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你真的要回去吗?"陈志远递给朴妍秀一个厚厚的信封,眼里有担忧也有不舍。
朴妍秀接过信封,指尖微微颤抖,仿佛这沉甸甸的三万元压住了她八年的思乡之痛。
"我想看看我的父母和妹妹,他们已经等了我太久了。"她的眼底浮现出几分愧疚,
"但我保证,我会回来的。"这句承诺轻飘飘的,像一片落叶,不知能否经得起国界的风雪。
01
朴妍秀第一次踏上武汉的土地是在2016年春天。
彼时她二十岁,稚嫩的脸庞上写满了好奇与忐忑。
来接她的陈志远比照片上看起来更加温和,眉眼间流露出几分知识分子的书卷气。
"到家了。"陈志远小心翼翼地拎着朴妍秀的行李,站在一栋普通的居民楼前。
朴妍秀抬头望去,二十层的高楼在朝阳的映照下闪着金光,这是她从未见过的景象。
家乡的平壤虽然也有高楼大厦,但生活在普通家庭的她,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住在这样的楼房里。
"不要怕,以后这就是你的家了。"陈志远似乎察觉到了她的紧张,轻声安慰道。
朴妍秀点点头,跟着他走进电梯。
狭小的空间里,她闻到陈志远身上淡淡的烟草味和一丝古龙水的香气,这让她想起两个月前在平壤的相遇。
那时,陈志远作为中国商人代表团的一员来到朝鲜考察贸易机会,而她则是被临时安排做翻译助手的朝鲜外语大学学生。
他们相识于一场商务晚宴,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从陌生到熟悉,最后陈志远向她求婚。
在家人的支持下,朴妍秀决定嫁给这个温和有礼的中国男人,来到一个全新的国度开始生活。
陈志远的家比她想象中要简朴,七十平米的两室一厅,收拾得干净整洁。
客厅里摆放着一张深色的布艺沙发和一台不大不小的电视机,墙上挂着几幅山水画。
卧室里有一张双人床和一个大衣柜,窗帘是淡蓝色的,透过薄纱可以看到不远处的长江。
"家里不大,希望你不会嫌弃。"陈志远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们公司刚起步,等生意好了,我们可以换个更大的房子。"
朴妍秀摇摇头,用并不流利的中文回答:"很好,比我想象的好很多。"
当晚,陈志远主动睡在了客厅的沙发上,给了朴妍秀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适应。
夜深人静,朴妍秀躺在陌生的床上,思绪万千。
她想起临行前母亲含泪的嘱托:"女儿,远嫁他乡不容易,一定要坚强,好好照顾自己。"她也想起父亲拍着她的肩膀说:"妍秀,你从小就懂事,爸爸相信你会过得很好。"
想到这里,朴妍秀的眼角渗出泪水。
她悄悄抹去泪水,告诉自己:这是我的选择,我不能后悔。
这座城市,这个男人,将是我未来的家和依靠。
第二天一早,陈志远带朴妍秀去附近的菜市场买菜。
喧闹的市场,陌生的方言,还有各种她叫不上名字的蔬菜和调料,一切都那么新奇又令人生畏。
"这是什么?"朴妍秀指着一种绿色的叶菜问道。
"这是蒜薹,武汉人很喜欢吃的一种菜。"陈志远耐心解释,"我们可以炒着吃,很香的。"
朴妍秀认真地记下这个名字,暗自决定要学会做中国菜,尤其是武汉菜。
她知道,融入这个社会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这里的饮食文化。
接下来的几天,陈志远带着朴妍秀游览了武汉的主要景点:黄鹤楼、东湖、户部巷。
在热干面的发源地,朴妍秀尝试了这道武汉名吃,辣椒的刺激让她眼泪直流,但她却感受到了一种奇特的美味。
"不习惯的话可以少放点辣椒。"陈志远见她辣得直冒汗,连忙递上纸巾。
"不,我要学着适应。"朴妍秀倔强地说,"这是武汉的味道,我想记住它。"
陈志远看着她认真的样子,眼中流露出欣赏的神色。
他暗自庆幸遇到了这个勇敢坚强的女孩,愿意为了爱情跨越国界,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
婚礼是在陈志远父母的坚持下举行的。
虽然简单,但陈家人对这个远嫁而来的朝鲜媳妇格外热情。
婚宴上,朴妍秀穿着朝鲜传统服饰,显得格外端庄美丽。
"儿媳妇真漂亮!"陈母拉着朴妍秀的手,眼中满是喜爱。
"谢谢妈妈。"朴妍秀轻声回应,虽然语言不通,但真诚的笑容拉近了两人的距离。
就这样,朴妍秀开始了她在武汉的新生活。
02
来到武汉的第一个月,是朴妍秀最艰难的时期。尽管她在朝鲜学过中文,但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她还是感到力不从心。邻居们热情地打招呼,她却只能点头微笑;电视里播放的节目,她只能听懂零星的词句;就连超市购物,都需要陈志远的陪伴。
"我像个废人。"有一天晚上,朴妍秀忍不住哭了出来,"我什么都做不好。"
陈志远坐到她身边,轻轻揽住她的肩膀:"别这么想,你已经很勇敢了。换作是我,我可能连朝鲜语的'你好'都说不好。"
"真的吗?"朴妍秀抬头看他。
"当然是真的。"陈志远温柔地擦去她脸上的泪水,"我们可以一起学习。你教我朝鲜语,我教你中文,怎么样?"
