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声明:本虚拟文章仅为创作产物,不针对特定个人或团体。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美兰,这菜咸了,没法吃。”李志强皱着眉头,将筷子重重放在碗边。

王美兰深吸一口气,轻声回应:“对不起,我今天赶着去店里,没尝味道。”

李志强冷笑一声:“十年了,连个咸淡都掌握不好,怪不得就只能开个小破店。”

王美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坚定:“志强,无论你怎么看不起我,我都有自己的骄傲。”

李志强挑眉,面露讥讽:“你?有什么骄傲可言?”

他不知道,这简单的对话,将成为日后一场惊人对决的伏笔。

01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了卧室,王美兰已经起床收拾好了自己,站在镜子前梳理着长发。

十年婚姻生活让这位曾经活泼开朗的姑娘变得沉默寡言,但依然保持着三十五岁女人特有的韵味。

她看了看床上仍在沉睡的丈夫李志强,轻手轻脚地离开了卧室。

厨房里,王美兰熟练地准备着早餐。豆浆机的嗡嗡声、煎蛋的滋滋声、面包机的叮当声交织在一起,组成了她每天清晨的背景音乐。



八岁的儿子小明揉着眼睛走进厨房,乖巧地坐在餐桌旁。

“妈妈,今天爸爸会送我去学校吗?”小明问道,声音里带着期待。

王美兰的手顿了顿,脸上闪过一丝无奈:“爸爸昨晚回来很晚,可能还在睡觉。今天妈妈送你去学校,好吗?”

小明低下头,轻轻点了点,失望之情溢于言表。王美兰看着儿子的表情,心中一阵刺痛。

她知道,小明很少能得到父亲的陪伴,这也是她最近几年婚姻生活中最大的遗憾之一。

“来,把早餐吃完,妈妈今天做了你最爱的肉松面包。”王美兰转移话题,将盘子推到儿子面前。

小明的脸上立刻绽放出笑容:“谢谢妈妈!您做的面包是世界上最好吃的!”

王美兰揉了揉儿子的头发,脸上浮现出温柔的笑意。这个小小的生命是她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也是她与李志强之间唯一的纽带。

李志强是本地小有名气的文化学者,四十岁的年纪,在文化界已经打拼出了一片天地。

他擅长诗词对联,经常在各种文化活动中担任评委或嘉宾,在当地颇有声望。

正是因为这些光环,十年前刚从师范学院毕业的王美兰被他吸引,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他。

那时的李志强风度翩翩,才华横溢,对王美兰体贴入微。婚后前几年,两人的生活也算和睦,尤其是小明的出生,更是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限欢乐。

但随着李志强在文化圈地位的提升,他的态度渐渐发生了变化。他开始频繁参加各种文化沙龙和饭局,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对家庭的关心也越来越少。

更让王美兰心寒的是,李志强开始对她的文化水平表示不满。虽然王美兰只是普通师范毕业,但她勤奋好学,喜欢阅读,对诗词也有一定了解。

可在李志强眼中,这些都不值一提。他常常在朋友面前暗讽王美兰是“村妇”,说她缺乏艺术细胞,不懂得欣赏高雅艺术。

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也为了让家庭生活更有保障,王美兰利用自己的厨艺特长,开了一家小餐馆。

起初李志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开餐馆有失他的身份。

但随着餐馆生意越来越好,他的态度也有所缓和,毕竟妻子的收入解决了家庭的不少经济问题。

王美兰送走小明后,收拾好餐桌,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已经八点半了,李志强还没有起床。

她考虑了一下,决定不去叫醒他。昨晚他又是凌晨才回来,身上带着浓重的酒气和女人的香水味。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王美兰选择了沉默。

她拿起包,轻轻关上门,前往自己的餐馆。路上,她不自觉地叹了口气。

十年的婚姻,从甜蜜到平淡,再到现在的疏远,她心里很清楚,他们之间的感情早已出现了裂痕。

但为了小明,她一直忍耐着,希望能够维持这个家。

餐馆位于城市的繁华地段,虽然面积不大,但装修温馨,饭菜可口,价格实惠,因此常常座无虚席。

王美兰一到店里,就忙碌起来,检查食材,安排员工工作,处理账目...这些琐事反而让她暂时忘记了家庭的烦恼。

“老板,您看这个月的营业额又上升了!”会计小张兴奋地向她汇报,“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明年我们就能考虑扩大店面了!”

