很简单,白米饭配咸菜。小婷低头扒饭,一声不吭。

“小婷,学校怎么样?”林秀芝问。

“还行。”小婷抬起头,眼睛里有点倔强,“老师说我数学考得不错。”

林秀芝笑了:“那很好啊,妈妈希望你好好学习,以后考个好大学。”

“妈,我想辍学帮你。”小婷突然说。

林秀芝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不行!学还是要上的!”

陈国强从房里喊:“小婷,听你妈的,好好上学。”

小婷不说话了,低头继续吃饭。

这天晚上,林秀芝躺在床上,睡不着。窗外,月光照进来,在地上画出一个方形。她想着家里的窘境,想着小婷的未来,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02

第二天一早,林秀芝像往常一样去菜场摆摊。

她刚把菜摆好,就听见旁边几个卖肉的大爷在聊天。

“你听说了吗?浦东那边有块地,要卖了,才四十万。”

“哪块地啊?”

“就是那个据说闹鬼的地方,以前是乱葬岗,后来盖了房子,死了人,没人敢住。”

“那地方我知道,位置挺好的,要不是那些传言,少说也得卖一百多万。”

林秀芝竖起耳朵,仔细听着。



“有人敢买吗?”

“听说有开发商想买,但还在考虑,怕那些传言影响销售。”

林秀芝心里一动。浦东正在开发,那边的地肯定会升值。四十万...虽然对她来说是天文数字,但如果能想办法凑齐...

回家的路上,林秀芝满脑子都是那块地的事。她绕了远路,特意去看了那块地。

地方确实不小,周围还没怎么开发,显得有些荒凉。但林秀芝看得出来,这个位置很好,离规划中的主干道不远。

“凶宅”传言究竟是真是假,她不知道,也不在乎。她只知道,这可能是改变她和家人命运的机会。

晚上,她把想法告诉了陈国强。

“你疯了吧?我们哪来那么多钱?”陈国强一听就急了。

“咱家有十万存款,房子卖了能值十五万,再找亲戚朋友借一借...”林秀芝已经计算过了。

“卖房子?那我们住哪?还有小婷上学...”

“可以租房子住,省一点,还是能过的。”

陈国强盯着林秀芝看了好一会儿:“你是认真的?”

林秀芝点点头:“我觉得这是个机会。浦东在大力开发,过几年,地价肯定会涨。”

“万一不涨呢?万一那些传言是真的,没人敢买那块地呢?”

“那我们就当是赌一把。”林秀芝的眼睛亮了起来,“总比这样一眼望到头的日子强。”

陈国强沉默了。他知道妻子的性格,认定的事很难改变。而且这些年,因为他的伤残,家里的担子全压在她身上,他没有理由再阻止她了。

“你决定吧,我支持你。”最后,陈国强说。

第二天,林秀芝开始行动。她先去银行取出了全部存款,然后托人打听那块地的具体情况。

她得知,地主是个老头,因为那些不好的传言,一直没能卖出去,急着用钱,才降到四十万。

林秀芝去见了那个老头。

“小姑娘,你真要买啊?那地方有传言的...”老头看着林秀芝,有些犹豫。

“我不信那些。”林秀芝直截了当地说,“您能不能再便宜点?我手里的钱不太够。”

老头想了想:“40万,一分不能再少了。”

林秀芝心里一喜,但表面上没显露:“成交。不过我需要一周时间凑钱。”

老头点点头:“好,一言为定。”

接下来的日子,林秀芝像打了鸡血一样,四处奔波。她先是找了几个亲戚,但一听说是要买“凶宅”地,都摇头拒绝了。

“秀芝,你这不是找死吗?那地方闹鬼,买了会倒霉的!”大姐这样说。

“你还不如拿钱给国强看病,或者给小婷存学费。”二姐也劝她。

林秀芝不为所动,继续找其他可能借钱给她的人。

最后,她找到了以前工厂的老王头。老王头是个直性子,听了林秀芝的想法后,竟然答应借给她五万。

“我看你是个有主意的,敢想敢干。”老王头说,“不过我可说好了,三年后还我六万,利息不低。”

林秀芝连连点头:“一定按时还您,谢谢王叔!”

有了这五万,再加上卖房子的钱和存款,她终于凑够了40万。



卖房子是最难的决定。那是她和陈国强结婚时买的小房子,虽然简陋,但住了十几年,有很多回忆。

“真的要卖吗?”在律师事务所签字的那一刻,林秀芝还是有些犹豫。

“签吧。”陈国强在一旁说,“既然决定了,就不要回头。”

房子卖了十五万,比她预期的要少一点,但也足够了。

就这样,林秀芝用毕生积蓄加上借来的钱,用了40万买下了那块所谓的“凶宅”地。

交易完成的那一天,她拿着厚厚的合同和地契,站在那块地上,心里既兴奋又忐忑。

“但愿这个决定是对的。”她低声自语。

03

买下地之后,林秀芝一家搬进了一个小出租屋。房子很小,陈国强的轮椅在里面转动都困难。

“对不起,让你们跟着受罪。”林秀芝对丈夫和女儿说。

“没事,妈妈,这里挺好的。”小婷安慰母亲,虽然她的眼睛里藏着失落。

陈国强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看着窗外。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会更难。

果然,困难一个接一个地来。

首先是房租,虽然他们找的是最便宜的地方,但每个月还是要支出不少。然后是陈国强的医药费,这部分一点都不能省。最后是小婷的学费和生活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林秀芝不得不更加拼命地工作。除了早上卖菜,她又找了一份下午在餐馆洗碗的工作。

