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中和营镇的3.49万亩冬马铃薯进入采收高峰期,预计平均单产量2.5至3吨、总产量将达8.73万吨。

当下的中和营镇中和营村委会,随处可见农户忙碌的身影。种植户高连启正带领工人在地里挖马铃薯。他家去年种植28亩白皮白心的品种“丽薯”,亩产量约3吨。由于黄皮黄心马铃薯市场价格比“丽薯”每吨高出约500元,高连启今年专门多种了2亩黄皮黄心马铃薯。

“我家今年马铃薯种了30多亩,现在已经卖了20吨左右,大概收入3万元。”高连启高兴地说。

得益于优质地理气候条件,经多年发展,中和营镇的冬马铃薯实现规模化种植,成为助力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特色产业。

针对每年采收马铃薯需要大量工人,高峰期采收人手不足可能导致不能及时采收,继而影响销售、增加种植风险问题,中和营镇引导合作社组建“中和营果蔬工”劳务服务队,不仅解决种植户用工问题,也让周边群众有活干。劳务服务队用工高峰期每天约有200人帮助种植户采收马铃薯。

“马铃薯采收时,每天干活收入在140元左右。”劳务服务队队员李小弟说。

今年,白心、黄心马铃薯收购价分别为每公斤1.4元和1.7元至1.8元,不少省外收购商早早等候在中和营镇收购点,将种植户打包好的马铃薯装车发往外地。“这里种出的马铃薯品质、形状、颜色、个头都很好,20多天时间,我已经收购了800吨左右,销量情况比较好。”安徽收购商李飞说。

云报全媒体记者饶勇通讯员国福祥

(云南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