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近年来,庐江县庐城镇鲍井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推出“有事专找小管家”工作机制,通过构建多元共治格局,以“小支点”撬动基层治理“大格局”,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问题处置快响应,社区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构建民情监测网,当好社区“流动哨兵”。鲍井社区创新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将18名红色小管家和社区工作者精准配置到6个小区(片区)党支部、10个党小组,织密基层治理网络。这些“红色哨兵”采取“日巡+夜访”“重点排查+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社区开展全方位、无死角的动态巡查。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随手拍-即时传-马上办”的快速响应机制,2025年以来累计走访居民786户,收集社情民意58条,办结率达98%。创新推行“三色管理”工作法,对特殊群体建立“一户一档”动态数据库,提供精准化服务,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打造便民服务圈,架设党群“连心桥”。社区着力深化“家门口服务”品牌建设,推动服务模式从“群众找服务”向“服务送上门”转变。通过公示服务热线、设立红色代办岗等措施,累计为居民提供各类代办服务168人次。聚焦老年群体需求,创新开展“医护到家”“长者发屋”等特色服务,惠及独居老人300余人次。搭建“睦邻议事厅”“楼道议事会”等协商平台,组织多方主体共同破解社区治理难题,先后解决停车位改造、绿化维护等民生实事22件。红色小管家还协助物业公司开展业主接待日活动48次,推动100余件民生小事得到妥善解决,居民满意度显著提升。

凝聚多元共治力,激活治理“新动能”。社区积极构建“1+3+N”治理联盟,整合多方资源开展联合行动12次。培育“微光领航”党员志愿服务队,组建6支专业队伍,吸纳78名党员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创新推出“红色微公益”项目,开发各类志愿服务岗位,建立“时间银行”积分激励机制,累计发放“时间存折”256本,兑换积分2000余分,有效激发居民参与热情。充分发挥“银发力量”,打造“五老会客厅”“花姐调解室”等特色品牌,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7起,推动社区治理从“单打独斗”向“协同共治”转变。

经过两年探索实践,鲍井社区通过“红色小管家”工作机制,实现了“小支点”撬动“大治理”、“银发力量”激活“治理活水”的显著成效。下一步,鲍井社区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不断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精准化水平,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曹晓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