王美兰笑着点点头:“这都是大家的功劳。对了,月底我打算给大家涨点工资,你帮我算算具体数额。”

“太好了!老板您真是太好了!”小张喜形于色。

02

正当王美兰忙着处理餐馆事务时,她的手机响了。是李志强打来的。

“喂,志强?”王美兰接起电话。

“美兰,你怎么不叫我起床?”李志强的声音里带着不满,“我差点迟到了重要会议。”

王美兰深吸一口气,平静地说:“你昨晚回来那么晚,我以为你需要多休息一会儿。”

“少在那阴阳怪气的!”李志强提高了声音,“你是我妻子,照顾好我是你的责任!”

王美兰沉默了一瞬,轻声说:“对不起,我下次会注意的。”

挂断电话,王美兰感到一阵疲惫。这样的对话在近几年已经变得家常便饭,李志强总是把过错推到她身上,而她也习惯性地道歉。

但她心里清楚,这样的关系已经变得扭曲,不再健康。

下午,王美兰提前离开餐馆,去学校接小明。小明看到妈妈,开心地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张纸。

“妈妈,你看!我今天得了满分!”小明骄傲地展示着自己的试卷。



王美兰接过试卷,欣慰地笑了:“真棒!我们小明太聪明了!今晚妈妈做你最爱吃的红烧肉庆祝一下!”

小明开心地蹦跳起来:“太好了!爸爸今晚会回来吃饭吗?我想给他看我的试卷。”

王美兰的笑容僵了一下,但很快恢复自然:“妈妈会打电话问问爸爸的,我们先回家吧。”

回家路上,王美兰给李志强发了信息,告诉他小明考试得了满分,希望他能回来吃晚饭。

但直到晚上七点,李志强都没有回复,也没有回家。

小明坐在餐桌前,眼巴巴地望着门口,期待爸爸的出现。

“小明,我们先吃吧,爸爸可能有事耽搁了。”王美兰柔声说。

小明低下头,小声说:“爸爸是不是不喜欢我们了?”

这个问题像一把刀,狠狠刺进王美兰的心里。

她强忍泪水,摇摇头:“不是的,爸爸很爱你,只是他工作太忙了。”

晚饭后,王美兰陪小明做完作业,哄他睡下,然后坐在客厅里,静静地等待着。直到深夜十一点,李志强终于回来了,身上同样带着浓重的酒气。

“志强,你看看小明的试卷,他今天考了满分。”王美兰将试卷递给他。

李志强瞥了一眼:“不就是个小考试吗?有什么好炫耀的。”

“这对小明很重要,他一直希望能得到你的认可。”王美兰忍不住说。

“哼,他要真想让我认可,就该像隔壁老王家的孩子一样,考上重点中学,而不是每天就知道玩。”李志强不屑地说。

“小明才八岁!”王美兰提高了声音,但又很快压低,怕吵醒儿子,“他需要的是鼓励和关爱,而不是这样的苛责。”

李志强冷笑一声:“说得好像你很懂教育一样。一个开小餐馆的,能懂什么?”

王美兰被这句话伤到了,但她没有表现出来:“我虽然只是开餐馆,但我至少每天都陪在小明身边,关心他的成长。而你呢?你能说出他最喜欢的科目是什么吗?他最好的朋友叫什么名字?”

李志强被问住了,一时语塞,恼羞成怒道:“我忙着工作养家,哪有时间关心这些小事!你就知道在家里指责我,怪不得我不愿意回家!”

“是啊,你宁愿和那些所谓的文化人一起喝酒作乐,也不愿意回家陪陪自己的儿子。”王美兰苦笑道。

“你这是什么意思?”李志强眯起眼睛。

“没什么意思,就是陈述一个事实。”王美兰平静地说,“对了,这是小明下个月的学费和生活费,你准备好了吗?”

李志强脸色变了变:“我最近手头有点紧,你能不能先垫付一下?”

王美兰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对话。自从她餐馆生意好转后,李志强就越来越依赖她的经济支持。

虽然他名义上是文化学者,但收入不稳定,而且大部分都花在了应酬和个人爱好上。

“我可以垫付,但这已经是第三个月了。”王美兰说,“你的稿费呢?上次那个项目的酬劳呢?”

“我的钱我自己做主!”李志强恼怒地说,“你凭什么管我?”