就这样,他们每天晚上都会抽出一个小时来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朴妍秀教陈志远一些简单的朝鲜语日常用语,而陈志远则教她更多的中文词汇和表达方式。
渐渐地,朴妍秀的中文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她开始能够与邻居们进行简单的交流,独自去超市购物,甚至看懂一些简单的电视节目。
"周阿姨,早上好。"一天早晨,朴妍秀主动向楼下遛狗的老人打招呼。
"哎呀,小朴,你中文进步很大啊!"周阿姨惊喜地说。
这样的小小成就给了朴妍秀极大的鼓励。她决定更加努力地学习中文,不仅是为了生活的便利,更是为了真正融入这个社会。
与此同时,陈志远也带着朴妍秀接触更多的中国文化。他们一起去看京剧表演,参观博物馆,学习包饺子。
朴妍秀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尤其感兴趣,春节、元宵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习俗和美食。
"在朝鲜,我们也过春节,但习俗有些不同。"朴妍秀一边包着饺子一边说,"我们会穿新衣服,给长辈行礼,吃年糕汤。"
"听起来很有意思。"陈志远认真地听着,"以后我们可以既过中国的春节,也过朝鲜的春节,两种文化都不能丢。"
这句话让朴妍秀感到温暖,她感激陈志远对她文化背景的尊重和包容。
除了融入中国文化,朴妍秀也开始在武汉寻找属于自己的社交圈。
通过一个国际交流活动,她认识了几位在武汉生活的外国人,其中包括一位同样来自朝鲜的女孩金智媛。
金智媛比朴妍秀早来武汉两年,已经能够较为流利地使用中文,还在一家韩餐厅当翻译。
两人很快成为了好朋友,金智媛不仅教给朴妍秀许多在中国生活的技巧,还带她认识了更多的朋友。
"不要着急,适应一个新环境需要时间。"金智媛安慰她,"我刚来的时候比你还要笨手笨脚呢。"
有了这些朋友的支持,朴妍秀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她开始参加一些社区活动,甚至在社区舞蹈班学习中国传统舞蹈。
跳舞时,她总能忘记语言的障碍,沉浸在音乐和舞蹈的世界里。
在武汉生活半年后,朴妍秀已经能够帮助陈志远处理一些简单的公司文书工作。
陈志远经营一家小型外贸公司,主要与朝鲜、韩国等国家有业务往来。
朴妍秀的语言优势正好派上了用场。
"你真的帮了我很大的忙。"陈志远看着她熟练地翻译一份商业合同,由衷地赞叹道。
朴妍秀微笑着摇摇头:"我应该做得更多。"她心里其实很高兴能够为家庭做出贡献,这让她感到自己不仅仅是一个被照顾的对象,更是一个有价值的伙伴。
随着时间的推移,朴妍秀在武汉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她不再是那个畏畏缩缩的外国新娘,而是一个自信、独立的女性。她和陈志远的感情也在共同经历中变得更加深厚。
03
尽管在武汉的生活日渐顺畅,但思乡之情始终萦绕在朴妍秀的心头。
每当夜深人静,她总会想起家乡的父母、妹妹,想起平壤的四季变换,想起小时候常去的公园和学校。
与家人的联系主要通过电话和视频通话。
每个星期日,朴妍秀都会准时与家人通话,分享自己在武汉的生活,倾听家人的近况。
"爸爸,妈妈,我在这里很好,你们不用担心。"她总是这样安慰父母,尽量不提及自己的思念和困难。
"妍秀,我们都很想你。"母亲的声音总是带着一丝哽咽,"妹妹经常问起你,说什么时候能见到姐姐。"
这样的对话常常让朴妍秀泪流满面。挂断电话后,她会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阳台上,望着远处的长江,思绪飘向遥远的家乡。
陈志远很理解妻子的心情,他常常安慰她:"等公司发展得更好,我们一定去朝鲜看望你的家人。"
朴妍秀明白这并不容易。朝鲜的入境手续繁琐,签证申请耗时长,加上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回家探亲比她想象的要困难得多。
为了排解思乡之苦,朴妍秀开始在家中布置一些朝鲜元素的装饰品:一幅朝鲜民俗画挂在客厅,餐桌上摆着朝鲜特有的陶瓷碗筷,卧室的床头柜上放着家人的合影。
这些细小的布置让她感到一丝家的温暖。
