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聚能”为名

以“艺术”为媒

天通苑北街道



以“聚能”为名

以“艺术”为媒

“天北人”共同开启

共建共治共享新篇章

为推动区域的发展与建设,凝聚各方力量,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和谐美好的家园文化,4月24日,在天通苑北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天通苑北街道举办“聚能计划”发布仪式暨第三届家园艺术节之“书香天北 情暖家园”朗诵展演活动。

“聚能计划” 全民共治

据悉,天通苑北街道“聚能计划”以空间为依托,以活动为载体,以需求为导向,以共治为引擎,形成共治合力,提升社区治理的成效,凝聚多方智慧与力量,激发居民主体意识,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体,最终实现资源整合、效能提升、成果共享的良性循环。


活动伊始,街道社区办科长李毓,围绕空间概况、活动体系、品牌活动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聚能计划”的核心理念与行动路径。她表示,天通苑北街道将以“聚能计划”承载“多治融合”社区治理体系的创新探索,依托综合文化中心空间建设,打造全要素赋能型民生服务生态圈。


随后,天通苑北街道街道工委委员、武装部部长刘忠旺为10位“聚能计划”主理人颁发聘书。“格物童创”社团主理人刘畅表示,将依托综合文化中心的空间,举办各种公共文化活动,以“公益路由器”为定位,在“聚能计划”中贡献团队的力量,与街道共成长。


在启动仪式上,来自“政企校社”的多方代表,共同开启了“聚能计划”,标志着天通苑北街道正式迈入“政府搭台、社会唱戏、全民共治”的治理新阶段。


作为共建单位代表,来自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的工作人员崔耀娜分享了心声,“希望以文化之力,与居民共同挖掘天北故事,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IP。同时以行动践行‘聚能计划’,进一步激活社区治理。”


天通苑北街道工委书记陈楷林表示,“聚能计划”依托综合文化中心空间建设,通过“政企校社”共建协同、资源融通、多维推进,进一步激发空间活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未来,将锚定“空间聚能”,整合多元主体力量;将深化“活动聚能”,激活社区治理新动能;将强化“品牌聚能”,塑造基层治理新名片。


书香天北 情暖家园

深化全民阅读,推进书香天北建设!第三届家园艺术节之“书香天北 情暖家园”朗诵展演活动拉开帷幕。来自11个社区的文艺爱好者齐聚一堂,讲出社区小故事,演绎居民大文化。

据街道社区办工作人员介绍,自启动作品征集活动以来,街道共收到来自各社区的30余个投稿作品。所有作品均由专业评审团,从艺术性、表现力等多个维度进行打分评审。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确定11个优秀作品入围展演环节。

中三社区的《诗诵风华》、北一北社区的《三门峡梳妆台》、西三西社区的《半条棉被》、北二东社区的《身边的故事》、西二东社区的《大步前行》、西二西社区的《大漠敦煌》、北一西社区的《诗意中国》、东三南社区的《晨光里的烟火人间》、西三东社区的《别慌才六十岁而已》、中一社区的《走进春天里》等节目轮番登场。

伴随着悠扬的音乐,表演者们以声情并茂的演绎,为现场观众呈现出一场视听盛宴。他们或激昂慷慨,或婉约细腻,或深情款款,或豪迈奔放,将语言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北三东社区带来的作品《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家》,将垃圾分类、接诉即办、协商议事等民生实事娓娓道来,诉说着邻里间的脉脉温情与社区生活的独特魅力。“节目都是发生在社区的真实故事。社区是温暖相连的大家庭,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见证着邻里间的互助与欢笑。”表演者李嫔表示。

下一步,天通苑北街道将持续开展本届家园艺术节系列活动,举办“六一”文艺汇演、合唱展演、舞蹈展演等活动,以构建和谐天北为目标,推进昌平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打造天北街道特有的品牌文化,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聚能计划”的号角已吹响

艺术节的星光将继续闪耀

愿天北人在新起点上

同心聚力书写天北故事

共治共享绘就幸福画卷

文/茹鑫

视频/田智夫

摄/昌平摄协回天分会 贾占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