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虚构故事,非封建迷信,内容来源于网络,旨在修心明性,启迪智慧,请读者朋友注意辨别。

青城山的晨雾还未散尽,一场庄严的法会却被一位白发老妇人的哭声打破。她跪地痛问智空大师:“为何我日日念观音圣号,家中灾祸不断?邻居王婆念阿弥陀佛却风生水起,难道我念错了佛?”这一问,让在场的僧俗众人也心生疑惑。

念佛也要选对名号吗?念错了,果真会坏了福报?智空大师微微一笑,拨开迷雾般的困惑,一场关于心念与佛号真正关系的开示,就此展开……



青城山的山风带着微微湿气,古老的松林间钟声回荡。今日的法会不同寻常,青城山大殿前跪着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妇人,泪流满面,久久不起。她的哭声划破清晨的宁静,让在场的人都心头一紧。

老妇人哽咽着看向智空大师,声音里满是委屈和困惑:“大师,我念观音菩萨已经十几年了,家里灾祸却一年比一年重。邻居王婆天天念阿弥陀佛,如今子孙满堂、家业兴旺。难道……我念错了?”

这一声质问,如同在众人心里投下了一颗石子。空气仿佛凝滞了,围观的香客们议论纷纷,不少人心中也生出了从未有过的疑问:念佛,也能念错?念错了,果真会把自己念到苦难里去?

智空大师缓缓起身,目光慈悲而沉静,长须在风中微微摆动。他轻声说道:“阿弥陀佛与观世音,一为西方极乐教主,一为救苦寻声慈尊,各有妙用。有人念错了佛号,福报不显;也有人念对了佛号,心念不正,反遭障碍。

台下的众人听得目瞪口呆,纷纷屏息凝神,生怕错过半句真言。

智空大师微微一笑,似乎看穿了众人的急切。他并未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缓缓讲起了年轻时在五台山的亲身经历——

那年,五台山连日暴雨,小溪暴涨成汹涌洪流。智空与几位年轻僧人被困在山洞中,眼见着水势不断上涨,命悬一线。慌乱中,有的僧人急念观音菩萨,有的念地藏菩萨,祈求脱险,只有一位外号“痴僧”的老和尚,依然盘膝打坐,口中只诵“阿弥陀佛”。

有人忍不住大叫:“老师傅!洪水都冲过来了,还念错佛号,怎么得救?”

痴僧连眼皮都未抬一下,只是念得更为专注。



就在众人以为必死无疑时,一根巨大的松树轰然倒下,横跨在咆哮的洪流之上,搭成了一座天然桥。靠着这座桥,所有人侥幸脱险。

事后,智空曾问痴僧:“为什么危急关头,不改口念观音菩萨?”

痴僧呵呵一笑,淡然回应:“老衲六十年只念阿弥陀佛,生死亦不改。岂不知,一心念佛,无所不能?救苦救难者,亦在阿弥陀佛之中。

智空讲到这里,台下已经鸦雀无声。老妇人睁大了眼睛,似懂非懂。

老妇人听到这里,脸色微变,似乎隐隐察觉,自己的问题并不简单。

智空并没有立刻点破。他微微眯起眼睛,望着远处飘渺的云雾,语气突然一转:“念佛的门道,远比你们想象得复杂。念对佛号,是否就一定得救?念错佛号,就一定无药可救?要解开这个疑团,得先问清楚一件事——你的心,到底在念什么?

这一句,如同惊雷炸响,在每个人心里震荡开来。



老妇人的手微微发颤,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她迟疑片刻,咬了咬牙,低声道出一个隐秘已久的真相:“我念观音菩萨多年,是为了……祈求儿媳早些归西,让我儿子另娶贤妻……”

这番话一出口,众人哗然。香客们面面相觑,空气中弥漫着微妙的震动。

智空大师眉头微皱,沉声说道:“以怨毒之心,诵菩萨圣号,如同以污泥灌溉莲花,岂能开出清净之花?

他停顿了一下,环视四周,声音里带着一种无形的力量:“真正影响你修行的,不是佛号,不是名字,而是你的心念!你的念头若浑浊,即便日日万遍念佛,亦难感应。心若清净,一声佛号,亦能动天地。”

台下的香客们听得心惊肉跳,有人悄悄低头反思,有人暗自念诵佛号,生怕自己也陷入了心念不正的险地。

而老妇人,则跪在地上,浑身颤抖,泪流不止。

就在众人屏息等待大师下一步开示时,智空微微一笑,语气忽然温柔下来:“至于念错佛号,到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影响有多大,又该如何补救?这些,且听我慢慢道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