她也经常做一些朝鲜传统美食,与陈志远分享。
冷面、打糕、泡菜,这些家乡的味道让她找回了一些熟悉的感觉。
陈志远总是很捧场,尝试各种朝鲜菜肴,并真诚地给予评价。
"嗯,这个味道很特别,我喜欢。"尝试朝鲜冷面时,陈志远这样评价。
朴妍秀笑了:"你是不是觉得太酸了?在朝鲜,冷面是夏天的最爱,清爽可口。"
"真的很好吃,不过比武汉的热干面辣度低多了。"陈志远笑着说。
这样的文化交流让两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他们不仅仅是夫妻,更是彼此了解对方文化的窗口。
除了思念家乡,朴妍秀还面临着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工作。
虽然她帮助陈志远处理一些公司事务,但她渴望有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
"我想找一份工作,"一天晚上,朴妍秀对陈志远说,"我不想整天待在家里。"
陈志远理解她的想法:"你有没有想过去教朝鲜语?现在很多人对朝鲜语感兴趣,尤其是做外贸的。"
这个建议让朴妍秀眼前一亮。她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朝鲜语教学的广告,很快就有了第一批学生。起初只是一对一的家教,后来逐渐发展成小型的朝鲜语培训班。
教学让朴妍秀找到了自信和成就感,也让她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就这样,朴妍秀在思乡与坚守之间找到了平衡,她的武汉生活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04
2019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
武汉封城,朴妍秀和陈志远被困在家中。
外出受限,生活物资紧张,陈志远的公司业务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现在生意几乎停滞了,"陈志远忧心忡忡地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
朴妍秀安慰他:"会好起来的,我们一起想办法。"
困在家中的日子里,朴妍秀特别担心家乡的父母。
朝鲜的信息相对闭塞,她无法及时了解家乡的疫情情况,这让她倍感焦虑。
每次通话,她都尽量不提武汉的严峻形势,不想让家人为她担心。
"妍秀,武汉现在怎么样?我们听说情况很严重。"父亲在电话里问道,声音中透着担忧。
"没事的,爸爸,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我们在家很安全。"朴妍秀强作镇定地回答,却忍不住红了眼眶。
陈志远看着妻子强忍泪水的样子,心疼不已。
他知道,远离家乡的朴妍秀在这个特殊时期承受着双倍的压力。
为了转移注意力,也为了应对公司面临的危机,陈志远提议转型做跨境电商。
"我们可以利用你的朝鲜语优势,开拓朝鲜市场,"陈志远解释道,"现在很多人在家购物,电商反而有机会。"
朴妍秀对这个想法很感兴趣。
她开始帮助陈志远研究朝鲜市场,分析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
她联系了在朝鲜的朋友和亲戚,收集第一手的市场信息。
"朝鲜人现在特别需要日用品和一些基本的电子产品,"朴妍秀向陈志远汇报,"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陈志远点头表示赞同:"你的建议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先从小规模开始,看看效果。"
就这样,他们在困境中找到了新的方向。
朴妍秀负责与朝鲜客户沟通,陈志远则处理中国供应商和物流问题。虽然起步艰难,但他们的合作默契,业务逐渐步入正轨。
在家工作的日子里,朴妍秀发现自己怀孕了。这个消息来得突然,却给疫情中的生活带来了一丝希望。
"我们要有孩子了。"朴妍秀告诉陈志远,声音里满是惊喜和忐忑。
陈志远愣了一下,随即欣喜若狂:"真的吗?太好了!"他小心翼翼地抱住朴妍秀,生怕伤到她和肚子里的宝宝。