王美兰不想再争吵下去,只是点点头:“行,我会准备好的。”

李志强哼了一声,转身进了浴室。王美兰独自坐在客厅,感到一阵辛酸。曾经那个才华横溢、温柔体贴的丈夫,如今变成了一个自私自利、刻薄冷漠的人,让她感到陌生和失望。

03

第二天一早,王美兰像往常一样准备早餐,送小明上学,然后去餐馆工作。

李志强依然睡到很晚才起床,对她的离开无动于衷。这样的生活模式已经持续了很久,两人像是住在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除了必要的交流,几乎没有更多的互动。

王美兰抵达餐馆后,发现餐馆门口聚集了一群人,似乎在等待开门。她感到有些奇怪,因为平时这个时间点,客人并不多。

“老板来了!”有人喊道,众人立刻围了上来。

“老板,听说您要扩大店面?我们能预定开业那天的位置吗?”一位常客热情地问道。

王美兰一头雾水:“扩大店面?我还没有这个计划啊。”

“可是您丈夫昨晚在文化沙龙上说,您的餐馆生意太好了,准备扩大规模,还说要请他的文化圈朋友来捧场呢。”另一位客人说。

王美兰心里一沉。李志强从没对她的餐馆表示过支持,怎么会突然向外宣传她要扩大店面?

这其中一定有猫腻。她勉强笑了笑,应付过去,然后立刻给李志强打电话,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直到中午,李志强才主动给她回电。

“美兰,你找我?”李志强的语气出奇地好。

“你昨晚在文化沙龙上说我要扩大店面是什么意思?”王美兰单刀直入。

“哦,那个啊。”李志强轻松地说,“最近我们圈子里在筹备一个文化项目,需要一些资金支持。我想着你餐馆不是挺赚钱的吗,正好可以投资一下。”



王美兰恍然大悟:“所以你是打我餐馆的主意?”

“说什么'打主意',这叫互惠互利!”李志强不满地说,“你投资我们的文化项目,我们给你餐馆宣传,多好的事!”

“志强,我的餐馆才刚有起色,哪有多余的钱投资什么文化项目?”王美兰无奈地说,“而且你从来没和我商量过这件事。”

“有什么好商量的?你不就是个开餐馆的吗?难道还懂文化项目?”李志强的语气变得刻薄起来。

这句话深深刺痛了王美兰。十年来,李志强一直看不起她的工作,认为开餐馆是低层次的职业,配不上他的身份。

但正是这个“低层次”的职业,支撑着他们的家庭开支。

“志强,我不会投资的。”王美兰坚定地说,“如果你需要钱,可以明说,但不要打着文化项目的幌子。”

李志强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冷笑道:“王美兰,别以为有几个臭钱就了不起了。你永远只是个村妇,永远配不上我李志强!”

说完,他挂断了电话。王美兰愣在原地,感到一阵心痛。她知道,这段婚姻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边缘。

接下来的几天,李志强没有回家,也没有联系王美兰。王美兰既担心又生气,但更多的是为小明感到心疼。小明每天都问爸爸去哪了,什么时候回来,王美兰只能编造各种理由敷衍过去。

一周后,李志强终于回家了,但他的脸色异常难看。

“美兰,我需要五万块钱。”一进门,他就直截了当地说。

王美兰惊讶地看着他:“五万?你要做什么?”

“那个文化项目...出了点问题,需要资金周转。”李志强支支吾吾地说。

王美兰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对劲:“到底是什么问题?你老实告诉我。”

李志强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坦白了:“投资人撤资了,项目面临流产。如果拿不出钱,我在圈子里的名声就毁了。”

王美兰叹了口气:“你为什么不早点和我商量?如果是正经项目,我不会不支持你的。”

“你懂什么!”李志强恼怒地说,“一个天天和锅碗瓢盆打交道的人,能理解文化项目的重要性吗?”

04

王美兰被这句话深深伤害了,但她还是克制住自己的情绪:“不管怎样,钱我可以给你,但我需要知道具体用途和还款计划。”

“你这是什么意思?不信任我吗?”李志强怒道。

“这不是信任不信任的问题,这是五万块钱,不是五百块。”王美兰平静地说。

李志强冷笑一声:“怎么?现在翅膀硬了,敢和我谈条件了?别忘了,没有我,你现在还在乡下教书呢!”

“是,我应该感谢你把我从乡下带出来。”王美兰苦笑道,“但这些年,是谁在支撑这个家?是谁在照顾小明?你有想过吗?”

李志强被问住了,一时语塞,随后恼羞成怒:“好,你不给是吧?那我自有办法!”

说完,他转身要走。王美兰拉住他:“志强,我不是不给你钱,我只是希望你能尊重我一点。我们是夫妻,应该互相支持,而不是这样...”

