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正值春耕时节,石台县小河镇抢抓农时,全面铺开早稻、再生稻育苗及机插秧工作,稻田里农机穿梭、整齐的秧苗一排排立起,一幅科技感十足的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
科技育苗提质效,秧苗住进“智能房”
走进樟村村育秧工厂,育秧流水线有序运转,铺盘、装基质、播种、淋水等工序一气呵成。为应对“倒春寒”等气候挑战,该工厂采用“叠盘暗化升温出苗”技术,秧苗在恒温恒湿的“智能温室”中均匀萌发,出苗时间缩短,种子利用率提升20%。秧苗通过实时调控光照与温湿度,确保苗齐苗壮,20天即可出苗移栽,为后续机插秧赢得宝贵农时。
农机驰骋增效率,机插秧跑出“加速度”
田间地头,插秧机正精准作业,一盘盘秧苗从输送带整齐插入水田。与传统人工插秧相比,机械移栽效率提升20倍以上,一台机器日均作业35亩,预计一周内全面完成插秧。种植大户汪师傅感慨:“过去人工插秧累弯了腰,现在机插秧,成本降了,秧苗间距更均匀,通风透光好,产量肯定更有保障!”
政策护航稳粮仓,再生稻助力“双丰收”
今年以来,小河镇依托“两强一增”行动,整合政策资源,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推广“一季栽种、两次收获”的再生稻模式。再生稻头季亩产预计达600公斤,二茬无需重新播种,可再增收150公斤,较传统中稻亩均增效300元以上。镇农技人员介绍:“通过选用优质品种,全镇种植早稻400亩,再生稻种植面积突破2000亩,配套农机服务覆盖率达100%,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夯实基础。”
下一步,小河镇将深化“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动,延伸富硒稻米加工产业链,让科技兴农的成果惠及更多百姓,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吴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