怀孕的消息也传到了朝鲜的家人那里。朴妍秀的父母和妹妹都为她感到高兴,特别是母亲,不停地通过电话叮嘱各种孕期注意事项。
"妍秀,孕期要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心情愉快。"母亲细心地嘱咐,"等边境开放了,我一定去看你和孩子。"
"妈,我很想你们。"朴妍秀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我希望你们能见到我的孩子。"
"会的,一定会的。"母亲安慰道,声音里透着坚定。
疫情期间的产检并不容易,但陈志远总是想方设法陪伴朴妍秀。他们通过网上预约,错峰就医,确保孕检的安全和及时。
2020年9月,朴妍秀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女婴,取名陈小花。小花的到来给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欢乐,也让朴妍秀的生活有了新的重心。
"她长得像你,"陈志远看着襁褓中的女儿,感慨道,"一样的大眼睛,一样的秀气。"
朴妍秀笑了:"希望她长大后能聪明活泼,不像我这么害羞。"
带孩子的日子忙碌而充实。朴妍秀一边照顾小花,一边继续帮助陈志远经营公司。随着疫情的缓解,他们的跨境电商业务逐渐稳定,甚至有了一定的盈利。
然而,朴妍秀心里有一个遗憾:家人无法见到小花。由于国际旅行的限制,她无法带着孩子回朝鲜,父母也无法来中国探望。每次视频通话,朴妍秀都会抱着小花对着屏幕,让远方的家人看看外孙女的成长。
"她越来越可爱了,"父亲笑着说,眼睛里却透着一丝落寞,"真希望能亲自抱抱她。"
"爸爸,妈妈,等疫情过去,我一定带小花回去看你们。"朴妍秀承诺道,心里却不知道这一天何时才能到来。
05
时光飞逝,转眼间小花已经三岁多了。她活泼可爱,会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还能用朝鲜语和外公外婆视频聊天。
朴妍秀和陈志远的生活也逐渐稳定下来,公司业务蒸蒸日上,他们搬进了一套更大的房子。
2024年初,一个特别的消息传来:朴妍秀的妹妹朴妍珠即将结婚,邀请姐姐回国参加婚礼。
"姐姐,我要结婚了,"朴妍珠在视频通话中兴奋地宣布,"你一定要回来参加我的婚礼啊!"
这个消息让朴妍秀喜忧参半。她当然希望能见证妹妹人生中重要的时刻,但回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你应该回去,"陈志远鼓励她,"八年了,你应该回家看看了。"
朴妍秀犹豫不决:"可是小花怎么办?我不能带她长途旅行,太辛苦了。"
"我可以照顾小花,"陈志远坚定地说,"你放心去吧,我会处理好这边的一切。"
经过再三考虑,朴妍秀决定独自回朝鲜参加妹妹的婚礼。她开始着手办理各种手续:签证、机票、核酸检测,一切都让她既期待又紧张。
准备回国的日子里,朴妍秀忙着为家人准备礼物。
她知道朝鲜的物资相对匮乏,所以精心挑选了一些实用的家电、保健品和衣物。她还特意为妹妹准备了一套精美的首饰作为结婚礼物。
临行前一晚,朴妍秀整理行李时,陈志远递给她一个信封。
"你真的要回去吗?"陈志远递给朴妍秀一个厚厚的信封,眼里有担忧也有不舍。信封里装着三万元人民币,是他给岳父岳母的心意。
朴妍秀接过信封,指尖微微颤抖,仿佛这沉甸甸的三万元压住了她八年的思乡之痛。"我想看看我的父母和妹妹,他们已经等了我太久了。"她的眼底浮现出几分愧疚,"但我保证,我会回来的。"
陈志远紧紧抱住她:"我相信你,朴妍秀。我和小花会在这里等你。"
朴妍秀点点头,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明天,她将踏上归途,回到阔别八年的家乡。
06
飞机缓缓降落在平壤顺安国际机场,朴妍秀的心跳加速。
八年了,她终于回到了这片生她养她的土地。下机后,熟悉的朝鲜语标识,熟悉的空气,一切都让她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走出机场,朴妍秀一眼就看到了等候多时的妹妹朴妍珠。
妹妹已经从当年的小姑娘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眼神中却依然带着那份熟悉的灵动。
"姐姐!"朴妍珠跑过来紧紧抱住朴妍秀,眼泪瞬间涌出,"你终于回来了!"
