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9月,美军突然接到了一个令他们感到震惊和恐慌的消息,志愿军夺取了天德山和夜月山阵地。这两处阵地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汉城至金化铁路和公路沿线上的两处制高点。而这条运输线对于美国而言堪称“运输大动脉”,如今两处阵地被志愿军掌控,与切断了他们的重要运输线无异。
美军来袭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即便是强大如美军,补给线被断也同样会遭遇灭顶之灾。为了重新打通这条重要的运输线,美军迅速集结了重兵,准备对天德山和夜月山两处阵地发起突击。但在此之前,美军高层先安排美军第3师进攻460高地。
美军对高地的命名,主要是按照当地海拔,例如天德山阵地被美军称为470高地。460高地位于天德山前沿,若想攻下天德山,势必要率先拿下460高地,否则就会陷入攻此失彼的境地。也正因为如此,美军高层希望美军第3师能够肩负起先头部队的担子,夺下460高地后再配合美军骑兵第一师对天德山发起突击。
美军第3师师长索尔接到命令后,显得非常不满。其一,从美军第一军定下的这个作战计划来看,显然是没看得起第3师,几乎将第3师视为美军骑兵第一师的马前卒了。
其二,志愿军当时虽然攻占了天德山,但据索尔战前派兵侦察得知,志愿军在天德山一带阵地的兵力并不多,全部兵力都算上也不过一个连的兵力而已,天德山主阵地也不过一个排的兵力罢了。
最重要的是,美军的武器装备领先志愿军很多,同时又配备了大量坦克和轰炸机。在这样的条件下,美军又占据绝对的兵力优势,只要美军对天德山发起猛攻,定然可以兵不血刃的取得胜利。索尔当时估算过,自己这边的兵力投入两个营,兵力就可以形成碾压。
基于这两点考虑,索尔完全有理由认为,军长奥丹尼尔制定的这个“突击计划”,完全就是为了给美军骑兵第一师这支王牌部队的功劳簿上添砖加瓦。而实际上,这个“突击计划”对实战而言根本毫无意义,只要美军第3师愿意,完全可以在攻下460阵地以后,继续朝着天德山阵地发起猛攻,定然可以豪取一场大胜,配合美军骑兵第一师纯属多余。
索尔当时将攻打460高地和天德山阵地的任务交给了第15团,时任美军第15团团长的奥尼尔上校,可谓是充分领会了上级的意图,制定作战计划时简单粗暴,直接让一个营去打460高地,一个营去打天德山高地,另外一个营当预备队。
惨烈一战
双方交战以后,美军直接派出两个排的兵力猛攻460高地,而我军当时在460高地上的兵力仅为11人。美军首次进攻属于一触即撤,即便如此还是出其不意之下让我军伤亡3人,损失不小。时任8班班长的尚玉芝意识到,美军虽然撤退是因为试探进攻,并非没有持续进攻能力,遂下令3人战斗小组提前赶往阵地前方的山梁处埋伏。
等美军开始第二次进攻时,尚玉芝的判断之高明体现了出来,一队美军机枪兵果然进入了埋伏,被我军3人战斗小组奇袭全歼。这一战对我军至关重要,不仅粉碎了美军的第二次进攻,还缴获了美军的机枪,利用机枪的火力击退了美军。
美军进攻遇阻,但也并非一无所获,他们通过这一战摸清了我军的迫击炮阵地。美军的第三次进攻,主要针对的就是我军迫击炮阵地。他们采取正面佯攻,迂回偷袭我军迫击炮阵地的策略,并成功摸了上来。
等我军迫击炮阵地的战士们发现敌人时,敌人已经距离很近,这种情况下迫击炮阵地几乎就难以保全了。但美军没想到的是,我军战士突发奇想,竟然直接将迫击炮利用山地角度,架设成平射炮反击抹上来的美军士兵,不仅保全了阵地,还消灭了不少美军。
与此同时,美军派去进攻天德山阵地的一个营,也在我军阵地前吃了大亏。接连战败的消息传到奥尼尔的耳中时,令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两个营的兵力打一个连守的两处高地,竟然如此艰难都没能寸进,这不符合常理啊!
于是,奥尼尔也不敢继续嚣张了,接下来的作战采取了稳扎稳打的战法。奥尼尔先安排炮火猛轰我军阵地,又安排轰炸机朝我军阵地投放凝固汽油弹,我军驻守的两处阵地,防御工事全部被美军炮火摧毁,阵地上瞬间成为人间炼狱。
尽管美军的作战方式毫无新意,但这种密集的炮火覆盖,还是给我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尽管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军将士依旧死守不退,或者肉搏拼刺刀,或者手持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即便是连长都选择纵身从高处一跃而下,砸死了一名美军后壮烈牺牲。
再次击退美军以后,我军422团及时给阵地补充了兵员,先后补充了100多人,投入总兵力达到了280人。如此惨烈的一战,不仅我军有些吃不消,更让美军觉得颜面无存。武器装备占优、兵力占优,却接连失败,这样的战果终于让美国人发狂了,竟然对我军使用了毒气弹。
美军这样的举动,第一时间被我军队伍中的一名解放战士发现。他以前在国民党军中学习过毒气弹,知晓如何防备毒气,迅速高声大喊,让战友们用毛巾捂住口鼻作战。这一句大喊,挽救了很多生命,也让美军的进攻再一次铩羽而归。
战斗最后,我军阵地上的战士们已经十不存一,但美军却还是采取了人海战术,直接安排了三个连的兵力冲上阵地。这时,美军已经对志愿军产生恐惧,三个连中的两个连都与志愿军交过手,所以接到命令后进攻的脚步缓慢。
但其中一个连却是首次上阵与我军交手,将此次进攻视为争夺战功的机会,领先后面两个连很大的距离,率先攻上了我军阵地。直到我军战士用三根爆破筒炸死炸伤大片美军时,这个美军连才意识到情况不妙,但为时已晚。
据美军战史记载,该连此战伤亡惨重,面对的却仅仅是志愿军伤痕累累的十余人而已。战后我军也对天德山防御战进行了统计,我军参战的280余人,在友军接防时,仅剩下17人,其余人全部壮烈牺牲,该连被誉为“天德山英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