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销量和利润,同时史无前例的暴跌,马斯克陷入绝境之后终于坐不住了,要减少参政回归公司?
这几天刚发布的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特斯拉营收为 193.4 亿美元,同比下降 9%,远不及分析师预期的 213.7 亿美元。净利润更是只有 4.09 亿美元,同比下降 71%,如果不是卖新能源积分赚了 5.95 亿美元,那特斯拉的财报可能会更难看。
汽车交付量连续三个季度下滑,营业利润率创2017年以来最低水平,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升至历史新高。另外,快速变化的贸易政策,对全球供应链和特斯拉的成本结构产生不利影响,汽车和能源市场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
总之,不管是在中国、欧洲,还是美国大本营,它的销量都在挨揍。
5年前,特斯拉还是咱中国电动车的销冠,拿下新能源汽车超13%的市场份额,但今年一季度它的市场份额已经跌到5%左右了,在中国只卖了13.7万辆车,这都快是比亚迪的1/8了。有特斯拉的销售甚至说哪怕是一周无休都卖不动车,就算是一天干13个小时,一周干7天都没法达成考核标准。
这主要是因为,这两年中国品牌推出了大量特斯拉平替车型,比如小鹏MONA M03、小米SU7、智界R7、阿维塔07、极氪7X、智己LS6、乐道L60等等,都是打着平替Model 3或Model Y的旗号问世。它们往往硬件堆料更足,软件给得更慷慨,车内配置更丰富,部分性能参数更加领先。
虽然特斯拉在全球电动车市场有着最大的号召力和口碑效应,但只有3和Y两款主力产品,在面对中国品牌的“群狼战术”时,多少会有些捉襟见肘。
而放眼全球,特斯拉销量崩的更彻底,欧洲特斯拉基本全线崩盘,德国销量爆降6成,丹麦、瑞典、荷兰的销量都是五成的腰斩,法国销量跌了41%,甚至连美国加州大本营特斯拉都受不住了,市场份额十多年来头一回跌破50%降到了43.9%。
全球知名的数据公司YouGov在今年3月份调查发现,特斯拉在美国的印象评分降到了-12.7分,是自2016年该公司对特斯拉进行民调以来的最低分。并且,特斯拉在美国自由派群体中的品牌好感度暴跌至-34.9分,温和派人士的评分也低至了-9.1分,63%的被调查者明确拒绝购买特斯拉。
显然,马斯克过于鲜明个性的言行和政治立场,已经严重拉低了许多欧美人士对于特斯拉的品牌好感。
所以,马斯克在商界今年算是被灵魂暴击,身家都不是缩水了,那叫高台大跳水,跟去年12月高点比,特斯拉股价已经跌了50%左右,5万多亿市值灰飞烟灭,光蒸发的市值都能买5个比亚迪,马斯克个人财富蒸发7000多亿。华尔街将2025年交付量预期从200万下调至170万辆。
但是,真正给马斯克一记绝杀的是,他堵上一切进入的政坛也开始打压他了,连川普都说了,马斯克不久之后就会回到自己的私人公司,丢完销量又丢权力。
而且这几周马斯克出现在特朗普身边的频率明显降低了,又夺权失败又边缘化,马斯克政坛的影响力岌岌可危。
所以,马斯克也开始往后退了,说要在5月开始摇大幅减少为川普工作的时间,把精力重新投入到特斯拉业务上。消息一出,昨日特斯拉的股价开盘暴涨8%(收盘涨幅5.37%)。
咱们就是说,曾经堵上一切进政坛到底值不值,再不回头可能真要输掉一切了。
重返特斯拉后,马斯克还需在修复品牌形象、应对地缘风险与技术创新之间寻找平衡,而其政治参与或将转向更隐蔽的合作模式(如通过SpaceX获取政府订单)。
而特斯拉的未来,自然是依靠押注自动驾驶与“降本续命”。
首先,抛出一场技术豪赌——Robotaxi与FSD(全自动驾驶),计划6月在奥斯汀试点无人出租车服务,FSD订阅收入或成新增长点。
另一边,预计2025年底前实现Optimus人形机器人工厂任务能力,试图通过自动化降低人力成本。
接着,加速供应链本地化以应对关税暴涨,上海工厂产能提升与中国市场促销政策(如“5年0息”购车)成为关键支撑。
曾尝试用高端车型撬动市场需求,结果市场回响寥寥无几,特斯拉官网悄无声息关闭了选购窗口。
未来,特斯拉预计用新车型融合现款生产线技术,计划2025年下半年投产廉价车型来续命,目标年产能超300万辆。
大家觉得,马斯克现在回头还有没有翻盘的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