姐妹俩相拥而泣,仿佛要把八年的离别都融化在这个拥抱中。
"妍珠,你都长这么大了。"朴妍秀抚摸着妹妹的脸庞,感慨万千。
"姐姐,你还是那么漂亮。"妍珠擦干眼泪,笑着说,"爸爸妈妈在家等你,他们激动得一晚上没睡好。"
坐在回家的车上,朴妍秀透过车窗观察着平壤的变化。城市比她记忆中更加现代化,高楼大厦增多了,街道也更加整洁。但那些熟悉的地标建筑依然矗立,仿佛在向她诉说着这些年的变迁。
"姐姐,你在中国过得怎么样?"妍珠好奇地问道。
"挺好的,"朴妍秀微笑着回答,"志远对我很好,工作也顺利。小花也很可爱,你一定会喜欢她的。"
"我真想见见我的外甥女,"妍珠兴奋地说,"她会说朝鲜语吗?"
"会一些简单的对话,我经常教她,"朴妍秀骄傲地说,"她还会唱朝鲜的儿歌呢。"
说话间,车子已经驶入了朴妍秀儿时生活的小区。那栋熟悉的楼房映入眼帘,朴妍秀的心一阵颤动。八年了,她终于回家了。
车子刚停稳,公寓楼的门就打开了。朴妍秀的父母站在门口,焦急地张望着。当他们看到朴妍秀的那一刻,两位老人几乎同时呼喊出声,快步迎了上来。
"妍秀啊!"母亲金顺子紧紧抱住女儿,浑身颤抖,"我的女儿终于回来了!"
父亲朴哲洙站在一旁,嘴唇紧抿,强忍着眼泪。朴妍秀看到父亲的白发比以前多了许多,母亲的脸上也多了不少皱纹,心中一阵酸楚。
"爸爸,妈妈,女儿回来了。"朴妍秀泣不成声,紧紧拥抱着日思夜想的父母。
回到家中,朴妍秀惊讶地发现一切都和她离开时几乎一模一样。
墙上挂着的全家福,书架上她读过的书籍,甚至她曾用过的茶杯,都被完好地保存着,仿佛在等待主人归来。
"我们一直保持着你房间的原样,"母亲轻声说,"就像你从未离开过一样。"
这句话让朴妍秀再次红了眼眶。
她明白,父母这八年来有多么思念她,多么期盼她的归来。
"妈,这是志远让我带给你们的。"朴妍秀从包里拿出那个装着三万元的信封,递给母亲,"他说这是他的一点心意。"
母亲接过信封,摇摇头:"钱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过得好。"她关切地问道,"志远对你好吗?你在武汉习惯吗?"
"志远对我很好,我们现在有了自己的房子,还有了女儿小花,她今年三岁多了。"朴妍秀拿出手机,向父母展示小花的照片和视频。
看着活泼可爱的外孙女,父母的眼中既有欣喜,也有遗憾。
"真可爱,"父亲笑着说,眼中含泪,"什么时候能让我们见见她?"
"等小花再大一点,我一定带她回来看你们。"朴妍秀承诺道,心中却不知这承诺何时才能实现。
晚餐是一顿丰盛的家宴。
母亲准备了朴妍秀最爱吃的冷面和各种朝鲜传统菜肴。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分享着各自的生活和经历。
朴妍秀讲述了自己在武汉的点点滴滴,从最初的语言障碍到后来创业的艰辛与喜悦。
"妍秀,你变得坚强了,也成熟了。"父亲欣慰地说,"这是我最大的安慰。"
妹妹妍珠兴奋地谈论着即将举行的婚礼,未婚夫金东俊是大学时的同学,两人交往多年,感情稳定。
"东俊人很好,尊敬长辈,对我也很体贴。"妍珠幸福地说,"姐姐,你一定要参加我的婚礼啊!"
