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自古都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古称夷洲,早在公元 230 年的三国时期,吴王孙权就曾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万名将士赴夷洲。宋元明时代,大量大陆人民群众移居台湾,各个朝代的政府也在不断加强对于台湾地区的管理。但在明末清初之时,由于大陆战争频发,对于台湾的控制逐渐减弱,给了侵略者可乘之机。
1624 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在荷兰殖民统治下的台湾是一个不平等的社会,人民可以说是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在那个时代,阶级不平等加剧,矛盾更加突出。统治阶层除了之前的封建势力,更是多了资产阶级殖民者,且他们的剥削还在封建地主之上,这激起了台湾人民强烈的反抗。
1662 年,我国民族英雄郑成功和他率领的爱国军队在台湾人民的支持下,战胜了荷兰侵略者,收复了我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为祖国立下了不朽的功绩,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在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一致要求实现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今天,我们来纪念这一永远值得怀念的英雄史事,具有重大意义和鼓舞作用。
一、收复台湾是各族人民的愿望
十六世纪,西方殖民者在发现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之后,纷纷东来,争辟殖民地,进行海盗式的财富掠夺。十七世纪初,荷兰殖民者掌握着通往东方的航海权,大规模侵入亚洲,成为东方的一霸。荷兰殖民者曾两次侵占澎湖,掳掠我国沿海渔民。
1624 年,明政府派总兵俞咨皋率兵收复了澎湖。但荷兰殖民者又转向台湾盘踞台南一带,并在外围一个沙堤上筑一小城,长七十六尺,高约三丈余,是用砖和三合土砌成的,荷兰人称它为「热兰遮」,台湾原住民称为「赤嵌城」。在这之后荷兰人又陆续建造了两座炮楼,建筑这些城堡炮楼所用的人力和物力,都是荷兰殖民者用高压的手段向台湾人民榨取得来的。
1626 年西班牙人借口荷兰人占领台湾,威胁着中国与马尼剌之间的贸易,也出兵侵略我国台湾,在我国台北基隆强行登陆,强迫当地居民在海岸旁替他们建筑一座城堡,称为「圣•沙尔凡多城」,又称鸡笼城。西班牙人和荷兰人互相将其视为敌对势力,都想要把对方在台湾的势力抹除,曾经发生过几次武装冲突,由于西班牙方面力量比较单薄,于 1642 年 8 月 3 日被荷兰人拔除了所有据点。
来往于台湾及日本之间的日本资本家也经常在中国沿海进行海盗式贸易。在荷兰人未侵占台湾之前,他们一向与中国人自由贸易,不需要纳税,荷兰人占领台湾之后,日本人也不承认荷兰人有抽税之权。1626 年台湾荷兰长官威特强迫日本人纳税,甚至扣留他们的船舶和没收他们的军火。
日本人悍然反抗,并向日本长崎当局报吿,要求台湾荷兰长官谢罪,取消对日本人各项课税。驻台总督巴达维亚害怕因此破坏了整个日荷的贸易关系,就派鲁塔斯来代替威特的职务,并向日本当局道歉,同时对台湾的日本人采取不干涉态度。自 1633 年日本政府发出「海外渡航禁令」后,日本势力才逐渐退出台湾。
荷、日及西班牙三国殖民者在台湾的争夺和冲突,使台湾人民身受多方面的剥削和压迫,同时也遭到了由战争以及殖民统治带来的灾难。殖民者们霸占了汉族和高山族人民的田地,强迫当地农民耕种,征收苛重的田租,苛捐杂税,也是多如牛毛。例如:七岁以上的人,每月要交六辨士的人头税于荷兰人,光是这一项税收,每年就达荷币二十万盾,严重阻碍了台湾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惨害了台湾人民的身体健康。
此外,荷兰殖民者还在高山族聚居区设立教堂和学校,实行其奴化侵略政策。又利用基督教的传教士作为执行殖良政策的工具,经过传教工作以宗教意识来麻醉台湾人民,台湾各族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尽管荷兰侵略者竭力巩固它的暴虐的殖民统治,但是热爱祖国的台湾汉人和高山人民,发扬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维护祖国统一的光荣革命传统,从荷兰侵略台湾的第一天起,就不断以英勇的反抗来回答敌人。
据统计,仅 1641 年至 1643 年的三年中,先后有 50 个高山族村武装抗荷。反抗规模最大的一次是 1652 年以郭怀一为首的反荷起义。这次起义本是计划于 1652 年的中秋节,以过节的名义,邀请荷兰长官佛部利及赤嵌城的高级职员来赏月过节,乘他们狂欢之际,包围歼灭,然后以送长官回城为名,攻门而入,占领城堡,驱逐荷兰人收复台湾。
不幸这个计划被一个叛徒泄露于荷兰人,荷兰人大为惊慌,立刻避入炮垒,并派特务侦察。郭怀一怀疑起义的计划已被泄露,不敢延迟,立刻率领群众,向赤嵌城进攻。荷兰殖民者亦派兵迎战,双方展开激烈的血战,互有死伤,郭怀一被流弹击中,壮烈牺牲。
其部下在一名副司令的带领下,隐蔽于山林之中,进行游击战,坚持了八个月后,被荷兰人率兵逮捕,运往欧洲,被用最残酷的手段杀害。这次斗争,有四千中国男儿被屠杀,妇女儿童被害的更是不计其数。
这次起义失败的原因,由于叛徒的通敌,以及准备工作做得不够,没有取得大陆人民的支援,缺乏作战经验和相当的武器,但这次起义充分表现出我国人民爱国主义的精神,和反抗侵略的革命传统,使占领台湾的敌人为之寝食不安,精神上受很大威胁。连镇压这次起义的荷兰殖民者头目孚尔堡也不得不供认说:「对台湾的继续占领,随处都会遇到许多迫切的危险,这些危险不但来自十万以上的野蛮人,而且来自居住在那里的中国人。」这次斗争虽然失败了,但更激起了中国人民驱逐侵略者,收复祖国神圣领土的斗志,为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斗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
崇祯年间(1628-1644),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农民战争迭起,百姓已经民不聊生,急需一个新的政权统一国家。恰时满州统治者入关,使地主阶级的内部矛盾,即反满地主与拥满地主之间的矛盾突出,拥满地主勾结满族势力打败了农民起义以后,地主阶级两派间的战争代替了农民反对地主的战争:变成了一方面拥满地主如吴三桂之流支持满族在北京建立清政权;另一方面反满地主又拥戴福王朱由务即位于南京。
当时郑芝龙任福建全省正总兵,掌握海上交通的大权,自己又经营海上贸易。郑芝龙长子郑成功,幼名福松,1624 年(天启四年)生于日本肥前平户,母为当地武士阶级出身的田川氏。福松回国后改名森,字木木,年十五,补南安县学廪生。1945 年即位福州的唐王聿键赐以国姓,改名成功。
隆武二年(1646 年),郑芝龙于清兵压境时,因欲保存财产和生命,不顾子弟的反对而降清,被清兵挟持北上软禁,其妇田川氏自杀于泉州。当时郑成功年已二十一岁,与其父背道而驰,联合一部分反满份子,据香山南澳起义。
桂王由榔即位于肇庆,改元永历(1647 年),郑成功奉永历年号,召集旧部,进占厦门,屡败清兵,清朝多次派人招降,但都被郑成功拒绝;永历十三年(1659 年),郑成功率二十三万大军出崇州,抵焦山,破瓜州,攻南京,清廷大为震恐。但最终因为后援不足,粮草补给不到位等原因退兵回厦门,准备再举进攻南京。