每天晚上回家,她都累得直不起腰。但她从不在家人面前抱怨,总是挂着笑容,说工作很轻松。

邻居们知道她买地的事后,纷纷背后议论。

“听说她买了块'凶宅'地,真是脑子进水了。”

“四十万啊,够她家吃几辈子了。现在倒好,连房子都没了。”

这些话传到林秀芝耳朵里,她只是笑笑,不放在心上。

一年过去了,林秀芝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她从不后悔自己的决定。

浦东的开发比她想象的还要快。她买的那块地周围,已经有了新的建筑。地价也在悄悄上涨。

“秀芝,我听说你那块地现在值六十万了?”卖豆腐的李大姐问道。

林秀芝点点头:“好像是。有人来问过我要不要卖。”

“那你卖不卖?赚二十万,不少了。”

林秀芝摇摇头:“不卖,还要再等等。”

李大姐不解地看着她:“你这人真怪,明明可以轻松赚钱,非要吃这个苦。”

林秀芝笑而不答。她知道自己在等什么。

两年后,陈国强的病情突然恶化。医生说需要做手术,费用至少三万。

林秀芝慌了。这段时间她已经花光了所有积蓄,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

“要不...卖地吧。”陈国强躺在病床上,虚弱地说。

林秀芝握着丈夫的手,沉默了好久。她知道,如果卖地,现在至少能卖八十万,不仅够丈夫做手术,还能改善全家的生活条件。

但她不想卖。

“我再想想办法。”最后,她说。

她找到了老王头,又借了三万,承诺一年后还他四万。

手术很成功,但陈国强的身体还是每况愈下。他开始长时间发呆,有时甚至认不出林秀芝和小婷。

小婷已经十五岁了,正是爱美的年纪,但她比同龄人成熟得多。看到母亲为了家里操劳,她主动提出周末去帮忙卖菜。

“妈,你休息一天吧,我来。”小婷说。

林秀芝看着女儿,心疼又骄傲:“不用,你好好学习就是对妈妈最大的帮助。”

小婷不听,硬是跟着林秀芝去了菜场。她学着母亲的样子,吆喝、称重、找钱,很快就上手了。

“小婷真乖,像你妈妈。”顾客们都夸。

林秀芝在一旁看着,眼睛湿润了。她暗暗发誓,一定要给女儿一个好未来。

这一年,浦东的开发进入了快车道。林秀芝的地已经被周围的建筑包围,显得格外突兀。



一个开发商找到了她,想以一百二十万的价格收购那块地。

“林女士,您考虑一下吧。这个价格已经很公道了。”开发商说。

林秀芝再次拒绝了:“不好意思,我暂时不想卖。”

开发商离开后,小婷问她:“妈,为什么不卖?一百多万啊。”

林秀芝摸摸女儿的头:“因为妈妈相信,它会值更多。”

小婷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四年过去了,陈国强的病情继续恶化。医生说,他可能撑不了多久了。

林秀芝每天都守在丈夫身边,小声地给他讲外面的变化。

“国强,浦东现在漂亮极了,高楼大厦,马路宽敞。我们那块地周围都建起了商场,听说还要建地铁。”

陈国强只是看着她,眼睛里有时会闪过一丝光亮,似乎在说:你的选择是对的。

1999年初,陈国强走了,走得很安详。

林秀芝没有太多的眼泪,只是默默地料理了后事。她知道,丈夫这些年受了太多苦,离开也许是种解脱。

葬礼很简单,来的人不多。林秀芝穿着朴素的白衣,站在丈夫的遗像前,心里说:国强,你放心走吧,我和小婷会好好的。

小婷站在母亲身边,悄悄地抹眼泪。她已经上高中了,是班里的优等生。

丈夫走后,林秀芝的生活更加艰难。除了要照顾女儿,还有丈夫留下的债务需要偿还。

但她从不叫苦。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干完一天的活,回家做饭,辅导女儿功课,然后缝缝补补,直到深夜。

地价还在涨。到了2000年,林秀芝那块地已经值三百多万了。

但她仍然不卖。

“妈,为什么一定要等?”小婷不解地问。

林秀芝笑了笑:“因为妈妈相信,最好的还没到来。”

2003年,SARS疫情爆发,全国人心惶惶。房地产市场受到冲击,地价一度下跌。

“秀芝,现在卖不上好价钱了,你那块地可能要贬值了。”李大姐忧心忡忡地说。

林秀芝不以为然:“没关系,这只是暂时的。”

果然,疫情过后,市场很快恢复了活力。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消息,更是让房地产市场一片火热。

林秀芝的地处于世博会规划区域附近,价值一下子飙升。

2008年,小婷从大学毕业,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妈,你不用再这么辛苦了,我可以养你了。”小婷对母亲说。

林秀芝摇摇头:“妈妈习惯了,而且现在轻松多了。”

实际上,她已经不用再去餐馆洗碗了,只保留了卖菜的工作,因为那里有她熟悉的人和事。

直到18年后,一个政府部门的人找到了林秀芝。

“林女士,您的地在我们的规划范围内,我们想收购。”

林秀芝问:“收购价是多少?”

“这个需要评估后才能确定。如果您同意,我们会尽快安排评估。”

林秀芝思考了一下,点点头:“好,我同意。”

小婷有些惊讶:“妈,你终于要卖了吗?”

林秀芝笑了:“是的,时机到了。”

评估需要一周时间。这一周,林秀芝几乎没怎么睡觉,脑子里全是关于那块地的事。她想起十六年前买地时的艰难决定,想起这些年来的辛酸苦辣,想起丈夫临终前的眼神...

一切,似乎都是为了这一刻。

04

一周后,评估报告送到林秀芝手中。她颤抖着打开信封,当看到里面的数字时,整个人呆住了,仿佛被雷击中一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