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交警执法引发的行政争议数量呈上升趋势。合肥市司法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涉交警执法行政复议申请量达989件,占市政府本级复议总量的32.3%;2025年一季度申请量达184件,同比上升42.6%。面对这一情况,合肥市司法局创新建立"零距离受理+简案快办+全程调解"工作模式,2024年调解结案率达40.6%,实质性化解争议成效显著。
便民服务升级 让群众少跑腿
"以前申请行政复议要专门跑一趟,现在手机上就能操作,太方便了。"合肥市民王先生通过微信平台提交复议申请后,仅用7个工作日就收到了处理结果。
据悉,合肥市司法局拓宽申请渠道,构建"线上+线下+邮寄+交警代收"四位一体受理网络。其中线上申请占比达90%,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创新推出"交警代收"机制,当事人对交通处罚不服的,可直接向作出处罚的交警大队提交复议材料。
优化流程 跑出复议"加速度"
针对案件数量激增的情况,合肥市建立"繁简分流"机制,将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纳入快速办理通道,平均办案周期缩短至法定期限的50%。
合肥市司法局通过"简案快办、小案精审",案前调解成功率达34%,既提高了效率,又减轻了当事人诉累。"我们实行'日明、周清、月结'管理制度,确保每个案件都得到及时处理。" 该局相关人员说。
多元调解 推动争议实质化解
合肥市司法局与交警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将调解贯穿行政复议全过程。2024年调解结案402件,其中29.1%在案前阶段就得到化解。
"通过提前介入调解,很多矛盾在初期就得到解决。"合肥市交警支队法制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模式既维护了执法权威,又保障了当事人合法权益。
据了解,合肥市一例涉交警执法复议调解案例已入选司法部典型案例。未来,该市将继续深化行政复议改革,探索建立执法风险预警机制,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更多"合肥经验"。
文/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