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的时候,我军有四大野战军驰骋在战场上。这四大野战军的司令,也都在55年的时候被授予了元帅军衔。

但和几位司令相比,四大野战军的参谋长就没有那么声名显赫了。在四大野战军中,每个野战军的参谋长都是谁?他们在建国后被授予什么军衔?



一野参谋长阎揆要

一野参谋长阎揆要是陕西人,他参加革命的时间较早,但加入我军的时间是比较晚的。

在1924年的时候,他考入黄埔军校,和陈赓等人成了同学。但和他那些声名显赫的同学比起来,他的名气并不大。

而且在毕业之后,他也没有受到重用。



在1926年的时候,他就曾经加入过我党。从黄埔军校毕业之后,他担任绥远骑兵团营长一职,属于国民党的边缘人物。

后来他一直在西北军中,因此和党组织脱离了联系。这段时间里,他曾经在杨虎城的部队里坐到了团长的位置。



西安事变让他重新和党联系上了,并且在1936年重新入党。后来评定军衔的时候,也是给他按照1936年这个入党时间算的。

抗日战争的时候,他就开始担任参谋长了。后来抗战结束,他又来到延安担任晋绥联防军的参谋长。



后来西北野战军成立,在选择参谋长的时候,毛主席也是第一时间想到了他。

事实证明,毛主席看人的眼光没有错。西野当时面对的情况非常艰难,彭老总更是忙得不行。很多时候,阎揆要这个参谋长就要指挥战斗。



他协助彭老总制定战略,帮助彭老总指挥战斗,可以说是个很合格的参谋长了。

只不过在西府战役中,他因为指挥不力被降职,所以在55年只被授予了中将军衔。如果按照他的第一次入党时间来算党龄,他被授予上将也不是没可能的。



二野参谋长李达

其实在我军,参谋长的地位确实不怎么高。尤其是在一野,彭总是个说一不二的性子,阎揆要基本上没什么话语权。

但和他相比,二野的参谋长李达就不一样了。李达和阎揆要一样,都是出身于西北军的,不过他是在宁都起义之后加入的我军。



自从加入我军之后,李达就一直负责参谋工作。在土地革命时期,他一直在红二方面军,是贺老总的得力助手。

抗日战争开始之后,他担任129师参谋长,开始和刘帅合作。对于打仗,他有一套自己的看法。



他非常善于组织侦查队,基本上129师每次打仗的时候,都是李达组织的侦查队去侦查前线。而他组织的侦查队,也给队伍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可以说,他是刘邓的得力助手,为刘邓在战略部署上出了很多力。



解放战争开始之后,他又担任了中原野战军的参谋。从抗日战争开始,他就一直没换过部队,这在我军中也是罕见的。

身为一个参谋长,他还有另一项能力,那就是善于记住地形。他的这个能力,在挺进大别山的时候给了部队很大的帮助。



要知道,大别山内部环境复杂,有一个能记地图的参谋长在,不仅省了部队的劲儿,还帮部队保存了实力,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

可以说,在四大野战军的参谋长中,李达可是其中的佼佼者。所以在55年的时候,他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三野的两位参谋长

和长期担任参谋长一职,并且一直做参谋工作的李达不同,三野的参谋长陈士榘,可以说是个“不合格”的参谋长。

陈士榘是在华野成立之后,被毛主席专门调过来的。之前陈老总的山野的参谋长是宋时轮,但因为山野打了败仗,宋时轮自己去了渤海军区。



粟裕的华中野战军的参谋长是刘先胜,两军合并后刘先胜是副参谋长。如果宋时轮没离开山野,那华野参谋长应该就是宋时轮了。

但他离开了之后,毛主席只能想办法重新调个人过去,陈士榘就是毛主席选中的这个人。



陈士榘长期跟随毛主席,毛主席很信任他的能力。而且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他都担任过参谋长的职务,所以毛主席认为他能胜任。

事实上,他也确实能胜任。在宿北战役结束之后,他的建议直接保障了鲁南战役的进行,证明了他的能力。



只不过和当参谋相比,陈参谋长更喜欢带兵打仗。华野成立之后,他经常带着部队在外面打仗,陈粟有时候都找不到他。

后来华野整编为三野,张震成为了三野的参谋长,陈士榘也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带兵打仗了,不用担心被说自己是不合格的参谋长。



在淮海战役的第三阶段中,粟裕因为疲劳过度病倒了,围歼杜聿明就是由他来指挥的。

陈士榘的打仗能力确实不错,但要说参谋能力,可能确实还差一点。不过后来的张震,参谋能力倒是还挺强的,也算是补上了华野缺参谋的缺口。

55年的时候,两人都被授予上将。



四野的参谋长

四野的参谋长,应该是所有参谋长中最有名的一位了。虽然他们有两名参谋长,但萧克是在最后的时候才去的,基本上当时只需要负责后勤就可以了。

而四野的第一任参谋长刘亚楼,当时面对的情况就要严峻多了。



刘亚楼在抗战的时候去了苏联,并且一直在苏联留学。所以说,他缺席了抗战,自身的资历并不算最好,但他还是成为了四野的参谋长。

而他这个参谋长,是被东北民主联军点名要过去的。



作为一个从苏联留学归来的人才,他的知识十分丰富,理论也非常扎实。当时正是东北民主联军正规化发展的时候,他们非常需要一个专业人才。

刘亚楼也不辜负他们的期望,任职之后就引入了苏联的参谋作业规范,将东野参谋部细化了。



可以说,当时的四大野战军中,东野的参谋部是最规范、最完整的。

当然,刘亚楼在引入苏联参谋模式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和司令部的合作。往往司令部需要什么战略部署,他能最快速度拿出来。



不仅如此,他还非常注重培养专业的参谋人才。当时我军的参谋长,基本很少有科班出身的,有经验的参谋长都是靠积累。

但刘亚楼不一样,他自己是科班出身,所以对人才的培养比较注重。在他的帮助下,东野拥有了一支完善的参谋团队。



为了部队的发展,他呕心沥血。所以,四大野战军中,他是唯一一位能和政委、军事主官并列的参谋长。

在55年大授衔的时候,他也被授予了上将军衔。而且毛主席十分信任他,还将他任命为空军司令,让他负责组建空军。



在四大野战军中,这几位参谋长都属于优秀人才。要说最规范的参谋长,那非刘亚楼莫属。但要说将参谋这个职位干得最好的,应该就是李达了。

李达的参谋生涯长达20年,单说经验积累就无人能出其右。而且,他制定的作战模板,还成为了我军参谋体系的重要基础。



其实无论是李达还是刘亚楼,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我军变得更强大,所以也无需我们来评论他们谁更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