李志强猛地甩开她的手:“少在这里假惺惺的!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心里怎么想的?你就是嫌弃我挣不到钱,看不起我!”

“我从来没有看不起你!”王美兰激动地说,“是你一直看不起我,看不起我的工作,看不起我的努力!”

“因为你配不上我!”李志强终于爆发了,“你看看你自己,一个小餐馆老板,整天就知道做饭洗碗,懂什么文化?懂什么艺术?在我朋友面前,你就是个笑话!”

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王美兰头上,让她彻底清醒了。十年来,她一直以为自己不够好,不够配得上才华横溢的丈夫,所以一直努力改变自己,迎合他。

但今天,她终于明白,在李志强眼中,她永远都不够格。

“我明白了。”王美兰平静地说,语气中带着决绝,“既然如此,我们离婚吧。”

李志强显然没想到王美兰会说出这句话,愣在原地。他以为王美兰会像以往一样退让,最终满足他的要求。但这一次,她选择了反抗。

“你说什么?”李志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说,我们离婚吧。”王美兰重复道,声音坚定而清晰,“我受够了你的轻视和冷落,也受够了这段没有尊重的婚姻。”

李志强的脸色变了变,随后露出嘲讽的笑容:“离婚?你以为你能离得了吗?没有我,你什么都不是!”

“也许曾经是这样,但现在不同了。”王美兰直视着他的眼睛,“我有自己的事业,有能力抚养小明。我不需要一个只会贬低我的丈夫。”

李志强被她的坚决震惊了,一时不知如何反应。最终,他冷哼一声,转身离去:“随便你!反正离了婚,你会后悔的!”

王美兰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既痛苦又释然。她知道,这个决定意味着她将面对更多的挑战和压力,但她不后悔。为了自己的尊严,为了小明的未来,她必须勇敢地走出这段不健康的婚姻。

第二天,王美兰正式向法院提交了离婚申请。当李志强收到法院传票时,才意识到王美兰是认真的。他立刻找到王美兰,态度软化了许多。

“美兰,我们有话好好说。”李志强放低姿态,“离婚这种事,对小明影响太大了。”

王美兰平静地看着他:“我已经和小明谈过了。他虽然不理解,但他知道爸爸妈妈分开后,他的生活不会有太大变化。”

“你...你居然已经告诉小明了?”李志强震惊地说,“你怎么可以这样?”

“因为我尊重他,即使他只有八岁,也有权利知道家庭的变化。”王美兰说,“不像有些人,连儿子的考试成绩都不关心。”

李志强被这句话刺痛,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转变策略:“美兰,我知道我过去有不对的地方,但我可以改。我们十年的感情,不能说散就散啊。”

王美兰看着眼前这个曾经深爱过的男人,心中百感交集。她知道,李志强此刻的示弱,更多是因为担心失去她的经济支持,而不是真的懂得反省。

“志强,太晚了。”她轻声说,“我们之间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简单道歉就能解决的。”

李志强见软的不行,又变回了那个傲慢的自己:“好,你想离是吧?那小明我要带走!”

“小明会跟我一起生活。”王美兰坚定地说,“你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自理,怎么照顾孩子?”

“我是他父亲,我有权利!”李志强怒道。

“我们可以让法院判决。”王美兰平静地说,“我有稳定的收入和住所,能给小明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而你呢?连自己的生活都靠我支撑。”

李志强被戳到痛处,恼羞成怒:“你别得意太早!等法院判决出来,你就知道厉害了!”

05

离婚诉讼进行得比王美兰想象的要艰难。李志强动用了他在文化圈的人脉,试图影响法官的决定。

但最终,由于王美兰确实有更稳定的经济条件和更多的陪伴时间,法院将小明的抚养权判给了她,李志强只获得了探视权。

在法院宣布判决的那一刻,李志强的脸色铁青,但他没有当场发作。离开法院后,他冷冷地对王美兰说:“你别以为这样就结束了。我会让你后悔的。”

王美兰并没有将这句话放在心上。对她来说,结束这段不幸的婚姻,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始。

离婚后,王美兰更加专注于餐馆的经营和小明的教育。她用积蓄买下了餐馆所在的店面,还聘请了更多员工,扩大了经营规模。

小明在她的悉心照顾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还展现出了商业天赋,经常帮她出谋划策。