"当然,这可是我专程回来的目的。"朴妍秀笑着回答,心中为妹妹感到高兴。
饭后,朴妍秀独自来到阳台,望着平壤的夜景。
曾经熟悉的城市灯光,如今看起来既亲切又陌生。她拿出手机,给远在武汉的丈夫发了一条信息:"我到家了,一切都好,父母和妹妹都很想念你和小花。"
信息发出后,她静静等待着回复,心中却有一种奇妙的感觉,仿佛自己成了两个世界的旅行者,既属于这里,又属于那里。
07
婚礼前一天,朴家热闹非凡。
亲戚朋友络绎不绝地前来帮忙,布置场地,准备食物。朴妍秀全程陪在妹妹身边,帮她准备婚礼所需的一切。
"姐姐,紧张吗?"妍秀问道,看着妹妹试穿婚纱的样子。
"有点,"妍珠笑着承认,"但更多的是期待。东俊是个好人,我相信我们会幸福的。"
"就像我和志远一样。"朴妍秀微笑着说,帮妹妹整理头纱。
妍珠突然握住姐姐的手:"姐姐,这些年你一定很想家吧?为什么不考虑搬回平壤生活?"
朴妍秀愣了一下,轻轻摇头:"我现在的家在武汉,那里有我的丈夫,我的女儿,还有我的事业。但我会经常回来看你们的,我保证。"
妍珠点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不舍:"我只是太想你了,姐姐。"
姐妹俩相拥而泣,分享着这难得的温情时刻。
婚礼当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仿佛连老天都在祝福这对新人。朴妍秀穿着一身淡蓝色的旗袍,作为姐姐站在妹妹的身边,共同迎接前来祝贺的亲友。
"那是妍秀吗?她从中国回来了?" "听说她嫁给了一个中国商人,生活得很好。" "她看起来比以前更漂亮了,中国生活一定很滋润。"
朴妍秀微笑着回应大家的问候,耐心地回答各种问题。有些亲友对她的中国生活充满好奇,询问各种细节;有些则暗示她是否考虑回国发展。朴妍秀都一一应对,既不隐瞒武汉生活的美好,也不掩饰对家乡的思念。
婚礼仪式简朴而隆重。金东俊穿着正装,站在礼堂中央,等待他的新娘。当朴妍珠挽着父亲的手臂缓缓走来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新郎的眼中满是爱意和珍惜,这让朴妍秀想起八年前自己的婚礼。
仪式结束后是热闹的婚宴。朴妍秀作为姐姐,需要在宴会上致辞。她站在台上,环视着满座的亲友,心情复杂。
"感谢大家来参加妍珠和东俊的婚礼。作为姐姐,我非常荣幸能见证她们人生中这个重要的时刻。"朴妍秀声音清晰而坚定,"八年前,我离开平壤,远嫁武汉。这八年来,我经历了太多,学会了一个新的语言,适应了一种新的文化,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但无论我走得多远,心中始终眷恋着家乡,思念着亲人。"
她看向妹妹,继续道:"妍珠,愿你和东俊的婚姻美满幸福,愿你们在彼此的陪伴中成长,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你们都有家人的支持和祝福。"
说完,她向新人举杯祝酒,全场掌声雷动。
婚宴上,朴妍秀在人群中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时金敏智,她儿时的好友,也是小学时的同桌。
敏智比记忆中更加高大英俊,但眼神中的温和却依然如旧。
"妍秀,好久不见。"敏智走过来,微笑着打招呼。
"敏智,你还记得我。"朴妍秀惊讶地说。
"怎么会忘记呢?你可是我们班最聪明的女生。"敏智笑着说,"听说你在中国过得不错?"
"是的,生活还算顺利。"朴妍秀点点头,"你呢?现在在做什么?"
"我在大学教书,教物理。"敏智回答,"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的约定吗?"
朴妍秀一愣:"什么约定?"
"我们说过,长大后要一起去看世界,记得吗?"敏智的眼中闪过一丝怀念,"那时我们才十岁,坐在学校的天台上,看着天边的云彩,许下了那个约定。"
这个被遗忘的童年约定让朴妍秀心头一震。她模糊地记起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他们确实谈论过长大后的梦想。
"对不起,敏智,我都忘了。"朴妍秀有些愧疚地说。
敏智摆摆手:"没关系,那只是孩子气的约定罢了。我知道你现在有了自己的家庭,我很为你高兴。"
两人聊了许久,回忆起儿时的种种趣事。敏智告诉她,自己一直关注着她的消息,知道她嫁到了中国,也为她感到骄傲。
"你一直是我们中间最勇敢的一个,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敏智真诚地说。
婚宣培近尾声时,,一个意外的状况打破了喜庆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