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2024年产销量突破1288.8万辆,同比增长34.4%,渗透率达41.2%,连续九年位居全球第一。这一增长直接推动了汽车热管理行业的价量齐升:(1)ASP方面: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价值量从传统燃油车的2000+元/辆跃升至6000+元/辆,单车ASP提升约3倍,核心价值量增长来自关键部件热泵空调渗透率的提升和系统集成化创新(如多通阀等应用,2025车展上邦迪汽车展示十通阀、银轮股份展示十二通阀);(二)销量方面:2024年中国新能源热管理销售规模达771亿元,电子膨胀阀等关键部件产销突破2700万只,同比增长46%,预计2025年国内市场规模将达1494亿元,全球市场超1800亿元。
据亿欧汽车2025车展调研显示,目前汽车热管理行业总体竞争激烈,近两年最大的变化就是冷媒R290(丙烷)逐渐兴起,成本低,产业链变革不大,缺点是可燃,泄露存在起火危险,因此需要限定加注量和年泄漏量。而两年热度很高的R744(二氧化碳)成本太高,供应链不适配逐渐被冷落了,欧盟也喜欢用,因为符合环保需求。
汽车热管理的冷媒具有很长的发展历史,至今大致可以划分为4代:
第一代冷媒-氨(NH₃)(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主要关注制冷剂的可工作性,具有高制冷效率;但毒性强(对人体有害)、易燃易爆,安全性差,逐渐被淘汰。
第二代冷媒-氟利昂(R11、R12)(1930s-1990s):解决了氨的毒性和易燃问题,稳定性高;但臭氧层破坏潜能值(ODP)极高,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逐步淘汰。
第三代冷媒-R134a(四氟乙烷)(1990s-2010s):ODP为0,替代氟利昂,成为主流车用冷媒;但全球变暖潜能值(GWP)高达1430,加剧温室效应,不符合环保趋势,欧盟淘汰。
第四代冷媒-低GWP冷媒R1234yf、CO₂(R744)、R290(丙烷)等(2010s至今)。(1)R1234yf(四氟丙烯):ODP为0,GWP仅为4,环保性能显著提升;但成本高昂(约是R134a的10倍),且需改造空调系统适配高压特性。(2)CO₂(R744):ODP为0,GWP为1,环保性最优;但工作压力是传统冷媒的10倍,系统改造成本高,泄漏风险大,大众ID4车型在用。(3)R290(丙烷):ODP为0,GWP仅3.3,兼具环保性和经济性,无需大幅改造现有系统,海立、龙泉等企业推出R290冷媒压缩机及热管理系统,支持-40℃极寒环境运行,节能效果提升30%;并且安全性较高,通过A3级可燃性标准设计(冷媒充注量≤150g)及NDIR泄漏监测传感器保障安全,目前已应用于吉利、比亚迪、小鹏等车企,成为2025年主流替代方案。
汽车热管理与流体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邦迪汽车系统(TI Automotive)携多款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首次亮相2025上海车展,不仅彰显了其加速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的决心,更是迈出了深耕中国市场的关键一步。
邦迪汽车系统聚焦电动化:重新定义热管理能效标准
2025车展上,邦迪汽车系统展示了多款面向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代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包括其专为纯电动汽车(BEV)研发的12V电子水泵(eCP)、电子水阀、集成热管理系统、集成冷却系统、新型冷媒阀组等。
12V 电子水泵:专为纯电动汽车打造的12V电子水泵(eCP),采用创新环保设计,功率范围覆盖60W- 230W,能适应不同纯电动汽车平台的冷却需求。
电子水阀:可根据客户不同系统的控制逻辑进行定制化开发,产品涵盖3通、5通、9通及10通等多种规格。为提升产品竞争力,邦迪汽车系统标准化阀芯设计和执行器选型,提升产品可靠性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集成热管理系统:高度集成化,通过减少管路和部件数量,降低系统复杂性和成本,同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维护性。
集成冷却系统:集成冷却系统通过整合冷却液侧与冷媒侧的多个阀体,实现整车热能的模块化、集成化管理,从而优化电动汽车的热能利用效率,提升车辆性能,并保障电池寿命和整车稳定安全。
新型冷媒阀组:邦迪汽车系统的新型冷媒阀组采用先进的阀体设计和控制技术,可精确控制冷媒的流量和压力,提高空调系统的制冷和制热效果。其紧凑的结构设计便于安装和维护,同时降低了系统的成本。
邦迪汽车系统首席技术官Johannes Helmich先生介绍道:“纯电动汽车在热管理方面面临着独特的挑战。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汽车制造商(OEM)对成本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轻量化设计和减少管路数量,邦迪汽车系统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有助于实现减重降本,同时提升热交换效率。”
邦迪汽车系统首席技术官Johannes Helmich
此外,邦迪汽车系统还展示了其在汽车管路和连接器,以及传统燃油汽车领域的丰富产品组合系列,包括轻量化制动管路、燃油管路及燃油箱系统,以及发动机产品等等。这些产品凭借卓越的密封性和轻量化设计,赢得了主流汽车制造商的信任。
邦迪汽车系统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鲍建生先生表示:“首次参展上海车展对于邦迪汽车系统在中国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借此机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汽车制造商、供应商、行业专家以及终端用户进行面对面交流,直接倾听中国市场的声音,了解本土客户的需求和痛点。这将帮助我们进一步优化本土研发和生产策略,更好地融入中国本土汽车产业生态。我们期待通过持续的创新与合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邦迪汽车系统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鲍建生
自1985年进入中国市场,邦迪汽车系统持续加码本土投入,陆续在中国16个城市和地区投资建设了多个生产基地,生产足迹遍布长春、沈阳、北京、天津、上海、合肥、武汉、重庆、广州等地。近期,邦迪汽车系统在天津落地了其全球首条全自动专用的电子水泵生产线。该生产线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生产工艺,能够实现电子水泵的高效、精准生产,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为了加快本地化研发和响应速度,2023年,邦迪汽车系统在上海嘉定落地了全球第四个电动出行创新中心(eMIC)。该中心整合虚拟工程、设计、加工、原型样品制作、产品试验和车辆试验六大核心能力,依托本地供应链、工程技术人才及政府支持,打造集本土创新与全球资源于一体的协作平台,为本土OEM提供全方位技术创新支持。
依托百年工程经验与全球研发资源,邦迪汽车系统致力于为汽车行业提供市场领先的安全及性能关键产品,以及高度工程化的零部件。此次车展不仅展示了邦迪汽车系统推动电动化转型的技术实力,更彰显了其深耕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未来,邦迪汽车系统愿继续携手中国本地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