而李志强的生活却不尽如人意。失去了王美兰的经济支持,他的生活变得捉襟见肘。

虽然他在文化圈仍有一定地位,但由于性格傲慢,逐渐失去了一些重要的人脉资源。尤其是那个所谓的“文化项目”最终以失败告终,让他损失了不少声誉。

李志强经常借着探视小明的机会到餐馆闹事,指责王美兰不让他尽到父亲的责任。

但事实上,他探视的时间很少,甚至多次约定后爽约,让小明失望不已。

渐渐地,小明对父亲的态度也变得冷淡,甚至有些抵触。

“妈妈,爸爸为什么总是不守信用?”一次,小明失落地问道。

王美兰轻抚儿子的头发:“爸爸可能真的有事情耽搁了。不管怎样,他始终是爱你的。”

尽管内心对李志强充满失望,但王美兰从不在小明面前抹黑他的形象。她希望儿子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不受父母关系的影响。

一天,王美兰接到了一个意外的电话,是当地文化局的。

“王老板,我们县要举办一个文化美食节,希望邀请您的餐馆参加。”电话那头的人说。



王美兰欣喜地接受了邀请。这个美食节是当地一年一度的盛事,能被邀请参加是对餐馆实力的认可。她立刻着手准备,计划展示餐馆的招牌菜品。

“妈妈,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特别的摊位,突出家常风味的特色!”小明兴奋地提议。

王美兰笑着点头:“好主意!我们要让大家看到,传统美食也可以很有创意。”

就在美食节前一周,王美兰突然收到通知,说由于名额有限,他们餐馆的参展资格被取消了。王美兰感到非常奇怪,因为之前一切都已经确认,为何突然出现变故?

经过一番打听,王美兰得知,正是李志强从中作梗。作为文化节的评委之一,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将她的餐馆排除在外。

这个发现让王美兰既愤怒又心酸,没想到离婚后,李志强还要处处针对她。

“妈妈,我们不能参加美食节了吗?”小明失落地问道。

王美兰蹲下身,轻抚儿子的脸颊:“没关系,我们可以自己举办一个小型美食品鉴会,邀请老顾客来参加。”

小明眼睛一亮:“真的吗?那我可以帮忙设计邀请函!”

王美兰笑着点头:“当然可以!我们用自己的方式,证明我们餐馆的实力。”

就这样,王美兰决定在文化美食节的同一天,在自己的餐馆举办一场特别活动。她精心准备了各种招牌菜品,还特意推出了几道新菜。小明负责设计了精美的邀请函,发给了餐馆的老顾客和周围的商户。

活动当天,餐馆门前排起了长队,远比预期的人多。原来,许多得知王美兰被排除在美食节外的顾客,自发地选择支持她。美食评论家张先生甚至专门前来捧场,并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高度评价,引来更多关注。

与此同时,文化美食节现场,李志强春风得意地接受着各方采访。作为评委,他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强调传统文化与美食的完美结合。

“我们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本土美食的独特魅力。”李志强慷慨激昂地说,眼角余光却不时瞥向王美兰餐馆的方向,发现那里人头攒动,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06

文化节进行到下午,一位记者突然问道:“李评委,听说王美兰餐馆原本也是受邀参展单位,为何最后被排除在外?这与您有关吗?”

李志强脸色一变,随即恢复平静:“这纯属谣言。参展单位的遴选是评委会集体决策的结果,与个人无关。”

记者继续追问:“但据说,评委会其他成员都投了赞成票,只有您一人反对,最终使用了评委否决权。”

李志强被问得哑口无言,恼羞成怒:“这种无聊的问题不值得回答!美食节是严肃的文化活动,不是说闲话的地方!”

说完,他匆匆离开了现场。回到主席台,李志强心里憋着一股火。他本想通过排除王美兰的餐馆,让她难堪,没想到反而引起了公众的同情,使她的餐馆生意更加兴隆。更让他恼火的是,有人将此事捅到了媒体,让他在公众面前丢了脸。

“一定是王美兰搞的鬼!”李志强在心里愤愤地想。

当天晚上,文化节举行了闭幕式,同时公布各项奖项。作为主评委,李志强需要在典礼上致辞。他站在台上,环顾四周,突然灵光一闪,决定给王美兰一个“教训”。

“今天,作为闭幕式的特别环节,我想出一副对联,献给在座的各位。”李志强微笑着说,“上联是:'金莲不知炊饼香'!请各位文化界的朋友们对下联。”

台下立刻响起一片笑声和议论声。熟悉《水浒传》的人都知道,这个上联暗指潘金莲不贤良,不懂持家。

而李志强的前妻王美兰正好是开餐馆的,这明显是在讽刺她。

有人小声说:“这是不是太过分了?公开羞辱前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